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免梗死心肌收缩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莹  唐红 《西部医学》2009,21(12):2030-2032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诊断局部心肌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经外科手术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1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梗死节段室壁以及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相对应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记录其左室乳头肌短轴图像切面,测量各个节段的收缩期二维应变值,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梗死组和对照组兔子相对应心肌节段收缩期的二维径向应变值。梗死组兔子的前间隔及左室前壁心肌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一种准确率高且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 年8 月-2016年10 月期间收治的43 例OSAHS 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40 例OSAHS 合并COPD 患者设为观察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不同段心肌应变率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部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游离壁中间段心肌应变率参数、游离壁心尖段心肌应变率参数、游离壁基底段心肌应变率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能够很好地评价患者右心功能,且OSAHS 合并COPD 患者的右心损害比单独OSAHS 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夏纪筑  王庆庆  马雯妍  高玉丽 《广东医学》2012,33(12):1752-1754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9例健康志愿者和56例RHD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房各壁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定各组左房壁应变及应变率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D组LAVmin增大(P<0.01),LAPEF及LAAEF降低(P<0.01);两组中段的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下段;与对照组比较,RHD组中段及下段mS、mSRS、mSRE及mSRA显著降低(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能客观、准确评价RHD患者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断RHD患者左心房功能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右心室过去被误认为仅是连接右心房和肺动脉的通道,因此对心功能的评估主要集中于左心室。同时右心室复杂的解剖形态使得右心室功能评估较为困难。但是,右心功能的准确评估对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累及右心系统的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都非常重要。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和数据库重建技术等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已被用来评估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低钾血症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低钾血症患者52例:12导联心电图检查QRS时限>100 ms的32例为观察组;QRS时限≤100 ms且≥60 ms的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其左心室同步化指数(TAS-POST).超声TAS-POST与心电图QRS时限进行相关性分析.用TAS-POST >130 ms作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判断标准.结果 超声指标评价低钾血症时左心室的同步性明显优于心电图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直接观察心肌的机械运动,评价低钾血症时左心室的同步性更为准确、直观、全面,能给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依据,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再将其分为观察A亚组(心功能Ⅰ级)56例、观察B亚组(心功能Ⅱ级)32例、观察C亚组(心功能Ⅲ级)20例、观察D亚组(心功能Ⅳ级)12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将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心肌圆周应变(CS)、舒张期峰值纵向应变(LS)、心肌舒张期峰值径向应变(RS)水平均持续下降,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持续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期间观察组8例追踪失败,对照组9例追踪失败(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效果优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通过逐帧追踪灰阶图像中散射性微小斑点的运动轨迹,具有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无角度依赖性等特点,为评价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和力学变化提供了无创伤的定量分析方法.作者使用2D-ST测量正常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的二维纵向、径向和周向应变值,探讨正常人室壁二维应变的规律以及2D-ST评价冠心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病例组40例SLE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获取左心房侧壁基底段、房间隔基底段在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降低及mSRa升高(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客观、准确观察到SLE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SLE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5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79例.采取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扭转率(TR),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结果 ASD组中左心室曲线形态与对照组大致相似.相应的RA、RR、TA、TR曲线的波幅增高,波形紊乱,ASD组TR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ASD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的变化,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无创、客观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为评价左心室功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 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术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拟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32例作为研究人群分为两组,60岁以上为老年组18例,60岁以下为中年组14例。同时,随机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1、3、6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心脏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值分析超声心动图一般参数和心肌应变测量值,以比较各组患者心脏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两亚组术前基线资料、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CABG术前及术后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比较均有差异显著(P<0.05)。在CABG各组患者中,与术前比较,CHD患者术后1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均差异不显著;患者术后3、6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均显著增高(P<0.05)。仅老年组术后6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与术后3月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价CHD患者CABG治疗前后心肌收缩功...  相似文献   

12.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医学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超声心动图技术,其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自动追踪室壁感兴趣区域内心肌组织变形与形变速度,具有非侵入性和不受声束角度影响的优点,通过对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和心室扭转的测定,可以客观、定量、准确地评估心肌局部和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诊断心肌缺血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心肌缺血患者及20例正常人相对应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采集其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6个节段的收缩期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并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在6个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组患者的乳头肌水平6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提供一种科学、客观、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成像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入院的40例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分为两组,前壁心梗组(20例)和下壁心梗组(20例),两组均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对两组心肌梗死患者行左心室各节段圆周应变峰值测定。结果常规超声检查中前壁心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明显大于下壁心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小于下壁心梗组。前壁心梗组前壁、室间隔、心尖各节段圆周应变峰值较下壁心梗组明显减小,而下壁心梗组后壁、下壁各节段圆周应变峰值较前壁心梗组减小(P〈0.05);且前壁心梗组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较下壁心梗组减小(P〈0.01)。结论二维超声成像能够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伴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本院诊断为CPH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CPHD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不同分为3组:A组,PASP≥30~50 mmHg;B组,PAS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及高危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80例早孕期胎儿筛查孕妇分为二维超声组和三维超声组进行统计和分析,每组40例,二维超声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组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孕妇在四腔切面,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和肺动脉切面上的显示率和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以及孕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维超声组在四腔切面上的显示率(32.5%)和二维超声组(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和肺动脉切面上的显示率(35%;20%;47.5%)高于二维超声组(17.5%;2.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组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87.5%)和二维超声组(8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检查对早孕期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进行筛查,可有效的进行早期干预,促进优生优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额断面超声切面法显示左心室局部前壁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额断面超声切面法显示实验猪左室前壁部分心肌,并且将超声影像学图像与心脏解剖进行对比研究,探寻额断面超声切面显示左室前壁局部心肌图像。方法采用二维超声额断面切面法对5只上海白猪,进行左心室前壁心肌的超声图像采集,并且在超声图像记录后即刻,沿超声束路径截取左室前壁心肌的解剖平面,将其与额断面超声切面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在显示的左室前壁心肌上取5个感兴趣点,使用斑点成像软件分析5个点的位移、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结果经超声影像学图像与心脏解剖进行对比,二维超声能够显示实验猪左室前壁的部分心肌的额断面超声图像。斑点追踪技术测得实验猪左室前壁心肌额断面各点运动位移、速度、应变和应变率,应变平均为-1.71%~1.33%,应变率平均为-3.08~2.49 s-1,左室前壁心肌额断切面上各取样点运动位移、速度、应变和应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额断面显像法显示实验猪左室前壁部分心肌的二维超声图像方法及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局部心功能的方法,可能为今后判定左室前壁心节段运动提供一种新的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18.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运动进行二维应变分析是一种新的超声心动图技术,由于其没有角度信赖性,能定量评价局部与整体心肌的运动情况,现已成为国内外临床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是最新发展的技术,它通过追踪二维超声图像上的斑点获得心肌的组织速度、位移、应变、应变率来分析心肌的运动,检测局部和整体心肌的功能,无角度依赖性.它可以早期诊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脏功能及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