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8F-FDG的异常代谢情况,然后通过CT图像进行准确定位。结果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例患者PET-CT阳性(占37.5%)。8例肝转移癌患者PET均示阳性。16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发现转移,找到转移结节14个。其中,肺部转移2例、腹腔转移3例。结论18F-FDG结合PET-CT显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仅为37.5%,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使用中应当慎重,而对肝转移癌则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柱水解法自动化合成2-18F-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方法:采用在柱水解法和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三氟甘露糖为前体,经亲核氟化、氢氧化钠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DG注射液。结果:18F-FDG总合成时间小于20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60%,放化纯度大于99%。结论:在柱水解法合成18F-FDG注射液,操作简便,是很实用的18F-FDG生产方法。合成的18F-FDG注射液可用于临床PET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柱水解法自动化合成2-18F-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 18F-FDG)。方法:采用在柱水解法和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三氟甘露糖为前体,经亲核氟化、氢氧化钠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DG注射液。结果:18F-FDG总合成时间小于20 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60%,放化纯度大于99%。结论:在柱水解法合成18F-FDG注射液,操作简便,是很实用的18F-FDG生产方法。合成的18F-FDG注射液可用于临床PET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4.
18氟-脱氧葡萄糖合成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失败次数,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共合成18F-FDG 1257次,成功1228次,平均合成效率为60.5%,成功率为97.7%。未能合成出18F-FDG及合成效率不足40%的情况合计29次,占2.3%。其中18F离子未淋洗至反应管4次;传18F离子管路2位4通阀无法完全闭合,废水进入K222瓶中2次;加热器故障7次;合成时试剂加入错误6次;厂家配套试剂盒中K222含量偏低8次;试剂保存不当,导致三氟甘露糖纯度减低2次。失败原因主要与设备的稳定性、温度、试剂等因素有关。结论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范的技术操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可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或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电子算机X线体层显像摄影术作为一种功能与代谢显像的集合体,能准确反应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已广泛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人们发现有不少影响结果分析的因素,尤其是肿瘤患者在经过放化疗后,由于存在炎性反应,显像时间的选择对结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放化疗后早期准确区分治疗的疗效对于下一步的治疗决策和开展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这些因素加以综述,以提高临床在运用PET评价肿瘤放化疗疗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18F-双脱氧葡萄糖全身PET显像寻找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18F-双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18F-FDG PET显像于39例疑诊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患者,并与临床随诊、组织活检、手术病理和其他影像临床资料对照. 采用18F-FDG PET全身显像,依据影像目测法和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39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瘤患者中,18F-FDG PET 显像发现可疑肿瘤原发灶25例,位于肺脏者14例,肝脏者1例,胃1例,胰腺2例,结直肠3例,纵隔1例,鼻咽1例和肾1例. 其中24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1例假阳性为肺结核. 18F-FDG PE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61.5%(24/39). 另外,18F-FDG PET显像除检查出临床及其他影像学原先发现的转移灶外,还多检出转移灶37个. 14例PET显像未发现转移瘤原发灶者,经12 mo的观察随访6例死亡,死亡率43.0%(6/14);而24例PET显像确定原发灶者经过针对性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29.0%(7/24). 结论:应用18F-FDG PET显像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灵敏的方法,对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虽经各种手段治疗,确诊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15%。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约50%患者术后出现复发[1]。目前临床常用的国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监测结直肠癌细胞早期放射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不同细胞浓度(1.0×10^5-1.5X10^6/孔)、不同培养时间(36h、60h、84h)结直肠癌细胞株HCTll6FDG摄取率,选取最佳实验条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并绘制HCTll6细胞经不同剂量(OGy、2Gy、4Gy、6Gy)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24h、48h、72h)细胞生长抑制率,用y计数器检测并计算经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FDG细胞摄取抑制率。结果FDG摄取率最高可达79.6%。经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及FDG摄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FDG细胞摄取抑制率(AFDG)在照射后24h分别为(10.11±1.76)%、(14.84±2.25)%、(13.174-3.70)%;48h后分别为(4.94±1.19)%、(11.15±1.43)%、(13.94±1.22)%;72h后分别为(2.01±1.43)%、(5.66±0.88)%、(8.76±O.91)%,其中48h、72h组AFDG与细胞生长抑制率成正相关(均P〈0.01)。