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儿童的家庭行为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叙述了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的应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喂养因素,能量消耗水平和动机对肥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儿的家庭行为治疗是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在家庭的参与下,对肥胖儿童的不良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进行矫正的一种治疗方法,步骤为确定基线行为、设置目标行为、实施行为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采取订约、自我监督、增强刺激或惩罚等手段以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 02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及自拟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15%,影响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有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打骂与否、管教儿童方式和儿童犯错时家长采取的方法等。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维持家庭稳定,对儿童采取鼓励支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单运务  童慧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2):754-754,760
当今 ,儿童保健模式受到了现代社会儿童状况的挑战 ,依据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念 ,现代儿童的健康状况应取决于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等多种水平对儿童实施的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综合保健 ,其中以家庭为中心的保健是促进儿童健康的关键 ,而家庭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则是家庭保健的根本。笔者通过对芜湖市新建居民生活小区青山小区的 2 0 3户 0~ 1 0岁儿童家庭的调查发现 ,当今城市儿童家庭在健康意识和行为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健康观念模糊不清 调查表明 ,大多数家庭对现代健康观念认识模糊不清 ,32 3%的家庭仍是…  相似文献   

4.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苏州地区一~六年级小学生 2 1 87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男生 4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女生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女生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岸政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36-1138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1-3].家庭环境的良好状况综合体现于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障碍、疏离感、问题解决能力及青少年犯罪与儿童的家庭功能显著相关[4-7].家庭功能执行良好有助于降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减弱和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6,8]. 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与家庭结构、父母的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有关[9],更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心理特质有关.本研究选择了父母自我分化作为研究变量,希望通过揭示父母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及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为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儿童行为问题与早期家庭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中国标准化版、目拟早期家庭环境量表,调查武汉市6.5-13岁儿童516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21%±2.12%,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对儿童行为有影响的因素为出生时父亲年龄、父母职业、父亲文化程度(对男孩)、独生(对男孩)、7岁前平均每天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3岁前主要照料者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最有影响的因素为3岁前平均每天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家庭教育。此外,入幼儿园、3岁前主要照料者、父亲职业对学龄男孩的行为问题有影响。而影响男性少年儿童的最大因素是3岁前主要照料者、3岁前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和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自编量表,对马鞍山市市区6所小学6884名儿童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670人,占24.2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3683人,占53.50%。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父母采取惩罚、不闻不问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为重组家庭;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放置药物的地点不当;过马路时不或偶尔提醒儿童注意交通安全等。结论 儿童伤害相关行为与家庭因素有密切关系,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及有关家庭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其有关家庭因素,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调查问卷,调查罗湖区幼儿园2641名4~5岁儿童的行为发育和相关家庭情况。【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6.32%。男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攻击(6.48%)、忧郁(5.73%)、违纪(4.23%)、退缩(2.49%)及分裂样(2.41%);女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分裂样(6.16%)、退缩(5.40%)、忧郁(4.67%)、多动(4.24%)及躯体诉说(4.03%)。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有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家长对子女管教方式不当、带养人文化程度低、单亲家庭、父母婚姻不和谐、父子相处时间少、生活环境变迁较频繁、父亲职业不稳定等。【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其家庭环境特征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静  张亚亚  吕莹  穆立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903-1905
<正>近年来,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国各地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26%~([1])。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在身心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包括品行问题、多动症、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及情绪焦虑等~([2])。3~6岁是儿童自主性探索行为的爆发期,也是引导儿童建立良好行为的关键期。该阶段儿童进入幼儿园,与同龄小伙伴开始互动,也容易显现出一些行为问题,不但影响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的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而且对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10.
