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vesical junction obstruction,UVJO)这两个最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病理状态同时存在较少见.本文对单侧UPJO合并同侧UVJO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UPJO合并UVJO患儿.术前常规行泌尿系超声、同位素利尿肾图(DR)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等检查.结果 我院共诊治单侧UPJO合并UVJO的43例患儿,失访2例.11例患儿术前明确诊断;41例患儿先行肾盂成形术+肾造瘘术,其中10例术后复查发现输尿管末端狭窄自行缓解,28例再次接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患儿行肾盂成形术+肾造瘘术后复查核素提示分肾功能低于10%,给予患肾切除;38例患儿术复查肾积水程度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单侧UPJO合并UVJO的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术中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同时合并存在的病理改变.术前尽量通过超声、DR及MR等影像检查作出明确诊断,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术前明确有UPJO的存在,应选择首先进行肾盂成形术,术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致肾积水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6例小儿UPJO致重度肾积水,采用B超与静脉尿路造影(IVU)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手术)治疗,总结其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正确,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好。24例获随访6个月~2年,无血尿、尿频、腹部包块、腹胀等症状,尿常规正常,临床治愈。B超示扩张的肾较术前缩小、肾实质厚度增加;IVU示手术侧肾显影时间提前、杯口形态改善,其中20例输尿管显示良好。结论 B超和IVU相结合是诊断小儿UPJO极有效的方法;Anderson—Hynes手术是治疗UPJO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不同阶段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方法 分析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接受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PUJO患儿的资料,根据手术先后次序分为4组(A、B、C和D组),每组24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放比例、术后负压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A组(255.6±39.8)min明显长于其余三组(P<0.01),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住院天数及负压引流时间,在均值上B组的(6.7±3.8)d和(5.3±3.7)d、C组的(6.O±3.4)d和(4.7±2.4)d、D组的(6.8±3.8)d和(6.4±3.9)d较A组(9.3±7.2)d和(7.7±7.8)d缩短;中转开放比例呈逐渐下降(6/24、3/24、2/24、0/24).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各组间差别不明显(5/24、5/24、3/24、4/24).结论 开展24例后,小儿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天数、负压保留天数缩短,中转开放比例降低,进入一个相对的平台期,其学习曲线在20~30例之间.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常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 ,手术方法较多。我们自 1979年 3月~ 1998年 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并进行了随访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 ,男 39例 ,女 18例 ,年龄 1~14a ,左侧 35例 ,右侧 17例 ,双侧 5例。以腹部包块就诊 49例 (86 .0 % )。间断性腹痛 13例 (2 2 .8% )。无症状B超体检发现肾积水 8例 (14.0 % )。术前B超检查 34例 ,均有肾盂、肾盏积水扩张 ,肾皮质变薄表现。同位素肾图检查 19例 ,轻度肾损伤 2例 ,中度肾损伤 5例 ,重度肾损伤 10例 ,无功能 2例。IVP检查 43例 ,2 … 相似文献
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常常导致小儿肾积水。近年来,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运用逐步成为热点, 具有操作灵活、手术精准度高等优势, 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疗效, 从而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本文就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作者采用腹部小切口腹膜外入路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33例,分析其手术入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3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9±37)min,平均出血量(16±12)mL,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尿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患儿肾盂均不同程度缩小,肾实质增厚。结论腹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操作简单,损伤少,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相似文献
7.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3):37-38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126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126例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一期治愈124例,2例术后10d试行夹管后感腰部胀痛、发热,予带管持续引流.延期3周拔除肾造瘘管,痊愈出院。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IVP.均提示患肾形态缩小,肾实质厚度增加,造影剂显影和排泄状况好转。结论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通过B超、IVP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设计合理,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32例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平均年龄51.5d的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2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但其中出现尿外渗2例;吻合口狭窄1例,因周围粘连和瘢痕压迫吻合口而被迫重新二次手术。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分别行B超检查,均未再出现肾盂增大,未出现肾盂肾盏分离加大趋势,证实吻合口通畅。结论产前和产后的B超检查是比较可靠的辅助手段,对产前肾积水胎儿,建议产后7~10d首次常规B超检查,并于生后6周继续复查;如果B超观察肾盂未再继续扩张,可继续观察;反之,则应积极手术治疗,以防止影响肾功能;小儿肾积水一般均应考虑保留肾脏,肾皮质在2mm以上,肾脏无明显发育异常,应争取保存患肾;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效果最好;同时应该积极进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发病原因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B超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UPJO的初步筛选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通过肾脏对特殊造影剂的摄取和经上尿路的排泄, 相似文献
10.
孙劲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2):138-141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congenital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其中在产前诊断有先天性肾积水的患儿中,于出生后诊断为LJHO者约占10%~20%近年来,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R. V. Pieretti S. Marcano R. V. Pieretti-Vanmarcke 《Pediatric surgery international》1996,11(8):554-558
Ureteropelvic junction (UPJ) obstru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Maternal ultrasonography has resulted in early diagnosis of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eonatal cases, allowing repair of hydronephrotic kidneys before complications occur. We favor early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ydronephrosis, which should be performed prior to 6 months of age based on evidence of UPJ obstruction, increased pyelocaliceal dilatation, parenchymal thinning, contralateral normal kidney hypertrophy, and functional deterioration. One should not wait for evidence of progressive renal damage before making a diagnosis of obstruction. This therapeutic approach is supported by a review of the most relevant literature published on the subject and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None of the standard tests for measuring obstruction are ideal; hence, we recommen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different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UPJ obstruction should be examined coll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Giant hydronephrosis in a newborn as a complication of unfused, crossed renal ectopia and its successful operative correction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表达,对UPJO神经肌肉连接进行研究,探讨UPJ0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和1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标本在神经肌肉连接处行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标记,光镜下观察其免疫反应表达.结果 对照组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实验组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呈阴性表达.结论 UPJO狭窄部位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异常表达与UPJO的发生有关,病变段输尿管平滑肌处于失神经支配状态,Cannon定律是UPJO病理生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