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 Flash模式在儿童胸部扫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本院第二代双源CT扫描小儿胸部病例,按不同扫描方法分组,A组120 kv 50 mAs P=3.0,B组120 kv 50 mAs P=1.4,然后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P=0.62).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2.15、1.0,P<0.05).结论 Flash模式扫描可以降低扫描剂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Flash模式在儿童胸部扫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本院第二代双源CT扫描小儿胸部病例,按不同扫描方法分组,A组120kv50mAsP=3.0,B组120kv50mAsP=1.4,然后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P=0.62)。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2.15、1.0,P0.05)。结论 Flash模式扫描可以降低扫描剂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 T 大螺距扫描模式在儿童胸部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双源C T胸部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行大螺距模式扫描,螺距3.0;B组40例,行常规模式扫描,螺距1.2。对A、B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及有效剂量 E)及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获得了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P=0.08);A、B两组患儿的CTDIvol值分别平均为1.82 mGy、4.50 mGy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A组患儿较B组患儿下降59.56%。A、B两组患儿的DLP值分别平均为38.41 mGy/cm、82.74 mGy/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 A组患儿的DLP值较B组患儿下降53.58%。A组患儿的平均扫描时间(0.27 s)明显短于B组患儿(2.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1,P=0.00),A组扫描时间仅为B组的10.38%。结论双源CT 大螺距扫描模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儿童胸部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多层CT在低剂量时对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低剂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位受检者行膝关节CT,依据检查时球管KV高低分为两组,每组60例, A组95kV和B组75kV.测算膝关节髌上缘水平后肌肉软组织的CT值,以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图像噪声.通过CT后处理工作站得到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再计算出剂量长度乘积(DLP).获得的图像质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CTDIvol值、DLP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评分均值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CTDIvol结果分别是(5.39±0.23)和(2.18±0.15)mGy,DLP结果分别是(62.42±12.62)和(26.23±4.82)mGy.cm,B组较A组下降约(61.43)%,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噪声均值稍微高于A组,t=-7.512,p=0.000,但两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低球馆电压设置做膝关节扫描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所得图像质量不影响阅片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在头部扫描时,受检者在不同防护措施下敏感器官体表部位的辐射剂量,为头颅CT扫描时防护用品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第一代双源CT对标准人体模型在未加任何防护(A组)、戴铅围脖盖铅衣(B组)和戴铅围脖穿上无袖铅衣(C组)三种方式下进行头部常规(head routine sequence)序列扫描。在体模敏感器官体表布置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各处的辐射剂量。曝光后所有TLD进行测量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CT扫描后剂量参数显示A、B、C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均为44.06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为634 mGy·cm。TLD测量显示A、B、C组直接照射部位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颈部铅围脖防护区A、B、C组的辐射均值分别为(2.57±0.65) mGy,(2.30±1.10 ) mGy和(2.48±0.90 ) mGy,各组之间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体部腹侧区A组辐射剂量〔(0.66±0.37) mGy〕高于防护后的B组〔(0.18±0.18) mGy〕和C组〔( 0.18±0.16) mGy〕,P均PB组〔(0.28±0.22) mGy〕>C组〔(0.14±0.12) mGy〕,P<0.05。结论 双源CT头部扫描时,铅围脖加穿上铅衣的方式较传统铅衣覆盖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非受检部位敏感器官的X光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口腔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口腔CT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ATCM技术扫描,B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结果①A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评分分别为(4.16±0.55)分、(4.03±0.57)分,B组为(4.22±0.27)分、(4.29±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CTDIvol、ED分别为(1.67±0.19)mGy、(2.12±0.26)mSv,B组分别为(3.77±0.31)mGy、(3.38±0.32)m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应用ATCM技术扫描,可有效降低口腔CT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基于器官的剂量调制技术在头颈部CT联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行头颈部CTA扫描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A、B、C三组。A组27例,采用固定mAs对头颅进行扫描;B组26例,采用ATCM技术对头颈部进行联合扫描;C组为27例,采用OBDM技术对头颈部进行联合扫描。三组图像在半卵圆中心、颞叶、小脑半球层面、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甲状腺下水平两侧胸锁乳突肌层面进行CT值及噪声的测量,比较三组图像的噪声(SD)、信噪比(SNR)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头部图像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图像主观指标的差异,对两位阅片者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三组CTDIvol值分别为(47.86±0.34)mGy、(16.68±3.10m)Gy、(29.53±13.20)mGy;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0.738。A、B、C三组在头颅部位的图像SD分别为(3.08±0.44)HU、(5.65±0.92)HU、(3.54±0.69)HU,SNR分别为7.67±0.71、5.21±0.69、7.85±0.89。