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pgar评分是反映新生儿出生时有无窒息及严重程度、指导复苏抢救、预测预后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但Apgar评分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对正确、真实反映窒息程度及预测窒息后脑损伤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对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Apgar评分的全用及滥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观因素对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婴儿出生后,由产科医生、儿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助产人员、产科护士共5名医护人员在同一时间内进行1 min Apgar评分,将评分结果分为5组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共对1300例新生儿进行1 min Apgar评分,5组医护人员评分结果完全相同的仅367例(28.2%);产科医生组评分最高,平均8.7分,儿科医生组评分最低,平均8.1分;在窒息发生率方面,产科医生组窒息发生率最低,为11.9%,助产人员组窒息发生率最高,为19.7%;单病例最大评分差距相差5分。结论主观因素对1 min Apgar评分有一定影响,需制定一套新的诊断标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取消单一依靠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Apgar评分的使用及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妇产科学会和儿科学会对近年来Apgar评分的应用作了重新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1)Apgar评分对评价新生儿的状况是有用的。(2)Apgar评分低可作为神经损伤及不恰当分娩所致的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损害的证据。(3)由分娩时窒息引起的急性神经损伤应有以下依据:①在脐动脉血标本检查有重度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pH<7.00);②Apgar评分0~3分持续5分钟以上;③神经系统有惊厥、昏迷、肌张力减退的表现;④有多脏器功能失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0~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分组,>7分为A组(n=50),≤7分B组(n=53);同时以40例1、5 min Apgar评分均>7分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第3天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HRV变化。结果 B组较对照组及A组HRV时域指标PNN50、rMSSD、SDSD降低,SDNN、SDANN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损伤自主神经功能,5 min Apgar评分联合HRV时域参数可作为重度窒息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无创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Apgar评分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本文分析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者5 min Apgar评分与HIE临床分度、NBNA评分及智能测试结果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围产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围产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围产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对102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据其有无围产因素影响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并结合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围产因素组60例中,Apgar评分≤7分者7例,占11.67%;对照组42例中,Apgar评分≤7分者2例,占4.7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脐血pH值>7.10时,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56%及4.76%,无显著性差异(P>0.05)。脐血pH值<7.10者,有围产因素组6例,占10%,且其中4例Apgar评分≤7分;对照组脐血pH值<7.10者为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围产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并对脐血pH值的影响显著。当脐血pH值<7.10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6.67%。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评分方法,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正常儿和138例窒息儿作为研究对象。在Apgar评分基础上,经反复筛选提出9项参数作为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的指标。结果新生儿窒息综合评分的指标分别为呼吸(R)、心率(HR)、肤色(SC)、血氧饱和度(SAT)、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脐血pH值(UB-pH).无创血压(N-BP)及胎儿监护(CTG)等。初评方案Ⅰ由R、P、SC、SAT、CTG和UB-pH组成,初评方案Ⅱ由R、P、SC、CTG、PaO2和PaCO2组成.复评方案由pH、PaO2、PaCO2、SaO2、N-BP和Silverman呼吸评分组成。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采用初评方案Ⅰ、Ⅱ评价,分别有5%、8%的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Apgar评分属于窒息者,采用初评方案Ⅰ、Ⅱ评分均正常者4例,初评方案Ⅰ为正常者6例,初评方案Ⅱ为正常者8例。结论采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采用初评方案Ⅰ诊断新生儿窒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的变化,探讨aEEG对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6例不同Apgar评分足月患儿,根据生后1 min Apgar评分将患儿分为观察组(Apgar评分0~7分)36例,对照组(Apgar评分8 ~10分)20例.分别在生后6h内、2d、3d、7d对患儿进行aEEG描记,分析aEEG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20例患儿生后6h aEEG正常17例(85%)、轻度异常3例(15%),无重度异常;观察组36例患儿中,生后6 h aEEG正常18例(50%),轻度异常13例(36.1%),重度异常5例(13.9%),观察组aEEG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3,P<0.001).观察组36例患儿中,34例诊断为HIE,生后6 h aEEG监测结果与HIE临床分度有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67,P<0.01).动态aEEG监测56例患儿,生后6h有21例aEEG异常,其中15例(71.4%)患儿于病程48~72h aEEG恢复正常,有4例(7.1%)第7天aEEG呈重度异常.结论 对足月HIE新生儿进行生后动态aEEG监测,能早期预测HIE病情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Apgar评分在全球应用已半个世纪,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迄今仍是诊断新生儿窒息与评估其程度的依据。目前Apgar评分规律文献介绍较少,本研究通过对17854例新生儿生后1min评分进行回顾,探讨出生时不同状况新生儿评分规律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  相似文献   

11.
