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世界各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控制策略,其中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被视为是最为有效的疫苗,在这个过程中,健康传播发挥了充分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健康传播理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基本职能,在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以下简称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从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到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再到拉萨3·14、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突发事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关于突发事件、灾害和事故的救援和处理,在新闻传播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1关于灾害新闻的报道和传播 有关灾害、事故的报道自新闻行业诞生之日起就是被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一般说来,我们将那些非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热浪、火山爆发等,即我们通常称为“天灾”的,以及由于人为酿成的恶性事故,如车祸、空难、海难、火灾、建筑物倒塌、重大设备事故等,称之为灾害性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学生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在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三所中学的初中部对198名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初中在校学生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的态度与需求。结果:家长对目前社会上青少年因过早发生性行为导致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妊娠的现状认识不足,对家庭参与青少年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子女就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缺乏沟通。向子女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讲解、教育不足。79.1%的家长支持对青少年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希望能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学习针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结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必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势在必行,呼吁政府及相关组织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出防疫队赴灾区,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指挥,密切合作,针对重点环节组织开展卫生防疫,提出了50余项技术规范、方案和建议,发挥了防疫专家骨干作用。通过抗震救灾实践,有以下启示;①应建立灾后高效运行的卫生防疫体系,同时着眼长远,恢复和加强当地卫生防疫体系的作用。②组建更多成建制或人员相对固定的卫生防疫应急专业队伍,快速提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③加强应急队伍的训练和演练,打造专业化、模块化技术队伍。④加速卫生防疫装备系列化的配置和研究,使之能够适应突发事件现场和国际专业救援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评分进行比对。结果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40.86±2.61)分、抑郁评分(37.59±2.23)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中央军委派出逾10万名官兵参加抗震救灾,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派出大规模兵力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与此同时,总政治部组织全军心理服务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深入灾区对抗震救灾官兵和受灾民众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为总结参加抗震救灾官兵执行任务期间心理变化规律,及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开展心理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腔炎合并隐性梅毒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科住院盆腔炎患者做常规免疫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梅毒患者进行系统整体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效果。结论: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信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地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分析军事医学救援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作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措施。结果汶川大地震医学救援过程中,军事医学救援工作运用大批量伤员的早期检伤分类、分级救治等技术优势,在伤员早期救治及脏器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反映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结论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加强军事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学习国际先进救援理论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侦察和信息收集能力,为医学救援指挥决策、灾后分析总结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依据;完善医学救援预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将各具特色的军地救援力量统筹整合,建立统一指挥、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机制;作好灾害救援对提高军事医学及野战外科学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灾害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减轻灾害救援人员遭受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成为一项应急救援培训和灾害康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灾害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的知识需求、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入手,阐述了针对卫生应急救援人员的风险沟通内容和方法,以期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树地震救援中高原卫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进行的玉树地震救援,救援队伍面临高原环境的威胁,自身卫勤保障面临挑战,其存在的问题是保障观念滞后、准备不足、能力欠缺和体系不全等方面。本研究根据我军高原卫勤保障实践积累和高原医学研究成果提出全面管理,科学筹备,把握关键,体系防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后,受损相对较轻的郫县医院立即启动医疗应急预防案。因为地方狭小,只能在医院的院子里、郫县实验学校、郫县一中搭建帐篷和防震棚,用作3个临时医疗点,收治病情、伤情相对较轻的患者。病情、伤情相对较重者转送成都等地的上级医院。一些医务人员被派到灾区。药剂科迅速调拨库存的急需药品并紧急购买急用的药品和器材,总务科也调拨、调集被褥和搭建帐篷、防震棚的材料,购买大量方便面、饼干、牛奶、面包等食品,保证了水、电、燃气的供应,并熬煎中药等。后勤工作确保了医疗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   总被引:17,自引:18,他引:17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四次国外地震救援中的医疗工作,探讨灾害医疗救援模式。方法:回顾工作记录,分析历次医疗救援行动所做的工作和特点。结果: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医疗救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分批、分组、全天候在废墟区进行搜救,全力救治幸存者;展开移动医院抢救大批量外科病员。中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外出医疗巡诊、卫生防疫、联合转运偏远地区重伤员、继续开展营地移动医院。后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帮助恢复当地各级医疗机构,进驻医疗单位,建立中国病区,捐赠药品和设备,协助恢复正常就医途径。结论: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外来医疗救援队的作用,服务于当地的灾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一线临床科室参与抗震救灾的外援护士和本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参与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科室(ICU、骨科、急诊)外援护士及本土护士各175人(外援组和本土组),采用对地震的自我认知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卫生状况测评。结果2组护士均以女性为主,组间无差异性(P〉0.05)。本土组护士大于40岁者占9.8%,显著高于外援组(1.88%,0.01〈P〈0.05);学历分布均以大专及本科以上为主,本土组中专学历者占6.79%,显著高于外援组(0,P〈0.01);2组护士的职称分布均以初级职称为主,无明显差异。2组护士对地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响应抗震救灾的行为表现、地震对专业的影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P〉0.05);2组护士的抑郁总分和焦虑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外援组的抑郁总分和焦虑总分均高于本土组(均P〈0.01)。结论地震灾害对援救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非本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已经成为任何一支国际救援队实施国际救援任务的准入证明.在多次地震灾害救援中,国内已形成现场急救、方舱(帐蓬)医院、后方医院三级救治体系,伤病员救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国内医疗救援队伍建设还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尤其是灾害现场医疗救援队,在队伍注册、人员配置、专业设置、行动方案、装备配置和后勤保...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后,唐山红十字医疗救护队急赴四川绵竹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从救援工作中总结出以下经验。应事前制定应急预案,组建不同规模层次、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每个队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包括体能、驾车技术、野外生存技能、交又学科技能、危险环境识别、避险技能、心理治疗等。医疗队应配备供应个人2d的足够生活必需品,应保障150名患者1-2d的药品和耗材,保障24h发电机所需的燃料和能在5公里范围内通信的对讲机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中急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法对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空中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空中救援体系建设的展望。结果自2010年4月14日~5月7日,民航运送各类抗震救灾人员14178人次,物资1406吨,转运伤员4459人次,无一例空中转运死亡病例,也未造成一例因转运不当所致的伤病员二次损伤。结果表明,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的救护活动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生活工作的特点和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政府统一指挥,各方救援力量团结协作,救援方案科学、有效落实,实现了民航应急救护参加社会救援的重大突破。结论“空中急救”是一个系统的组织架构、指挥调度、科学运作、规范操作、物资保障等新兴的医学救援行业、学术领域。拓展民航医学救援兼容性,树立“大救援”观念,在医学救援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有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