结论FDG细胞摄取抑制率可在早期特别是照射48h后反映HCTl16细胞对放射反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在pH为6.4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加入适量苯甲醛和硝酸铅配制储备溶液,使溶液在250 nm检测波长处的紫外吸收曲线为一平台,吸收值在0.4~0.6 Abs问.在储备液中加入适量18F-氟脱氧葡萄糖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氨基聚醚(2.2.2)铅(Ⅱ)络合物吸收值.定量测定氨基聚醚(2.2.2).结果:在250nm下,氨基聚醚(2.2.2)的线性范围为0.0~1O.Oμg/ml,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4,定量限为0.13μg/ml.加样回收率在97.2%~102.7%,平均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2.4%(n=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测定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细胞结合率方法和吉西他滨化疗后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细胞数量为5×104~1×107/瓶,18F-FDG放射性活度为1.85~29.6kBq,反应时间为20~120min,葡萄糖浓度为0~11.1m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6mmol/L)吉西他滨10μl24h后细胞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60mmol/L)吉西他滨100μl24h后18F-FDG细胞结合率。结果当每瓶1×106个细胞、加入3.7kBq18F-FDG、葡萄糖浓度为5.55mmol/L、作用100min时,细胞结合率可达到(60.60±3.05)%。加入0、5、20、40和60mmol/L吉西他滨24h后,细胞结合率分别为(58.35±2.19)%、(56.34±1.56)%、(48.92±5.91)%、(39.14±7.40)%、(29.67±4.41)%。细胞结合率随吉西他滨剂量增加而下降,两者成负相关(r=-0.928,P〈0.01)。给吉西他滨24h后,MTT实验抑制率与细胞结合抑制率成正相关(r=0.856,P〈0.01)。结论吉西他滨作用24h后引起胰腺癌Patu898818F-FDG细胞结合率下降,有望用18F-FDG显像早期观测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单管酸水解合成18F-FDG的标记反应条件,缩短合成时间,提高其产率和稳定性.[方法]通过探讨催化剂、前体三氟甘露糖和1.0 N盐酸的不同用量对标记产率的影响,同时对反应的温度和水解时间进行优化,缩短标记时间,得到最佳的合成标记条件.[结果]合成标记18F-FDG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前体三氟甘露糖和1.0 N盐酸的用量分别为1.2 mL、18~25 mg、1.4 mL,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18℃,水解时间14 min,反应的总时间从45 min缩短为33 min,未校正的标记产率从51.6%提高到60.8%,提高了约9%,放射化学纯度为99%.[结论]通过优化标记18F-FDG的条件,能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其标记产率,得到了高质量的PET示踪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18F-FDG肿瘤显像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提高诊断质量。方法:50例空腹血糖大于7.2mmol/L的患者均于检查前1~2d在医生指导下用降糖药物。检查当日、空腹血糖仍升高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或作适量运动促进机体血糖自然代谢。同时做好血糖监测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空腹血糖降至小于等于7.2mmol/L,其扫描结果经两位以上有经验的医生阅片,认为图像清晰,对比度良好。另5例患者空腹血糖仍大于7.2mmol/L,图像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生理性显影。结论:选择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糖尿病患者在^18F-FDG肿瘤显像中诊断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3-脱氧-3-18F-氟代胸腺嘧啶核苷(18F-FLT)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对肿瘤放化疗的实验疗效。方法选用细胞株为LA-795的荷瘤小鼠96只,随机分为两组,放疗组48只和化疗组48只。放疗组荷瘤小鼠单次剂量为20 Gy,随机分为三组,16只未进行放疗为A组,16只放疗1 d后为B组,16只放疗2 d后为C组。化疗组荷瘤小鼠给予0.1 mg/mL顺铂腹腔注射,随机分为三组,16只未进行化疗为D组,16只化疗1 d后为E组,16只化疗2 d后为F组。将每组荷瘤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18F-FDG和18F-FLT注射,1 h后处死,检测其注入剂量摄取率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结果依对照、放化疗1 d后、放化疗2 d后顺序,18F-FDG与18F-FLT的注入剂量摄取率和增殖细胞抗原均呈现出了下降趋势。相互比较时,18F-FDG的注入剂量摄取率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18F-FLT的注入剂量摄取率、18F-FDG与18F-FLT的增殖细胞抗原下降差异显著(P〈0.05)。18F-FDG注入剂量摄取率与增殖细胞抗原无相关性,18F-FLT注入剂量摄取率与增殖细胞抗原有相关性。结论18F-FDG和18F-FLT PET均可用于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18F-FLT对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的价值要高于18F-FD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PET/CT检查过程中使用口服造影剂对胃肠道^18F—FDG摄取的影响。方法1.模型试验:在10个直径2cm的玻璃瓶中充满不同浓度的泛影葡胺注射液,将其固定在充满2.5kBq/mL^18F-FDG溶液的聚乙烯圆柱体模型中,在PET/CT上进行2D显像。在横断面图像上的玻璃瓶位置勾画感兴趣区(ROI),求出各ROI内的CT值和标准摄取值(SUV)。2.临床研究:对行PET/CT检查没有腹部异常摄取灶的7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32例未使用任何造影剂,46例在显像前40min口服1000mL 1%泛影葡胺溶液。在冠状面图像上的胃、空肠、回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部位分别勾画ROI,求出ROI内的CT值和SU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模型试验表明,泛影葡胺浓度与过校正误差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口服造影剂的患者,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部位的平均SUV明显高于未服造影剂组(P〈0.05)。升结肠和横结肠部位的CT值经校正后,服造影剂组该两个部位的SUV仍明显高于未服造影剂组。结论PET/CT检查过程中使用口服造影剂会导致结肠^18F-FDG摄取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与鼻咽炎性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经确诊的18例早期鼻咽癌和11例鼻咽炎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咽部^18F-FDG PET/CT检查及鼻内镜下取材病检确诊。