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妮  杨卓  李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8):121-12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诸多研究已证实IBS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衡、内脏敏感性的增高和黏膜屏障的破坏可介导IBS的发展,各种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着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免疫系统。IBS的传统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多且易复发,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困扰着内科医生。研究表明,特定的微生物可驱动或抑制炎症。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当前微生态疗法的研究热点,是恢复肠道菌群结构、重建肠道内环境稳态的最佳方式,在治疗IBS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S的关系、FMT对IBS的疗效及FMT治疗IBS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L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合成、解毒和代谢功能的严重障碍,其并发症通常为严重黄疸、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凝血障碍和腹水等[1]。LF进展迅速,容易导致多脏器衰竭,病死率高,因此治疗难度极大。有研究表明,LF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感染、免疫紊乱、全身炎症反应等,在LF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目前多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来改善LF患者预后,但因其菌量少、菌株单一、活性较低导致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LF研究中得到高度关注,它是指将健康者体内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从而建立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3]。FMT可纠正LF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内毒素减少[4],有望成为一种治疗LF的新手段。因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LF的关系以及FMT...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粪菌移植(FMT)方法在小鼠上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并对其移植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入组健康对照、慢阻肺Ⅰ-Ⅱ级和慢阻肺Ⅲ-Ⅳ级患者各30例并收集其粪便制作粪菌混悬液,通过灌胃方法对小鼠进行FMT.移植后第29天采集全血行单个核细胞分析,对小鼠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R...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或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相关。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通过将供体微生物群移植至受体肠道内,重建受体肠道微生态结构,进而治疗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相关慢性疾病的一种微生态疗法,其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尽管FMT可治愈90%的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然而FMT在其他复杂疾病中的疗效不尽相同,且在治疗相同疾病患者时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表明存在多种因素影响FMT治疗疾病的疗效。本文从供体和受体两方面对FMT中供体微生物群植入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经上述方法治疗的CRC患者,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肠道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逐步应用于CRC治疗中。本文对FMT在CR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是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  相似文献   

7.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供者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以期重建患者体内正常菌群的一种疾病治疗方式。西医以FMT方式治疗疾病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其疗效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验证;而中医关于人粪入药的记载更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相关理论在历代多部中医著作中均有记载。作为一种已经被写入指南的治疗方式,FMT在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已在美国、英国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且其临床适应证范围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中西方医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应用FMT治疗疾病上产生了奇妙的碰撞。综合中西医医学实践中的菁华,探索更加规范、有效的FMT方式,既是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体现,也是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动态种群合集,且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的定植从怀孕期间开始,分娩后受药物、饮食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个体的菌群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菌群结构保持稳定。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与抑郁障碍有密切关联,该关联源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脑(MGB)轴,MGB轴在维持大脑和肠道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肠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途径。基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如何逆转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即通过益生元、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MT)等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为抑郁症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现对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和肠道菌群干预治疗抑郁症的初步尝试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探索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傅佳琦  余志红 《浙江医学》2022,44(4):432-435
人体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具有调节宿主免疫功能、维持生理稳态等作用,其组成和功能的改变可促使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优化恶性肿瘤治疗。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从健康供体的粪便中获得肠道微生物移植到患者胃肠道,进而改变患者肠道菌群,已用于治疗多种微生物相关疾病,也被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本文就肠道微生物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FMT在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疗效和挑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是一种最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和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免疫等有关,其中免疫反应是核心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会扰乱免疫平衡并破坏对自身抗原的兼容性,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证明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多种疾病从FMT治疗中获益。本文就肠道菌群与AIT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究肠道菌群对AITD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众多,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相关。肠道被认为是一个独立器官,在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代谢平衡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疾病的记载。近年来,FMT成为研究热点,大量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FMT是治疗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r CDI)的有效方法,欧洲和北美的指南中也推荐将FMT用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r CDI,同时也可考虑将FMT用于与肠道生态失调相关的其他多种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发病于儿童早期影响正常大脑发育的神经系统疾病。ASD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且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ASD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衡,且ASD患者的症状与肠道菌群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肠道菌群移植可明显改善ASD的症状。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和ASD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平衡,从而为更好地改善ASD的相关症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便秘(FC)是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病。FC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药物引起的继发性便秘,且不符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FC治疗方式多样,但有部分患者疗效较差且需长期服用泻药,不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导致肠道微生态改变、直肠黑变病、心理焦虑等不良反应。粪菌移植通过重建肠道内菌群治疗消化道疾病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粪菌移植在FC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是否对正常小鼠回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更显著。【方法】将14只6月龄无特定病原体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全肠道菌群,移植至6只混合抗生素处理过的同月龄同背景正常C57BL/6J小鼠肠道内,移植14 d后再定殖14 d,观察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回肠和结肠菌群。【结果】AD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到正常小鼠后,病理分析表明仅回肠组织出现粘膜层破坏和隐窝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测序分析发现,仅回肠菌群的种类数量(P<0.01)、Chao1指数(P<0.01)和Simpson指数(P<0.01)降低且菌群组成和AD模型小鼠更相似。【结论】AD模型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对正常小鼠回肠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显著高于结肠菌群,同时导致回肠粘膜的病理损伤,表明回肠肠道微环境可能和AD的发生发展关系更加密切,与“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理论高度切合。  相似文献   

15.
苏玉清  王烜 《广东医学》2016,(5):779-782
粪菌移植( fa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指将选定的供体新鲜或冻存粪便经处理后,通过各种途径将供体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使之在患者体内定植,达到重建患者已紊乱的肠道菌群以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传统的治疗炎症性肠疾病( IBD)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不良反应大且有部分患者对传统药物治疗耐受,使得FMT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在肠道与大脑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肠上皮屏障和肠道神经免疫系统,还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维持脑内稳态。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系统,也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前驱性非运动症状。其病理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可能以朊蛋白样的方式从肠道扩散到大脑,表明肠道参与PD的病理过程。PD患者的肠道菌群表现出显著的变化特征,说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PD的进展,但其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探索。目前,以肠道菌群为基础的粪便微生物移植疗法成为研究热点,其可能为PD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92只7周龄雌性C57 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3只:对照组正常饮水,模型组饮用2% DSS7d,在第8天时换成不含DSS的灭菌纯净水饮用7d,FMT预防组在饮用DSS建模的同时给予FMT灌胃处理,FMT治疗组在饮用7dDSS模型建成后进行FMT灌胃处理7d.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和疾病活动度,并收集每日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在第7、14天末分别处死10只小鼠,采集血液标本进行TNF-α和D-乳酸测量,留取结肠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 FMT治疗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程度和结肠长度较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FMT治疗组血清D-乳酸和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5,0.01).透射电镜可见FMT治疗组结肠上皮的损害及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和上皮完整性较模型组显著改善.FMT治疗及预防处理后ZO-1和Occludin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C5,P<0.0I).FMT预防及治疗都能显著改善DSS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促进乳杆菌属增殖而抑制拟杆菌属和颤螺菌属的生长.结论 FMT预防及治疗都能显著改善硫酸葡聚糖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促进乳杆菌属增殖而抑制拟杆菌属和颤螺菌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活菌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减少,成人粪便中分泌SIgA的水平上升,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病患儿因口服抗生素,肠道菌群及SIgA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肠道的菌群变化。方法 入院后做便厌氧菌培养并计数。结果 肺结核患者肠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微生态平衡失调。初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初始组与复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提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调整肠道内的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结核病变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肠道的菌群变化。方法 入院后做便厌氧菌培养并计数。结果 肺结核患者肠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微生态平衡失调。初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初始组与复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提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调整肠道内的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结核病变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