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查得以确诊。5例行经尿道囊肿切开或部分切除术;5例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15年,12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B超或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行膀胱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结论 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IVU和膀胱镜检查。治疗上应根据囊肿大小和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输尿管口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确诊。2例采用三角区重建术治疗,2例行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开术,5例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原位移植。结果11例患者均获治愈,开放手术平均时间86 min,术后平均住院10.5 d;腔内手术40 min.术后平均住院6.0 d。随访3个月至9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结合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上宜早期手术处理,输尿管口囊肿切除、三角区重建术是一种好的术式,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肖明  夏启水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93-1394
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囊肿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囊肿1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2例,女11例;年龄18~50岁,平均36.4岁。单侧膨出12例,其中左侧9例,右侧3例,双侧膨出1例。13例均有不同程度囊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主要症状有腰部及下腹部胀痛,肉眼血尿,反复尿频、尿急。其中2例合并囊内结石。13例患者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术前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84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共收治 2 1例输尿管囊肿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13~ 5 3岁 ,平均 37岁。囊肿位于左侧 14例 ,右侧 5例 ,双侧 2例。反复泌尿系感染 16例 ,其中排尿困难 4例 ,腹痛伴血尿 5例。 2 1例均行B超检查 ,明确诊断输尿管囊肿者 13例 ,可见输尿管入口处囊性回声影像 ,伴间歇性膨大或缩小改变 ,囊肿内伴结石 7例。B超误诊膀胱瘤 5例 ,膀胱结石 2例 ,1例未见异常。行IVU检查 16例 ,见患侧肾盂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大 10例 ,6例膀胱内偏左或偏右…  相似文献   

5.
自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共收治上尿路梗阻患者 5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共收治上尿路梗阻患者 5 0例 ,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18例 ,上段输尿管折叠 7例 ,肾下极血管异常 1例 ,输尿管结石 18例 ,肿瘤 2例 ,膀胱壁间段狭窄 3例 ,输尿管囊肿 1例。成人 17例 ,儿童 33例 ,均为单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1.2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 ,利用B US、泌尿系平片(KUB)发现肾、输尿管积水、结石、囊肿、肿瘤等情况 ,囊肿者采用静脉尿路造影 (IVU)、逆行尿路造影 (RU)…  相似文献   

6.
黄晓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91-1591
我院自1989年9月~2003年7月收治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21例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 ,男13例 ,女8例 ,年龄28~87岁 ,平均54 5岁。肿瘤均发生于单侧输尿管 ,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6例 ,患侧腰腹胀痛18例 ,患侧肾区叩击痛6例。B超检查21例均发现患侧不同程度肾积水及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5例管腔中等回声实性占位病变。静脉尿路造影 (IVU)11例患侧肾脏不显影 ,7例患侧肾积水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 ,输尿管充盈缺损3例。膀胱镜检查7例患侧输尿管开口处喷血 ,3例见患侧输尿管开口有新生物脱出 ,2例膀胱呈炎性改变 …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发现肾盂恶性肿瘤 40例 ,其中Ⅰ期 4例 ,Ⅱ期 2 2例 ,Ⅲ期 14例 ;均行手术治疗 ,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式切除 2 8例 ,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4例 ,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者 8例 ,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5例。结果 :随访2 1例中无癌生存大于 10年以上 5例 ,临床Ⅲ期 14例患者生存超过 5年的 5例。结论 :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 ,影响肾盂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病例。其中双例1例,左侧6例,右侧4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IVU及尿道膀胱造影检查,9例行输尿管。肾盂逆行造影,2例行CT三维尿路重建(CTU)或磁共振尿路成像(MRU)。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8例行输尿管下段裁剪整形+输尿管膀胱乳头状再植术,1例保守观察治疗。结果 9例患者获1-8年随访,均行B超及IVU复查,7例积水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IVU或逆行造影是诊断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首选方法,输尿管裁剪整形+输尿管膀胱乳头状再植术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锋  李方龙 《江苏医药》2002,28(1):75-75
