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PCI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术中短暂的冠脉闭塞、冠脉痉挛以及多次球囊扩张或扩张压力过高、单次扩张时间过长、病变部位出现内膜夹层、血栓形成等均可造成心肌损伤,由此可引起术后心绞痛复发、症状性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等早期临床事件的发生^[1]。若PCI术后6h、24h两次CK-MB值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诊断为PCI术后AM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hs-TNT)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入选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心绞痛接受PCI治疗的107例患者,根据介入治疗后hs-TNT分为两组: hs-TNT正常组(hs-TNT<0.013ng/mL,n=57)、hs-TNT升高组(hs-TNT>0.026ng/mL,n=50)。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情况探讨PCI术后hs-TNT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糖、Gensini评分、狭窄血管数、干预血管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置入支架数、球囊扩张时间、分叉病变和弥漫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年龄、血糖、置入支架数是PCI术后hs-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血糖、置入支架数是经PCI术后hs-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TN-Ⅰ)水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而接受PCI治疗患者148例,根据TN-Ⅰ>O.05μg/L分为TN-Ⅰ阳性组(29例)和TN-Ⅰ阴性组(119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脏性死亡,MACE).结果:与TN-Ⅰ阴性组比较,TN-Ⅰ阳性组高龄患者、C型病变多见和CRP峰值增高(P<O.05),两组间总心脏性死亡率及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分别为14.8%vs 2.7%,37.0%vs 12.9%,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操作相关TN-Ⅰ阳性与侧支闭塞和血栓形成有相关性(OR分别为:4.14,95%CI,1.45~11.84;6.32,95%CI,2.27~17.58,P<0.05);PCI术后MACE发生率与操作相关TN-Ⅰ阳性有关(OR为1.07,95%CI 1.01~1.14 P<0.05).结论:操作相关性TN-Ⅰ水平与PCI术后MACE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可作为PCI术后危险分层的依据和MACE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7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88例。2组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病人肌钙蛋白T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cTn—T的变化,分析cTn—T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对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行PCI手术的60例冠心病病人,测定PCI前、后24hcTn—T水平,并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及PCI术中的相关操作因素,按照术后cTn—T升高与否,分为升高组(21例)和正常组(39例)。比较两组间冠脉病变支数及手术相关操作因素的差别。并进行院内随访,观察病人临床结局。结果: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后cTn—T升高率为35%,cTn—T升高组和cTn—T正常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变血管支数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在支架释放及血管扩张时压力总合、球囊扩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及支架数目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O.05)。cTn-T升高组较cTn—T正常组,心纹痛症状发生者较多,且cTn—T升高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I术可引起心肌损伤,且与支架释放及血管扩张压力总合、球囊扩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数目、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有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cTn - T 的变化,分析cTn - T 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对病人临床预后的影
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行PCI 手术的60 例冠心病病人,测定PCI 前、后24 hcTn - T 水平,并详细记录临床资
料及PCI 术中的相关操作因素,按照术后cTn - T 升高与否,分为升高组(21 例) 和正常组(39 例)。比较两组间
冠脉病变支数及手术相关操作因素的差别。并进行院内随访,观察病人临床结局。结果: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
后cTn - T 升高率为35%,cTn - T 升高组和cTn - T 正常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
史、高血脂、病变血管支数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值> 0. 05)。在支架释放及血管扩张时压力总合、球囊扩
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及支架数目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值< 0. 05)。cTn - T
升高组较cTn - T 正常组,心纹痛症状发生者较多,且cTn - T 升高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I 术可引
起心肌损伤,且与支架释放及血管扩张压力总合、球囊扩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数目、支架长度、支架
直径有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何雯 《微创医学》2002,21(6):779-780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型心肌炎与肌钙蛋白T(TnT)的关系.方法分析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TnT及心肌酶五项的变化.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Tn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越重血中TnT含量越高,且在血中持续时间较CK-MB长,临床上若遇TnT升高的患儿应及时行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择期冠脉介入治疗且术前CTnT正常的患者78例,监测术前和术后24 h CTnT水平,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术后CTnT升高者31例,其发生率为39.7%。糖尿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分叉病变、植入支架数目是术后CTnT增高的预报因子,有较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TnT升高组术后发生心绞痛症状者较多,住院时间延长。结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临床及手术因素均与其相关,CTnT是重要的心肌损伤实验室监测指标。临床上应进行术前危险评估,积极干预,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何雯 《医学文选》2002,21(6):779-780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型心肌炎与肌钙蛋白T(TnT)的关系。方法:分析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TnT及心肌酶五项的变化。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Tn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越重血中TnT含量越高,且在血中持续时间较CK-MB长,临床上若遇TnT升高的患儿应及时行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 目前,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首选方法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既往研究发现注射用心肌肽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接受PCI的STEMI患者临床疗效有潜在益处.目的 探讨注射用心肌肽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连续募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心肌肽组(n=154)和对照组(n=156).入组的患者在PCI期间至术后3?d分别静脉输注3?mg/(kg·d)的注射用心肌肽或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术后7~30?d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的变化,术后1个月后行6分钟步行试验量化患者的运动能力,观察PCI前后患者B型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肽组出院后复查的LVEF显著增加(57.8% ± 12.8%?vs?51.0% ± 12.1%,P<0.001),术后BNP水平显著降低[Md(IQR):?848(732,940)?pg/mL?vs?1150(1038,1245)?pg/mL,P<0.001];此外,心梗恢复期心肌肽组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增加[(773.7?±?166.2)?m?vs(618.2?±?186.3)?m,P<0.001].结论 注射用心肌肽可以改善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可辅助STEMI患者的PCI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腹膜后血肿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形成腹膜后血肿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均为盆腔腹膜后血肿:4例为扩展型,其中3例子行血管修补术,1例死亡;10例为稳定型,行保守治疗。治疗后13例痊愈出院。结论:腹膜后血肿是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的严重周围血管并发症,应及早预防、严密观察,必要时急诊手术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动脉闭合术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后股动脉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CAG或PC!术的病人69例,分为A组(33例)和B组(39例)。A组使用Angio-seal闭舍器闭舍股动脉穿刺点,穿刺侧肢体制动4h。B组使用常规方法止血,穿刺侧肢体制动24h。结果A组在止血时间和移动时间上显著低于B组。腹股沟血肿扣穿刺点渗血处理时间上A组也显著低于B组。结论用Angio-seal闭合器行经皮动脉闭合术是安全、有效的,应广泛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冠状动脉支架术后4例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评价其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因ACS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直接或补救性PCI患者273例中4例在PCI术后3~66h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多数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证实原支架内完全血栓性闭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例患者治愈存活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支架长度及帖壁情况,抗凝、抗血小板是否充分有关。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尽早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01-180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1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和利尿剂)和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醛固酮、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醛固酮、NT-proBNP、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LVEDV、LVESV显著降低,LVEF、SV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稳定斑块,有效改善微循环和心功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原因。方法分析4例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血栓形成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急性血栓1例,亚急性血栓1例,迟发晚期血栓2例。4例均再次行PCI术,再通血管,症状消失。其发生与多重危险因素、复杂病变、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有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再次PCI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HPEM模式为理论依据,构建PCI术后患者的医院 社区 家庭的心脏康复连续性照护服务。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的86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共78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40人,对照组38人。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服药依从性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加PCI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