胎龄对Apgar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是反映新生儿出生时有否窒息及指导复苏抢救、预测预后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近年来对Apgar评分能否真实反映新生儿出生时的窒息程度有争论。本文观察到新生儿Apgar评分受新生儿出生时的胎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66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孕40^+1周,顺产娩出,出生1min Apgar评分9分,出生时体重3000g,生后因呕吐、腹胀2天入院,生后第2天开始进食少许稀牛奶,第3天开始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呈非喷射状,伴腹胀共2天,并有粪汁排出,体检:体温正常,脉搏145次/min,呼吸48次/min,头围31cm,身长48cm,成熟儿外貌,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正常,腹膨软,肝脾无肿大,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行腹部立位片示:中腹部见多个大小不等液平,提示肠梗阻。请儿外科会诊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予禁食,胃肠减压,上鼻胃管,  相似文献   

14.
简易新生儿评分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Aapgar氏评分法基础上用聚类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皮肤色泽,呼吸和肌张力3项体征并结合临床建立简易新生儿评分法。5-6分为正常0-4分为新生儿窒息其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11.6%。该法简易快速实用。更适合条件所限的基层使用,可为提高复苏技术和减少窒息病死率创造有说服力的评比条件。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因“出生窒息复苏后肢端青紫1.5h”入院。患儿胎龄39周,出生时羊水清,Apgar评分1min7分(呼吸、反应、肤色各扣1分),经吸痰、气囊加压给氧5min后再评分10分,但继之很快出现四肢肢端青紫,口吐白沫。其母有边缘性前置胎盘,孕早期有宠物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36.4℃,R56次/min,P117次/min,体重3.75k,身长50cm,头围34.5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产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早产儿临床对窒息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对新生儿489例生后1 min内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早产儿出生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51、2.052 kPa和7.871 kPa;对照组分别为7.192、2.407 kPa和7.134 kPa。血pH早产儿组为7.151±0.067,足月儿组为7.192±0.043;Apgar评分早产儿组pH 2~7分者占40.0%,对照组为3.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早产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血气分析结果为诊断早产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出生的足月单胎新生儿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羊水性状、脏器损害及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分娩足月单胎新生儿3958例,成功采集脐动脉血3900例。生后1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值、PO2均呈正相关,与PCO2呈负相关(r分别为0.334,0.219,-0.227,P均〈0.05)。重度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PO2、BE、HCO-3均低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CO2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7.2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及脏器损害发生率均高于pH≥7.25组(7.7%比0.3%,68.0%比9.6%,8.3%比1.0%,P〈0.01)。结论 临床联合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是提供支持治疗可靠而简便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和正常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价相关指标对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1 809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1 min低Apgar评分发生率为52.90%(957/1 8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853,P<0.05);出生体重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999,P<0.05);羊水异常的患儿出现1 min低A...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围产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围产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对102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据其有无围产因素影响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并结合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围产因素组60例中,Apgar评分≤7分者7例,占11.67%;对照组42例中,Apgar评分≤7分者2例,占4.7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脐血pH值>7.10时,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56%及4.76%,无显著性差异(P>0.05).脐血pH值<7.10者,有围产因素组6例,占10%,且其中4例Apgar评分≤7分;对照组脐血pH值<7.10者为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围产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并对脐血pH值的影响显著.当脐血pH值<7.10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6.67%.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出生后2d,因腹胀10h入院,胎龄32周,顺产,其母孕3产3,出生体重2.2kg,出生时羊水、脐带、胎盘、胎膜均无特殊,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为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