家庭因素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评定的有行为问题的587名学龄儿童以及从同一人群中挑选的587名对照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家庭因素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父、母亲有慢性躯体疾病、单亲或重组家庭、父母关系差、亲子关系差、父母双方教育态度不一致、 孩子考试前父母对其施加压力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父母对子女采取说服教育方式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家庭因素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存在一定的影响,应针对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南通、镇江、宿迁、盐城5个城市的1 19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应用“4~16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3~6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81%,“躯体体诉、攻击”2个行为因子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为13.11%,“环境气氛”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家庭养育环境下行为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养育环境因子主要为忽视干涉惩罚和环境气氛。结论 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影响显著,建立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对促进学龄前儿童行为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性,为今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家庭养育环境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4月,选取北京市房山区401名3~6岁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行为问题进行评测,同时采用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养育环境因子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品行问题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与学习问题成负相关;忽视/干涉/惩罚和活动多样性与心身问题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冲动-多动成负相关;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与焦虑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多动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和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存在关联,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屏暴露和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早期干预从而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铜陵市10所幼儿园4~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城市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作为研究工具。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2 h/d报告率39. 4%。家庭养育环境良好的占13. 1%,较差15. 5%,一般71. 4%。检出行为问题儿童426例(32. 94%),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01,P=0. 001)。视屏暴露是否过度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家庭养育环境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不同等级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01)。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视屏暴露和家庭养育环境关系密切,保持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适度控制视屏时间可以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肥胖儿童的家庭行为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叙述了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的应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喂养因素,能量消耗水平和动机因素对肥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儿童的家庭行为治疗是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在家庭的参与下.对肥胖儿童的不良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进行矫正的一种治疗方法,步骤为确定基线行为、设置目标行为、实施行为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采取订约、自我监督、增强刺激或惩罚等手段以保证疗效.行为疗法的预期结果为与肥胖有关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肥胖程度下降、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本区托幼组织内离异家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在行为、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选择本区 2 3所托幼园所中 (城区 15所 ,农村 8所 ) 2~ 7岁的 10 2例离异家庭儿童 ,其中男 5 4例 ,女 48例 ,平均 5 .5岁。同时选择正常家庭的 10 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5 7例 ,女 48例 ,平均 5 .2岁。经统计学分析 ,离异家庭组与正常家庭组年龄及性别构成间差异无显著意义。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 ,在托幼组织中均由各班的带教老师填写。内容包括 :行为、精神心理状态、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 ,对 4所幼儿园的 2 138名 4~ 6岁入托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 138名儿童中 ,发生行为问题的总频率共 15 2例次 ,外向化行为问题 6 8例次 ,内向化行为问题 84例次。有行为问题的儿童 136名 ,有两种以上行为问题的儿童检出率为 6 .36 % ,个体户家庭的儿童行为较外向 ,知识型家庭的儿童行为比较内向。说明不同的教育方式及抚养人对儿童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居民家庭药物储存及儿童用药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在全国20家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回收13 940份完整问卷,结果显示,98.33%的中国居民有家庭药箱储备,家庭药箱中儿童药物储备种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儿童感冒药(73.95%)、儿童内服止痛退热类药(48.01%)和儿童皮肤外用药(41.10%);居民购买家庭儿童常备药的途径主要是根据医生的处方和指导(71.18%);238个(1.71%)家庭曾发生过儿童药物中毒事件,过量服药为首位原因(44.96%);22.33%的家长用药前不重视说明书;儿童用药不规范行为主要有服用成年人药物(32.70%)、不按时服药(30.90%)、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26.35%)。结论 中国家庭中儿童用药储备以小儿常见病的治疗药物为主,购买途径以医师处方为主,较为关注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儿童用药不规范行为较多,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咨询功能,从多个途径指导和改善儿童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了解天津市城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家庭对口腔健康保健行为的认知,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城区2所大型公立幼儿园528名3~6岁学龄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天津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最常食用的含糖食品依次为酸奶/乳酸饮料、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糖果/巧克力;仅30.7%的儿童有饭后漱口的习惯,20.8%的儿童有刷牙后睡前进食的不良习惯,48.3%的儿童不能做到每天刷牙2次,66.5%的儿童极少或从不定期做口腔检查.开始刷牙的年龄越小、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及家长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越好,儿童的患龋率越低.55.1%的家长表示经常关注儿童的口腔健康,但对于口腔健康知识了解较少,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为广播电视及网络(41.1%)、报刊杂志(19.3%)和医生及医疗机构(29.4%).结论 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建立正确口腔健康行为,并定期复查,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家庭精神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青岛市10所幼儿园的600名4~5岁儿童进行调查。通径分析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行为总分的影响。【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17%,男女童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行为总分有直接作用的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亲密度、知识性和矛盾性,有间接作用的按作用大小依次为组织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矛盾性、控制性、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独立性和知识性,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的是亲密度、矛盾性和知识性。【结论】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在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必须重视家庭精神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江苏省“二胎”学龄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及行为问题现状,探索“二胎”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养育环境关系,为促进“二胎”儿童早期行为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3—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江苏省南京、无锡、南通、镇江、扬州、宿迁、连云港7个城市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 181名4~6岁“二胎”儿童,采用3~6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4~16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4~6岁“二胎”儿童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总检出率为9.48%(112/1 181),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维度不良检出率最高。行为问题总检出率高达15.92%(188/1 181),4岁组、5岁组躯体体诉(χ2=4.027)和性问题(χ2=4.374)因子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家庭养育环境下不良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良好以及中等家庭养育环境(χ2=9.901、26.853,P<0.01)。多因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