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方法及效果情况.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单纯修补术)和对照组2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对2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在手术时候、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胃大部分切除术好.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69-1170
目的比较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B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A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B组(P<0.01)。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B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相比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疗效更加显著,术后患者恢复快,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我院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远低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85%(P<0.05),以上两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具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与其他情况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郝栋 《临床医学工程》2019,(8):1085-1086
目的比较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胃肠激素和胃蛋白酶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可有效恢复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胃肠功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修补组(63例)和切除组(105例),并比较两组手术术式治疗情况.结果:修补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不仅有助于缩短急性胃穿孔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单纯修补术,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了病情的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及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4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单纯修补术,对照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溃疡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都为100%(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42.53±2.34)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68.34±13.68)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5±1.4)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3.7±3.9)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溃疡的复发率为14.81%,对照组患者术后溃疡的复发率11.11%,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不高等特点,故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谭永嘉 《智慧健康》2023,(21):174-17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对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外科治疗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使用单纯修补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胃肠激素、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PGⅠ、PGⅡ、VIP、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精神活力、生活饮食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更高,对机体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胃肠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41.3±6.4)min、术中出血量(7.9±2.1)m L、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11.2±1.9)h及住院时间(6.8±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9±19.6)min、(13.1±3.6)m L、(25.1±2.8)h及(12.1±3.5)d,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复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31-1632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胃大部分切除术)和B组(单纯修补术),每组30例,观察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率情况。结果 B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与A组,但术后12个月回访其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治疗中各有所长,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对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在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胃穿孔患者60例拟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3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则实施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治疗为研究组。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胃肠动力指标,术前、术后3 d的机体应激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及疼痛评分,统计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机体应激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及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机体应激指标中SOD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则较术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术后3 d的机体应激指标中MDA指标及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向波 《现代保健》2013,(24):55-57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不同术式来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选取的12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组,将行单纯修补术的6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将胃大部切除术6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如治疗效果、溃疡复发Visick分级、并发症等,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溃疡复发情况等临床指标与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采用单纯修补手术的方法优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腔镜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与传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别评价。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80例,时间选择2018年9月-2019年7月,依据计算机编号的形式分为例数均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的治疗方式:传统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阴囊水肿率、神经感觉异常率、切口感染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就研究组而言,其术中出血量(32.21±0.55)mL、并发症发生率(阴囊水肿率2.50%、神经感觉异常率5.00%、切口感染率2.5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阴囊水肿率、神经感觉异常率、切口感染率分别:(72.21±0.56)mL、10.00%、20.00%、1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对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n月收治的30例开腹手术(对照组)和30例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修补的消化性渍疡穿孔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可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5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手术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 Background: Acute muscle inflammation leads to increased sonographic echodensity. We developed a technique to characterize the echodensity of the gastric antrum wall and assess its feasibility in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 (2) Methods: The B-mode images of the gastric antrum of each enrolled patient were obtained daily by 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 The 50th percentile, 85th percentile, and mean value of the grayscal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histogram analysis (ED50, ED85, and EDmean,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measurement. The association of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with the severity of AGI and its ability to predict feeding intolerance (FI) were analyzed; (3) Results: In total, 206 POCUS images of 43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measurements had sufficient intra- and inter-investigator reliabilities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9 for all parameters). The ED50 show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as AGI severity increased, as well as ED85 and EDmean (p for trend <0.001, respectively).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FI had a higher ED50 (67.8 vs. 56.1, p = 0.02), ED85 (85.6 vs. 71.2, p = 0.01), and EDmean (70.3 vs. 57.6, p = 0.01) upon enteral feeding initiation; (4) Conclusions: Measurement of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was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reproducible in ventilated patients. Increased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severity of AGI. Patients with higher gastric antrum echodensity upon enteral nutrition initiation via a nasogastric tube we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FI.  相似文献   

17.
癌症的发生不但与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代谢酶基因异常有关,与修复酶基因可能也有关系,因而也日益受到关注。DNA修复酶基因在维持DNA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其出现异常,则不能正确地识别及修复DNA的损伤,最后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