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芪丹煎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物模型,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CAM-1的表达,酶法测定HDL、LDL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煎组VCAM-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LDL含量明显降低(P<0.01), HDL含量升高(P<0.01).结论芪丹煎通过降低血清LDL含量,升高HDL含量,抑制主动脉V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kg)、银杏内酯B3个剂量组(8、4、2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ELISA法测定TNF-α、IL-1和IL-6水平.结果 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各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清IL-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对大鼠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以及炎症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炎症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及炎症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症组同时腹腔注射酵母多糖A,喂养12周.于实验开始第0周及第12周末分别对3组家兔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改变及斑块形成情况.12周后处死各组家兔取其腹主动脉行病理学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壁中CR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高脂组比较,炎症组腹主动脉CRP mRNA表达显著增高,IMT显著增厚.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吻合一致.结论 炎症反应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进程.超声检查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IL-8及VCAM-1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白介素-8(IL-8)浓度、免疫组化方法进行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染色,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均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而丹酚酸B作用更明显;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8浓度,丹酚酸B对IL-8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但作用靶点及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24只清洁级日本雄性大耳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先给予高胆固醇高脂饲料100 g/d后给予普通饲料;血府逐瘀汤组在模型组喂养的基础上,灌胃给予血府逐瘀汤,每天1次。喂养8周后,采血测定家兔血脂全套(TG、TC、LDL);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兔主动脉切片的病理改变,测定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灰度及斑块面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主动脉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主动脉图像分析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胸主动脉斑块灰度及斑块面积分别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及血府逐瘀汤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清TC,TG,LDL均明显升高(P0.05)。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TC,LDL的水平却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MCP-1蛋白表达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的MCP-1蛋白表达水平;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CP-1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康颗粒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对血管炎性因子VCAM-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模型组、冠心康治疗组,饮食量为100g/d。分别于第1、6、10周兔耳中央动脉取血检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第10周末处死动物,动脉组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动脉血管中NF-κB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动脉组织中VCAM-1、MCP-1的基因表达。结果:第6、10周末模型组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P〈0.05)。第10周末模型组光镜下可见血管内膜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p65、VCAM-1以及MCP-1表达增强;动脉组织中VCAM-1、MCP-1的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内膜损伤程度减轻;NF-κBp65、VCAM-1以及MCP-1蛋白表达减少,动脉组织中VCAM-1、MCP-1的mRNA表达减少。结论:冠心康颗粒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该作用与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因子VCAM-1和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由内皮素1激活的内皮素A受体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完全随机设计分成基础组、模型组、BQ-123组以及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饲喂10周后,采耳动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主动脉标本中组织内皮素1(ET-1)、巨噬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结果]模型组、BQ-123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 TC、TG、LDL-C均高于基础组( P均<0.01)。BQ-123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均低于模型组( P均<0.01)。模型组、BQ-123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HDL-C低于基础组( P均<0.01)。BQ-123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HDL-C高于模型组( P均<0.01)。BQ-123组及辛伐他汀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ET-1、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CRP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BQ-123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ET-1、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CRP阳性表达又较辛伐他汀组进一步降低。[结论]ET-1激活的ET受体A(ETRA)可以导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P表达的上调;选择性ETRA拮抗剂(ETRAA)可以预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纪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673-674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饮食组,B组为高脂饮食组,C组为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增生较高脂组明显减轻。VCAM-1在缬沙坦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模型CD4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料法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模型,造模兔随机分为中药低、高剂量(剂量分别为40、80 g·kg-1· d-1)组,辛伐他汀(剂量为2.6 mg· kg-1.d-1)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0周.