结果18例早期鼻咽癌^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病检前考虑为鼻咽癌;11例鼻咽炎性肿块患者中,7例^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鼻咽部局限性低代谢灶,考虑炎症,有4例^18F-FDG PET/CT检查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误诊为鼻咽癌。结论^18F-FDG PET/CT检查是鉴别诊断早期鼻咽癌与鼻咽部炎性肿块较好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为早期鼻咽癌与鼻咽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双期扫描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注射18F-FDG后1 h及2 h行早期全身PET显像及局部感兴趣区延迟显像.测出每处淋巴结早期及延迟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early及SUVdelayed,并计算出每个病灶的滞留指数(R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比较SUVearly、SUVdelayed及RI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良恶性淋巴结的SUVearly分别为3.26±1.62及8.04±5.56 (P=0.000),SUVdelayed分别为3.93±2.11及9.82±6.29 (P=0.000),RI分别为19.1±22.5及24.8±18.8 (P=0.191).SUVearly、SUVdelayed和RI的临界值分别为4.3、 4.8及18时,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1%、78%、63%, 特异性分别为87%、85%、46%, 准确性分别为78%、80%、57%.ROC分析显示SUVearly和SUVdelayed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409),但均高于RI的诊断效能(P<0.001).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18F-FDG PET双期扫描不能提高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8 F-FDG PET-CT误诊肺内病变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7份肺内病变误诊病例,包括良性病变误诊为肺癌14例,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13例,从CT征象、病灶大小、SUVmax值、双时相PET的SUVmax值、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征象中假阳性组主要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等,假阴性组主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病灶最大径均值在假阳性组中为(3.23±0.59)cm,假阴性组为(1.67±0.27)cm.SUVmax均值中假阳性组为10.49,假阴性组为5.49.双时相PET的SUVmax值提高率假阳性组均值为38.4%,假阴性组为17.9%.临床病理中炎性病变易被误诊为肺癌,高分化肺癌及类癌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结论 在判断肺内病变良恶性时应参考患者临床资料,加强CT征象、病灶大小、SUVmax值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白介素-10(IL-10)对SD大鼠白细胞和炎性肉芽肿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的抑制情况。方法:8只大鼠白细胞分别分成等量两份。其中一份加入0.2 mL IL-10(0.1 mg/mL),另一份不加。水浴中静置120 min后,两份均加18F-FDG 1.85 MBq,60 min后PBS洗涤离心,测量沉淀计数。计算白细胞摄取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和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大鼠炎性肉芽肿模型。8只大鼠按10μg/kg经尾静脉注射IL-10,60 min后每只大鼠注入18F-FDG约7.4 MBq,60 min后PET显像。第2天不注射IL-10下进行同样显像。对肉芽肿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在体外试验中,8组SD大鼠血白细胞配对组中,未加入IL-10的白细胞组摄取率为(50.3±6.7)%,加入IL-10的摄取率为(3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P<0.01);平均抑制率为31.2%。在IL-10干预下的8只大鼠炎性肉芽肿18F-FDG显像试验中,在注射和未注射IL-10的情况下,其标准摄取值(SUV)分别为1.7±0.4和2.1±0.3(t=20.6,P<0.01)。平均抑制率为19.5%。结论:IL-10可以降低大鼠炎性肉芽肿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9.
于洋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6):85-87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可疑膀胱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进行诊断,通过参考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效果。结果该34例经手术病理观察均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增强CT、~(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1.18%、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共有11例膀胱肿瘤出现盆腔淋巴结或邻近组织转移、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为72.73%,明显高于增强CT(2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CT均是临床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方法,但~(18)F-FDG PETCT显像在观察膀胱肿瘤病灶的转移和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效果较好,对指导临床诊断和了解肿瘤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5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后经~(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的结果。结果化疗后患者的病灶最大标准吸收值(Maximum d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病灶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Dmax)值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67%、94.29%、95.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71.43%、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较高,能有效、准确评价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