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杰  刘斌  金健  胡敬国  李玲  刘扬  付堂清 《吉林医学》2013,34(16):3121-3122
目的:比较可吸收髓内钉与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34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组17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靠、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是比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
毛系才  吴昊 《现代医学》2012,40(1):78-80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式固定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进行手术内固定的4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既往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47例患者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全部临床愈合出院.与传统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内固定手术组胸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固定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多项优点.  相似文献   

3.
查露露  徐恩五  何哲  李俊璞 《海南医学》2014,(20):3061-3062
目的:评估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内固定后的疼痛改善程度,探讨记忆合金环保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间我科30例予以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间在我科予以非手术治疗的3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及镇痛药用量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术程顺利,均一次手术成功,全部临床愈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0±1.1)分、(6.5±0.7)分,镇痛药用量分别为(37.7±7.2) mg、(65.5±5.3) mg,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一年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组患者均未出现胸部疼痛及其余不适,非手术组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多发肋骨骨折可靠易行,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个月~12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部位无炎症反应,心肺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呈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亮  王树军  张道忠 《安徽医学》2021,42(8):925-928
目的 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及胸带外固定3种治疗方式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MRF)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98例MRF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钛板组34例(采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合金组33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及外固定组31例(采用胸带外固定);门诊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T0)、治疗3个月(T1)、治疗6个月(T2)后的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 钛板组、合金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06%、93.94%,均高于外固定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与合金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在T1、T2时间点,FEV1、FVC、6MWT水平均高于合金组及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金组T1、T2时的FEV1、FVC、6MWT水平均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锁定钛板、记忆合金环抱器及胸带固定3种治疗方法对MRF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改善肺功能效果方面,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好于记忆合金环抱器和胸带固定.  相似文献   

6.
杨晓松  王刚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13-1214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全麻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小切口选择性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壁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7~21 d,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CT肋骨三维重建显示内固定牢固。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该种环抱器治疗68例多根肋骨骨折。观察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肋骨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小切口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75,P〈0.01);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观察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利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0例。结果 20例手术后胸廓形状恢复正常,胸壁浮动消失,胸痛显著减轻,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的肋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住院天数15d,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肋骨骨折对位对线好,无环抱器松动移位,胸廓无畸形。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是处理胸壁软化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记忆合金环抱器与可吸收钉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记忆合金环抱器组34例,可吸收钉组34例,比较两组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均为60 min,术后1~3 d两组呼吸均明显改善;术后6~12个月随访,两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大致相同,优良率记忆合金组为98.5%,可吸收钉组为96.9%.结论 根据肋骨骨折不同部位和类型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熟练操作技术、恰当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妥善的术后处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可吸收肋骨钉与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98例多发肋骨骨折分别采用可吸收肋骨钉、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肋骨钉+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均获临床治愈.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肋骨钉、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钉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痛持续时间、术后慢性疼痛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行切开复位肋骨内固定治疗,联合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较单一使用效果更佳、更可靠,术后疼痛少。  相似文献   

12.
冯锡光  陈怡  胡广健 《吉林医学》2012,33(19):4050-4051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11例,术后复查X线片并随访,对疗效评价。结果:11例均获随访,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假体稳定,无X线松动表现,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较好,Harris评分平均82.4分(74~87分)。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的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操作简便、安全、固定牢固且骨折愈合好。  相似文献   

13.
张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39-39,42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6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四肢骨折中疗效较佳,且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抓握式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6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全组60例均临床愈合,治愈率为100%。肋骨内固定手术时间50~90 min,住院时间为12~28 d,术后胸痛、胸闷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5~7 d可下床活动,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抓握式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处肋骨骨折患者5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观察组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合成树脂人工骨肋骨钉进行内固定,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上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及合成树脂人工骨肋骨钉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导引手法综合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IS)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90例。治疗组采用导引手法综合治疗,每个月治疗10次,共治疗6个月;对照组观察随访,不予干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等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C、FEV1/FVC和MVV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P0.05和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VC和MVV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引手法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AIS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桡骨远端C型骨折为临床较常见骨折类型,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选择何种术式仍存在争议,通过对比分析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为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42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组42例,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Cooney腕关节评分。 结果 与内固定组相比,外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30.2±8.9) min]、术中出血量[(21.7±7.3) ml]、住院时间[(4.3±1.2) d]及骨折愈合时间[(11.9±4.4)周]明显更少(P<0.05),外固定组的尺偏角[(20.5±3.1)°]、桡骨高度[(13.7±1.8) mm]明显大于内固定组,而掌倾角明显更小[(10.2±2.9)°](P<0.05),术后6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在活动范围、握力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在功能、活动范围、屈曲/伸展活动度及握力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术后1年外固定组优良率为9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1.0%,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外固定支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腕关节活动影响小及优良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89-92+169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戒烟、家庭氧疗、呼吸训练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联合采用异丙托溴铵。两组均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60.00%、30.00%,两组无效率分别为6.67%、30.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率分别为(3.56±0.17)分、(5.31±0.45)分,生活质量SGRQ评分分别为(42.86±8.19)分,(47.21±71.34)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预计值、FEV1/FVC及MV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FVC、FEV1/预计值、FEV1/FVC及MVV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FVC、FEV1/预计值、FEV1/FVC及MVV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