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红外鼓膜体温计(简称耳温计)测量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按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某院儿科住院患儿860例,用耳温计测量患儿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腋温、肛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体温的数值及测量时间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耳温和腋温、肛温的随机区组间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方法所测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耳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8,P〉0.05),但耳温与腋温、腋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60,t3=-0.0498,均P〈0.05)。测量腋温、耳温、肛温所耗时间分别为10min、3s、3min。结论耳温计可以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且更省时、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体温测量的一致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共测量616例次患儿,其中早产儿218例次,足月儿102例次,监护室患儿296例次。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分别测量左侧和右侧腋温,同时用肛表测量患儿直肠温度。结果在同样的测量部位,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直肠温和腋温的差值在0.67-0.93℃。新生儿的腋温和直肠温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新生儿可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的体温测量方法及水银体温计肛温测量的最佳时间,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83例新生儿同时测量肛温(分别用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电子体温计)、背温(水银体温计)及耳温(耳温仪),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0.5min、1min、1.5min、2min、3min时肛温。结果肛温高于其他温度约0.2~0.3℃,腋温、背温及耳温相互之间的差异0.1℃,且腋温背温耳温;电子体温计测量的肛温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in时的肛温与3min时的肛温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体温计可代替水银体温计;新生儿非侵入性测温方法中建议首选腋温测量法,水银体温计测肛温时间可缩短至2min。  相似文献   

4.
电子体温计在儿科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体温测量的一致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共测量616例次患儿,其中早产儿218例次,足月儿102例次,监护室患儿296例次.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分别测量左侧和右侧腋温,同时用肛表测量患儿直肠温度.结果 在同样的测量部位,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直肠温和腋温的差值在0.67~0.93℃.新生儿的腋温和直肠温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新生儿可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三种测温法测量体温,探讨获得一种准确、快捷、安全适合高龄患者测量体温的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老年医学一科住院不能配合测口腔温度的高龄卧床患脑血管病患者140例,在同一时间分别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和肛温、采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额温,每位研究对象均采用三种方法测量体温。以肛温值为标准,对照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数值。结果 三种方法体温测量数据显示,腋温较肛温测量数值高0.3℃(P﹤0.05);额温与肛温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温较腋温数值高0.25℃(P﹤0.05)。在测量时间上比较,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明显少于腋温和肛温测量时间 结论 使用非接触式电子电子体温计为高龄卧床患者测量体温准确、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的老年患者2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对照组)和红外线扫温枪测腋部、额部、颈部、内关体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5种方法测温效果,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额部、颈部及内关部位测量使用的认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分别为(0.1±0.0)与(0.5±0.0)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1,49.71;P<0.01)。红外线扫温枪测额温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外线腋温、颈温和内关温测量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颈部及内关部位较认可。结论红外线扫温枪测颈温和内关体温与水银体温计具有同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测温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合理使用体温检测方法.寻找一种简单、准确、损伤小的测量体温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和门诊患者共计182例,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和腋温;用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前额和手心;用红外线耳温测量计测量耳温。结果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外线耳温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测量计测量体温是可行的,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同样有效,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手心也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筛查发热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临床变色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NICU病房患儿体温的一致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16位新入本院NICU的患儿,在用变色体温表测腋温的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分别测量左侧和右侧腋温,对比两种体温表测得的结果。结果变色体温计测量的体温和水银体温计测得的体温在精确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色无汞体温计测量体温更安全,更适合在儿科NICU病房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液晶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婴幼儿体温测量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一种准确、安全、便捷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儿科住院的婴幼儿360例,于患儿安静状态下,用液晶体温计测量其一侧腋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另一侧腋温或直肠温。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这2种体温计测温值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体温计在同一时间所测得的腋温值无显著差异;水银体温计直肠温减去0.7℃后所得值与液晶体温计腋温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应用液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方法准确、安全、便捷,既可避免汞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又易得到患儿及家长的配合,提倡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种体温计在门诊预检中测量体温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在本院门急诊的测量体温的患者5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体温测量效果与测量时间。结果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与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与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花费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可以实现测温准确、节省临床护理及患者就诊的时间和减少汞对环境的污染,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30)。监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4)、拔管后30min(T5)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及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全麻药的用量,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12、r13、T4、T5与T1比较,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F组内=17.352,F交互=4.326,F组间=8.652;F组内=11.561,F交互=5.241,F组间=7.248;P均〈0.05);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40±0.30)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及(0.34±0.08)、(6.20±0.32)、(448±24)mg。B组患者分别为(1.00±0.12)MAC及(0.18±0.03)、(4.10±0.31)、(393±26)mg(t值分别为0.37、0.21、1.24、3.46,P均〈0.05);两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出现咽反射时间[(18.00±1.27)、(12.31±2.54)min]、拔管时间[(24.03±2.42)、(16.05±1.20)min]、完全清醒时间[(29.54±5.24)、(19.25±2.64)min],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3.68、1.35,P均〈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够保证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较,前者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缩短拔管的时间,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6例(30眼)高褶虹膜综合征及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应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测量指标包括:角膜中央区域内测量的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及细胞密度(CD)。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在术后1周时,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2.13%±9.57%。