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高压氧疗等;5例达临床痊愈,3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16例,仅5例自然恢复好转,余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有7例患儿其智力发育、语言发育滞后于正常同龄儿,4例死亡。14例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8例患儿有脑萎缩的改变;2例脑组织慢性炎症性改变。其中9例患儿于12个月后复查头颅CT,有6例好转,3例脑萎缩无明显好转。61例痊愈的患儿中有2例于28个月、36个月时出现继发性癫痫。其他患儿在5年的随访中,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61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真实世界复诊保留率数据,为改善癫痫患儿慢病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5月住院和门诊癫痫患儿的电子化病历资料,建立癫痫专病库.统计不同时间点就医人数,包括初诊后1、3、6、12、18个月和24个月仍然有就诊记录的患儿数,分析复诊保留率.结果 共入组33762例癫...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2个月,因先天性双头畸形于1982年5月31日入院。 患儿生后,即发现其右顶枕部有成人拳头大的寄生胎头(见图),逐渐增大,其眼睑可与本体面部眼睑同时眨动,哭笑时前后面部同时有表情存在,口腔内有淡黄色稀薄分泌物。患儿足月顺产,其父母均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obath干预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Bobath干预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干预前后进食时间、ADL评分、GMFM评分、FMFM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GMFM评分、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bath干预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进食时间,增强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胼胝体切开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解放军第988中心医院儿科、神经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7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25例)及对照组(22例);手术组行胼胝体切开术,术后继续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6个月后根据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评价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儿进行认知功能的评测。结果①术后6个月,手术组总体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术前相比,手术组术后智商(IQ)、操作评分及言语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胼胝体切开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有效;并且对患儿的认知功能有明确改善。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2个月。因出生后发现左枕部渐增大包块2个月入院。患儿母亲诉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左枕部有一直径约为5cm的包块,色红、中央有溃烂、渗出,高出皮肤约0.5cm,触之质硬,患儿无哭闹等反应。当地医院就诊用紫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对75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64%为男性,36%为女性,年龄8个月~18岁4个月)经腰穿获得的脑脊液的β-内啡肽免疫反应的测定。每例均隔日作腰穿一次,共3次。84%的患儿的白血病已完全缓解,4%骨髓有复发改变。一例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确诊已有1月~8年另9个月(平均为1.75年)。92%的病例都在接受各种抗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8.
我院收治巨大型幼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例,经钻孔引流治愈,现报告如下: 患儿 男,1岁6个月。因头颅增大1年余,呕吐1个多月,于1983年10月28日入院。患儿出生后5个多月,头颅即逐渐增大;11个月时曾在外院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经右颞后部钻孔,以内径2.4mm、两端皆剪有侧孔之硅胶管作引流。硅胶管置入侧脑室5cm,脑脊液清亮且流出通畅。术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1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族性儿童终丝型脊髓拴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来源于16个家庭的32例家族性终丝型脊髓拴系患儿的临床资料, 均为Ⅰ级亲属(同胞)受累。共23例患儿行经单侧椎间隙入路脊髓拴系松解术, 其中终丝脂肪化型18例, 终丝纤维化型5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 32例患儿中, 男/女为17/15, 其中有6个家庭均为男性, 5个家庭均为女性;中位手术年龄为4岁2个月(11个月至13岁6个月)。12例(38%)有排便、排尿障碍, 其中1例(3%)合并腰腿部疼痛;1例(3%)反复尿路感染;19例(56%)无临床症状。13例(41%)合并腰骶部皮肤异常改变, 7例(2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其中5个家庭的10例(31%)患儿首发症状均为遗尿, 3个家庭的6例(19%)患儿均有腰骶部皮肤异常改变。MRI显示, 终丝脂肪化型20例(62%), 终丝纤维化型12例(38%), 其中12个家庭的24例(75%)患儿终丝病变类型相同。脊髓圆锥位于L1 18例, 位于L2 12例, 位于T1 22例, 其中10个家庭...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临床上甚少见,现报告2例患儿如下。1 病例1.1 例1 男,7岁。因视力模糊4个月,记忆力、智能下降半月于1999年4月3日入院。患儿4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有重影,视物时头部向右偏斜,在眼科配镜后有改善。近半月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相似文献   

11.