本文收集 4 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与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4 5例中男 30例 ,女 15例 ,年龄 17~76岁 ,平均 4 9岁。表现为寒颤高热、上腹胀痛伴腰背痛者 4 5例 ,黄疸 16例 ,合并胆囊胆管结石 36例 ,肾功能不全者 7例 ,行静脉肾盂造影 (IVP)检查 :发现 2例右输尿管上段梗阻并肾盂积水 ,1例双侧输尿管中段梗阻并肾盂积水。B超、CT等检查发现2 4例胰腺组织坏死 ,6例脓肿 ,7例腹膜后积液 ,4例胰腺囊肿 ,7例假性胰腺囊肿 ;2例呼吸功能衰竭 ;3例愈合血糖超过 11mmol/L ,4 5例尿淀粉酶增高 ,5例剩余碱 <- 5mm…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5年~1989年6月共收治5例输尿管息肉,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4~51岁,平均32.4岁。本组表现间歇性腰部胀痛4例,镜下血尿3例,膀胱刺激征1例,对侧输尿管结石无尿1例。5例输尿管息肉术前均行尿路X线检查,其中行大剂量经静脉尿路造影2例,行逆行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电切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粘膜下囊性扩张,并向膀胱内膨出,发病率低,但随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上不难见到。2000-09~2003-04,我们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1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9~47岁,平均35.6岁。左侧9例,右侧6例。均有尿频、尿急症状,伴患侧腰痛12例、肉眼血尿7例、排尿不畅2例。单纯囊肿11例,合并结石4例。15例均行B超检查,12例诊断为输尿管口囊肿,其中4例囊内探及强回声影,3例误诊为膀胱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12例,肾盂输尿管不同程度积水、扩张10例,不显影2例,有9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利用超声来诊断输尿管囊肿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湘乡市中医院2005年以来利用超声检查为输尿管囊肿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表现,并同期和膀胱镜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经超声诊断16例患者共检出输尿管囊肿15例,囊肿位于右侧7例,左侧5例,双侧3例;囊肿最大6.4cm×5.3cm,最小1.5cm×1.2cm,15例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13例合并囊内结石。结论超声显像诊断输尿管囊肿的符合率高,重复性好,无创伤无痛苦,可做为本病的常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4— 2 0 0 0年经尿路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 ,对其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的 X线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2例患者 (共 2 5侧 ) ,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6~ 5 8岁 ,平均 2 8岁。临床主要表现有腰部酸痛 19例 ,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者 7例 ,并发间歇性肉眼血尿 3例 ,并发结石 4例 ,1例因左上腹包块而就诊。右侧11例 ,左侧 8例 ,双侧 3例。1.2 检查方法 :静脉尿路造影。造影前常规摄腹部平片 ,观察两侧肾影大小及泌尿系有无结石。对肾影明显增大 ,肾积水严重者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7~69岁,平均61.5岁。均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44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由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和膀胱镜检查确诊.32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切开或开窗术,6例经尿道钬激光治疗.结果 本组38例腔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 min,术后平均住院4d.术后随诊时间1~9年,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亦无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疗效好,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发现肾盂恶性肿瘤40例,其中I期4例,Ⅱ期22例,Ⅲ期14例;均行手术治疗,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式切除28例,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4例,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者8例,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5例。结果:随访21例中无癌生存大于10年以上5例,临床Ⅲ期14例患者生存超过5年的5例。结论: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CT的静脉尿路造影,影响肾盂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6—24个月,9例肾积水消失,2例肾积水明显改善,未见复发。结论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输尿管囊肿的确切手段;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壁部分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邹滨  朱光标  陈弋生 《淮海医药》2003,21(3):186-187
目的 探讨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 3例患者均行 B超、IVU、膀胱镜检查 ,均行经尿道囊肿去顶术。结果  B超检查符合 2例 ,IVU检查符合 1例 ,膀胱镜检查符合 3例 ;经 1月~ 1年的随访 ,无反复上尿路感染 ,结石排净 ,无上尿路积水加重。结论 膀胱镜检查确诊率最高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 ,应作为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9-2003年我院共收治26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23~56岁.病程2个月~3年.其中腰部疼痛或不适14例,尿频、尿痛5例,无痛性肉眼血尿3例,排尿困难2例,其余2例为体检发现的无症状患者.26例均行B超检查,20例B超回报为输尿管囊肿,3例诊断为患侧肾输尿管积水,2例为膀胱内囊性占位,1例为阴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有21例确诊,3例为肾输尿管积水,1例显示膀胱内充盈缺损,1例结果正常.26例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输尿管囊肿位于左侧14例,右侧12例,伴囊内结石3例.26例均无泌尿系畸形等并发症.本组病例中囊肿最大为5.0cm×5.0 cm×5.5 cm,最小为0.5 cm×0.5 cm×1.5 c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发病情况和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 ,并对本病手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方法 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的 16例患者 ,进行术前检查 ,并经术后病理报告为移行细胞癌。结果术前检查结果分别为 :16例静脉尿路造影中 ,4例不显影 ,12例肾积水 ;膀胱镜检 14例中 ,3例输尿管口肿瘤 ;逆行肾盂造影 11例 ,5例插管受阻 ,6例输尿管狭窄 ;B超检查 6例 ,均示肾积水 ,其中输尿管肿瘤 6例 ,腹膜后肿块 1例 ;CT检查 3例 ,腹膜后肿块 1例 ,2例肾积水 ;尿脱落细胞检查 6例 ,2例查到肿瘤细胞。 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 16例均示移行细胞癌。结论 认为对早期单发病例可行姑息性手术 ,对浸润性的高级期肿瘤应作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术后必须随访膀胱镜、B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