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检测血清sCD40L (soluble CD40L)、IL-1β及斑块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呈易损斑块特点,中药高剂量组呈稳定斑块特征,各干预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sCD40L、IL-1β表达水平,高剂量解毒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斑块内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论]解毒活血方能下调CD40L、IL-1β表达,具有一定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阿尔茨海默(AD)病家兔模型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AD家兔模型。模型建立后,用50 mg/(kg·d)EGB761灌胃3周作为EGB761组,以5 mg/(kg·d)辛伐他汀作为阳性药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海马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mRNA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以下调ACAT1 mRNA的表达,不影响LCAT 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下调AD家兔模型ACAT1 mRNA表达,对LCAT mRNA表达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脂胶囊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脂胶囊高剂量组和消脂胶囊低剂量组,于治疗结束时(给药10周后),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脂联素(ADP)、C反应蛋白(CRP)和 内皮素-1(ET-1)含量;同时测量血压;取心脏、主动脉、下肢动脉、肝脏,以12%甲醛溶液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AS评分,分析得出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消脂胶囊给药10周后,消脂胶囊高剂量组家兔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消脂胶囊高、低剂量组家兔血清中ADP含量显著升高,MDA、CRP、ET-1含量明显降低,家兔收缩压下降,而消脂胶囊低剂量组家兔的舒张压下降.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消脂胶囊高、低剂量组均能对主动脉及心肌内小动脉动脉AS及肝细胞空泡变性的病变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 消脂胶囊能够对家兔AS病变指标产生有效调节,调节动脉AS家兔血压,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减少炎症介质产生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表明该药对家兔AS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应用新加黄龙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急腹症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40例均为2007—2009年间本院住院的急腹症手术患者,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1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19例,急性肠梗阻术后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心脑通络液对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血栓素B2(TXB2)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兔血清TXB2及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TXB2及hs-CRP值显着升高(P<0.05).血脂康组及高、低剂量组的TXB2及hs-CRP值均减低,且高剂组TXB2及hs-CRP值与血脂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复合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特征,从而达到模拟小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理变化。[方法]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血瘀组、痰浊组、痰瘀互结组。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其余各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在8周末时,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假手术组行穿线不结扎。[结果]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超声心动图,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进而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建立。[结论]ApoE-/-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明显出现心肌缺血及AS病理特征,提示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欣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简称他汀钙组)、康欣胶囊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康欣胶囊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6W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进行主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CAM—1mRNA表达模型组最高,高、低剂量组VCAM—1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康欣胶囊可明显抑制AS的发生,其机制与减少兔AS血管VCAM—1mRNA表达,抑制AS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AS家兔PON-1和ox-L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对氧磷酶-1(PON-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761组(n=8)。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和EGB761组高脂饮食10周。EGB761组从第7周起给予EGB761 50 mg/(kg·d)灌胃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生化法检测PON-1的活性和含量,ELISA法检测ox-LDL的含量。[结果]模型组PON-1活性和含量明显降低(P0.05),ox-LDL的含量明显升高,银杏叶提取物组PON-1活性和含量明显升高,ox-LDL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降低ox-LDL、抗动脉粥样梗化(AS)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ON-1活性和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陷胸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主动脉内膜厚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ox—LDL、VCAM-1、CRP水平明显升高,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与模型组比较,小陷胸汤各剂量组IL-6、ox—LDL、VCAM-1、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内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小陷胸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内膜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雄性小鼠经普通饲料饲养4周,髙脂饲料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ApoE-/-模型组及芍药苷60 mg/kg、30 mg/kg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脂的变化,并测量主动脉弓部、胸段、腹段斑块面积。[结果]ApoE-/-模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着高于C57BL/6J组(P<0.01),芍药苷60 mg/kg、30 mg/kg组的血脂水平显着低于ApoE-/-模型组(P>0.05,P<0.01),并且不同程度减小主动脉各段斑块的面积。[结论]芍药苷具有降脂和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表明芍药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30 mg/kg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糖脂清用药剂量为3.2,1.6,0.8 g生药/kg体质量灌胃给药,以血脂康(0.25 g/kg体质量)及二甲双胍(0.25 g/kg体质量)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30d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脂清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