1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方法对5年来收治的1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病因以及出院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87例存在两种以上的病因,由唯一原因而致病者仅21例。头部影像学显示脑水肿75例,颅内出血34例,其中对90例出院患儿进行了1/2~1年的随访,48例轻度患儿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完全恢复,40例中度患儿中完全恢复28例,20例重度患儿中只有5例患儿完全康复,6例死亡,其余均有严重的后遗症且影像学多有脑出血表现。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治早晚与预后密切相关;在预防、诊断及治疗三个层面早期干预可降低此病的发生率、病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药物、视觉、听觉、触觉刺激,3次/d,15~20min/次,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能上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手术前后行为学测评,探讨外科手术对癫痫患儿行为学的影响。方法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006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92例癫痫患儿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3年、5年以上的行为测评,分别用组平均值及个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无论组间均值还是个体水平,大部分患儿的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对大部分癫痫患儿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癫痫患儿的术前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静脉血气分析和动态脑电图参数与FS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FS患儿120例,抽取患儿抽搐停止后1 h内的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同时于患儿退热后3 d、1、2周及1个月进行脑电图检查。患儿退热后随访1个月,统计FS的复发情况,比较和分析复发患儿和未复发患儿的静脉血气分析和脑电图检查表现。结果 在120例患儿中有43例发生了复发,77例未发生复发。复发组患儿的年龄明显小于非复发组患儿,FS发作持续时间、FS出现前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复发组患儿(P<0.05)。复发组患儿退热1月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1)。复发组患儿静脉血平均pH值明显高于非复发组,静脉血平均PCO2值、平均PO2值、红细胞压积(HCT)、平均剩余碱、平均HCO3-、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氧饱和度、K+水平明显低于非复发组患儿(P均<0.05)。结论 发病患儿年龄越小、发作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前发热持续时间越长,则复发风险越大。患儿静脉血气分析和退热1月脑电图检查表现可能是预测FS复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弥漫内生型31例、局灶型25例(包括局灶内生型10例、外生型10例、延颈髓型5例)。弥漫内生型患儿中, 12例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1例化疗, 18例随访观察;局灶型患儿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共19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 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5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2~83个月, 死亡32例, 存活2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56例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 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36.7%。31例弥漫内生型患儿, 死亡29例, 存活2例, 中位生存时间为10(2~31)个月。10例局灶内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19~72)个月, 死亡2例, 存活8例。10例外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18~83)个月, 3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均死亡, 7例存活。5例延颈髓型患儿均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46(28~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囊壁上附着异位脉络丛的鞍上池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并探讨囊肿增大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鞍上池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的中位年龄为9.4个月(1~48个月)。17例在母亲孕检中发现鞍上池囊肿并行胎儿MRI明确诊断, 另2例分别在出生后6、42个月发现并确诊。术前MRI显示, 17例患儿的囊肿呈进行性增大。19例患儿中, 2例囊肿仍局限于鞍上池生长, 另17例自鞍区向周边扩大并压迫颞叶、顶叶、枕叶、小脑或脑干。2例伴中度脑积水, 7例脑室受压变小, 另10例脑室大小在正常范围内。8例在神经内镜下经颞部行囊肿-脑池开窗术, 11例在神经内镜下经额叶行囊肿-第三脑室-桥前池开窗术。术后定期门诊随访, 进行影像学复查以评估囊肿的变化及有无复发。结果术中发现, 19例患儿的鞍区部位囊壁上均有散在的珊瑚状脉络丛结构。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9例患儿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8±7.0)个月(3~24个月), 17例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且囊肿缩小>50%, 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18个月。因头颅增大,不能行走6个月。于2006年8月住院。患儿于出生后12个月其父母发现患儿仍不能行走,且头颅直径大于同龄婴儿。经过6个月的观察该患儿仍不能行走,行头MRI检查提示:(1)大脑大静脉池占位;(2)梗阻性脑积水;(3)小脑扁桃体疝。入院后查体:头围增大,直径54cm(正常46-47cm)前囟、后囟已闭合,智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癫痫伴肌阵挛-失张力发作(epilepsy with myoclonic-atonic seizures,EMAS)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收治的6例EMAS患儿临床及脑电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EMAS患儿中,男5例,女1例;发病前智力运动发育正常,影像学正常。发病年龄2岁2个月~6岁,确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6例患儿至少有肌阵挛、肌阵挛-失张力、失张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中两种发作形式。其中4例在上述发作前或后出现强直-阵挛发作,1例在病程晚期有强直发作。6例患儿中5例背景活动正常; 1例背景活动偏慢。6例患儿的脑电图在清醒期及睡眠期均出现广泛性2~4 Hz棘慢波、多棘慢波不规则或节律性发放,睡眠期放电有时类似高度失律,均无局灶性发作。所有患儿影像学检查均正常。6例患儿均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2例治疗反应良好,4例治疗无效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其中3例有效缓解,1例虽然没有发作仍有大量放电。结论 EMAS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癫痫发作类型主要包括肌阵挛、失张力或肌阵挛-失张力发作,但不典型失神等,脑电图主要为广泛性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治疗以抗癫痫药物和激素治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患儿 男,14岁。因全身多发性皮肤包块10年,双下肢无力4年,症状加重5个月,于1988年7月30日入院。患儿4岁时发现右胸及左腹壁各有一黄豆大的皮肤包块,并逐渐长至鸽蛋大。1983年夏在当地医院行皮肤包块切除,病理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同年冬季又将左胸壁包块切除,病理诊断同前。1984年夏开始感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小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复张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儿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儿的病情程度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根据治疗后头颅CT或MRI测量的硬膜下残腔最大层面厚度(T),将脑复张的程度分为3级(Ⅰ级:T 0. 5 cm,Ⅱ级:0. 5 cm≤T 1 cm,Ⅲ级:T≥1 cm)。分别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3、6个月时脑复张程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患儿脑复张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脑复张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脑复张;应以高压氧联合神经营养药物作为其常规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