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平均细胞面积均有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2.24,P〈0.05)。经统计学分析,单次激光能量、激光击射次数、激光总能量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呈正相关(r=0.59,0.69,0.66;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能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并损伤与单次激光能量的大小、激光击射次数和激光总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药物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15~65岁,体质量42~85 kg。随机分为三组:S组:舒芬太尼(100μg)+左布比卡因(200 mg);O组:羟考酮(20 mg)+左布比卡因(200 mg);M组:氢吗啡酮(2 mg)+左布比卡因(200 mg)。术后行患者自控的硬膜外镇痛(PCEA)。术后12 h(T1)、24 h(T2)、48 h(T3)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询问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询问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瘙痒、体位性头晕、头晕、情绪改变、失眠或嗜睡、尿潴留、口干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在T1及T2时点,与S、O组比较,M组的术后镇痛有效性明显提高(P〈0.05);T3时点,三组镇痛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O组比较,M组的满意程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O组的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可接受程度三组之间比较O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左布比卡因适用于肛瘘患者的PCEA,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和羟考酮,且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OH)D]的改变及其对糖代谢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8例,以25(OH)D为50 nmol/L为临界值进行分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 (OH)D<50 nmol/L] 192例及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25 (OH)D为50 ~ 70nmol/L]66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取腰椎Total值、股骨颈Neck和Total值为判定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程度,收集分析患者糖代谢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57例,占22.1%.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8±1.09)、(3.77±1.21)年,(6.42±1.30)、(5.79±1.08) mU/L、(2.35±0.54)、(1.85±0.41),t值分别为4.849、3.871、2.705,P均<0.05],而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的甲状旁腺激素、腰椎Total值、股骨颈Neck值、股骨颈Tota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51±7.59)、(32.02±6.89) ng/L,(0.87±0.14)、(0.99±0.12) g/cm2,(0.70±0.10)、(0.79±0.11)g/cm2,(0.84±0.14)、(0.97±0.15) g/cm2,t值分别为2.008、2.799、2.564、2.340,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的水平将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及骨密度水平,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检测,并对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D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定量分析可疑房角关闭(PACS)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术前、术后前房深度(ACD)、周边房角(ACA)、前房容积(ACV)的动态变化.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选取行LPI术的33例PACS患者,术前、术后1周分别用Pentacam和UBM测量眼前节数据.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①Pentacam 测量结果,术后ACD 无显著性变化(t=-0.170,P〉0.05),ACA 加宽(t=-2.218,P〈0.05),ACV加大(t=-4.879,P〈0.05).②UBM 测量结果,术后ACD 无显著性变化(t=0.1,P〉0.05),ACA 加宽(t=-8.258,P〈0.05).③Pentacam 与UBM在测量术前、术后ACD、ACA值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0,t=-15.038,t=10.451,t=2.274,P均〈0.05).在测量ACD时呈正相关,测量ACA时不具有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ACD、AC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Pentacam 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可以定量分析PACS患者LPI术后前房结构的变化,与UBM比各有优势,其值有一定差异,ACD值和ACA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发挥两种仪器各自优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进行化疗且接受PICC术的白血病患者(68例)及淋巴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白血病组静脉炎发病率(35.3%)高于淋巴瘤组(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45,P〈0.01)。白血病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17.4±5.48)×10^9/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6.13±2.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0.998,P〈0.05)。而淋巴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与非静脉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白血病组中静脉炎患者的血CRP(48.80±21.10)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3.90±5.5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P〈0.05),且血CRP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0.989,P〈0.05)。淋巴瘤组静脉炎患者CRP(37.0±7.74)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2.8±5.8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8,P〈0.05),但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发生H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具有较高的全身炎症反应水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的纽式面罩在无创通气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正压通气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JD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使用纽式面罩,将吸痰管留置气管内,吸痰管尾端从纽式面罩下方与面部接合处穿出。对照组吸痰时,先停用无创通气,改用单侧鼻导管吸氧后吸痰;观察组吸痰时,不中断无创通气,通过面罩吸痰孔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两组无创通气治疗24h,氧分压(PaO:)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4,1.07;P均〉0.05);无创通气48h,观察组的Pa02和PaCO2分别为(61.53±9.94)、(64.02±10.37)mmHg,对照组分别为(56.57.4±11.19)、(69.55±12.73)nlln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7,2.10;P均〈0.05);无创通气9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7,3.03;P均〈0.01)。观察组累计应用正压通气总时间(152.23±25.91)h,少于对照组的(169.57±33.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选用带吸痰侧孔面罩进行通气,吸痰时不需中断无创通气,可减少并发症,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有创(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3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创组机械通气2h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5)、(7.23±0.02),(92.4±14.5)、(51.3±9.4)mmHg,(56.0±7.7)、(82.6±8.1)mmHg,(10.5±1.1)、(8.5±1.2)分、(110±12)、(131±19)次/min,(26±4)、(35±8)次/min,P〈0.05或P〈0.01];而无创机械通气组仅PaO2、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78.6±8.8)、(53.1±8.9)mmHg,(110±24)、(128±23)次/min,(26±5)、(36±9)次/min,P均〈0.05],6h后pH、PaCO2、GCS才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3、7.25±0.01,(59.0±6.3)、(79.8±7.0)mmHg,(10.6±2.0)、(8.5±2.5)分,P〈0.05或P〈0.01]。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5±4)、(14±4)d,t=1.102]、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68±25)、(170±23)d,t=1.214]、ICU病死率[分别为(22.8%(8/28)、21.6%(8/37),x2=0.016]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组可以更快地改善病情,无创机械通气组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但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确立3个科室为试点科室,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护理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医嘱处理流程,简化文书书写流程等,把护士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结果优化护理流程实施前间接护理时间为(588.20±21.91)min,实施后间接护理时间为(92.02±1.29)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0,P=0.000);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从(3704.38±71.47)min增加到(4128.81±54.82)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P=0.000);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总体评价为85.1%,实施后为96.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