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2180名新兵个性特征进行 调查,尔后以<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为教材对他们进行心理保健教育,三年后对1533名 完成者再次进行EPQ调查.结果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精神质(P)量表 分均低于龚氏和艾氏常模,而内外向(E)量表分、神经质(N)量表分和效度(L)量表分均高于 龚氏和艾氏常模.新兵内外向(E)量表分高于其自身对照组,而精神质(P)、神经质(N)及效度 (L)量表分则低于其自身对照组.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战士的个性以中间型居多(分别为64.5 4%和63.14%),内向、倾向内向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而中间、外向,倾向外向则高于 自身对照组(P<0.05);情绪稳定性也以中间型为多(分别为65.27%和68.95%),稳定和中 间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而倾向不稳和不稳入伍则高于自身对照组(P<0.01). 结论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老兵的心理健康现状、人格特征, 为指导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某师912名新兵和355名老兵进行测试.结果 与总体常模比较,新兵得分高的因素有A(乐群性)、B(聪颖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N(世故性)、Q1(实验性)、Q3(自律性)、内向外向型、感性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个性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得分低的因素有: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O(忧虑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适应焦虑型、怯懦与果断型、创造能力个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成人常模的比较,老兵A(乐群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均增高,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Q1(实验性)、Q3(自律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训后新兵I(敏感性)、L(怀疑性)、O(忧虑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适应焦虑型等因子分数升高,与集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次级因素基本同入伍前.结论 (1)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集训后的老兵心理健康状况有所降低.(3)总体情况显示,老兵自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4.
5.
2003年1月对某部1107名在训新兵进行了《军人心理量表》和《他评量表》的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心理干预,卫生常识,军政训练3种教育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300名新兵随机分成3组: 心理干预(A组n=100),卫生常识(B组n=100),军政训练(C组n=100),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3组新兵在接受不同教育模式前后(间隔3 mo)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和B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集训前后各因子分(除敌对)均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效果与B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有显著关异(P<0.01);B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5);A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对新兵的心理支持方法、措施,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 方法:从某部抽取400名新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改善生活环境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持,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军训伤发生率等指标,测试新兵心理适应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兵比较,情感状态、注意力/反应速度、手工操作敏捷度、感知-运动速度、视感知/记忆力等神经行为功能明显改善,心理应激强度、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降低,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下降. 结论:新兵入伍后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支持,是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降低心理应激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产过程是否顺利,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影响。我们对107例孕期妇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围产保健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并借以指导本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65例神经症患者进行EPQ测验,并将结果与常模对照。结果:研究组P量表分和N量表分明显高于常模组,E量表分低于常模组。结论:神经症患者可能具有自我中心性、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内向离群等人格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一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新兵的心理特点,为规范新兵心理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检测工具对海军某部3个单位共7800名新兵进行入伍后的心理健康指标检测,并对获取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地域、不同省份入伍的新兵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受新兵来源影响大,需不断收集数据并完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作为其在整个服役期间的心理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新兵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新兵精神卫生的影响,为其改善提供科学措施。方法:76名新兵用认知心理学教育干预2.5个月,另以76名新兵作对照;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两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认知心理学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后的SCL-90的强迫、敌对等5项因子分显著性低于实验前,且总均分、阳性极项目数及强迫、忧郁等7项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后的相应值。对照组实验后的SCL-90的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抑郁等5项因子分值显著性高于实验前。结论: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改善集训期新兵的适应不良和保护与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葵  陈庆健 《中国医院》2010,14(11):67-68
从实现医学实习生心理和谐的现实需要、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长远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管理和科研并举,提高管理科学化;危机预防干预与心理咨询并重,加强心理疏导的实效性;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人本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新兵精神卫生的影响,为其改善提供科学措施.方法 76名新兵用认知心理学教育干预2.5个月,另以76名新兵作对照;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两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认知心理学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实验后的SCL-90的强迫、敌对等5项因子分显著性低于实验前,且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强迫、忧郁等7项因子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后的相应值.对照组实验后的SCL-90的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抑郁等5项因子分值显著性高于实验前.结论 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改善集训期新兵的适应不良和保护与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陆军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析元情绪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新兵基本情况调查表、特质性元情绪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陆军344名新兵进行测试.结果①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其在SCL-90上反映的绝大部分心理症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②情绪恢复与情绪辨别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回归效应;忧郁和敌对对新兵元情绪能力具有回归效应;③元情绪能力强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元情绪能力低的新兵(P<0.01);④新兵元情绪能力依次受到军事环境中朋友人数、家庭教养方式和新兵父亲学历的影响.结论元情绪能力能够很好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元情绪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发现医学生抑郁水平较高,女性、一年级学生抑郁发生率高,21岁发生率低,神经质、自尊、精神质、内外向及自我效能感对抑郁影响较大。在调查基础上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为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按照新的医学模式和医学教育的要求,探索建立涵盖教学安排、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贯穿医学生学习全过程,符合医学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于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存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以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2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病),依据患者的意愿及参与情况分为两组:第1组(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组)130例,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开通电话咨询热线,定期随访评估情况;第2组(对照组)128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指导,按时随诊,不参与小组活动。以上两组每例观察1.5~2年。结果第1组与第2组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治疗依从性及行为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治疗依从性,自觉的采取行为治疗,从而的提高血压控制率。投入成本不高,成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