三种扫描方式对头颅扫描图像SD与SNR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8.85、97.32,P0.05),A组与C组间头颅图像SD与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颈部的图像质量均较好,主观评分分别为4.54±0.51、4.67±0.5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A、B、C三组头颅图像主观评分均值分别为4.96±0.19、3.23±0.59、4.70±0.47,三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在采用基于器官的剂量调制技术进行头颈部联合扫描时,可以根据不同扫描部位设置相应的辐射剂量等级,并在控制辐射剂量的同时,有效改善头颅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下颈部横径的低辐射剂量颈部增强MDC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颈部病变的患者行颈部CT检查,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分为三组,分别采用120kV、100kV和80kV管电压行螺旋CT扫描。对三组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进行评价,记录三组不同扫描方案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比较三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下颈部横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137.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62,P0.01);CTDIvol分别为(9.30±1.82)mGy,(5.77±2.70)m Gy,(2.88±0.00)m 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856E+32,P0.0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DLP及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Kappa一致性检验示两名医师对颈部图像质量的评分一致性较高(三组Kappa值均0.70),中等横径组与小横径组分别与大横径组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36,P0.05),三组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管电压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行颈部增强CT扫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像图像的诊断质量,该扫描方案在显示颈部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时降低管电流对儿童寰枢椎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4例疑有寰枢椎病变的病例随机分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用80mA、180mA管电流行螺旋CT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80mA)和常规剂量(180mA)的CTDIvol分别为8.7mGy和19.6mGy,DLP分别为(36.80±3.60)mGycm和(82.14±7.18)mGycm,各组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寰枢椎螺旋CT检查时降低管电流,既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低电压,大螺距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诊断准确性。方法60例怀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扫描方案为大螺距(3.0),80kVp,迭代重建。B组螺距(1.0),120kVp,滤过反投影法重建。比较两组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对照数字血管造影(DSA)评价A组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两组CT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A对照,A组CTA对下肢动脉狭窄度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8.0%,97.4%,97.6%,95.0%,99.0%,对照DSA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TA剂量长度乘积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152.36±14.31 mGy×cm,B组:804.64±87.21 mGy×cm,P<0.001)。结论 80千伏,大螺距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的冠状动脉图像,比较三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分析407例利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回顾性螺旋扫描(RES-SPIRAL)、前瞻性序列扫描(SEQ)、前瞻性大螺距螺旋扫描方法(Flash)行CCTA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由剂量长度乘积×0.014转化系数获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脉15段分法,分别进行5等级评分;客观方法采用将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标准差设为图像噪声,然后分别评价左主干近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对比噪声比、信噪比。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样本方差分析比较3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扫描方法、管电压、管电流对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3种扫描方法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中,RES-SPIRAL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最好,且三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扫描方法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辐射剂量的比较中发现,SEQ[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Flash[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均较RES-SPIRAL扫描方法明显降低[DLP=(951.78±197.92)m Gy,ED=(13.33±2.77)s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Flash扫描方法剂量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辐射剂量控制在DLP<364 m Gy·cm的较强预测因子为管电压(OR=1.336)及扫描方法(OR=0.006)。结论:CCTA检查的辐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扫描方法扫描速度快,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为CCTA检查安全推荐剂量修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低剂量冠状动脉-头颈动脉一站式CTA临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与适宜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n=88)与B组(n=86)。A、B两组均采用128层双源CT大螺距螺旋扫描技术。A组采用管电压70~100 kVp,并采用40 mL低浓度碘对比剂(320 mgI/mL)行CTA检查,B组采用管电压100~140 kVp,并采用60 mL高浓度碘对比剂(370 mgI/mL)行CTA检查。A组与B组比较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与碘负荷。结果 A组DLP为(68.72±26.37)mGy·cm,B组为(167.43±21.57)mGy·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96,P <0.001)。A组平均总碘含量为(12800±0)mg,B组为(22200±0)mg。A、B两组动脉节段可评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15%vs. 99.65%,χ2=1.128,P>0.05)。结论 超低剂量心脑动脉CTA可以在维持诊断性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和碘负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在肺癌手术后短期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 0 1 6年4月-2018年8月肺癌术后30天内回院复查的患者61例,61例患者均进行常规CT平扫及低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图像优良率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常规CT平扫图像质量评分为(3.52±0.30)分,低剂量CT图像质量评分为(3.29±0.40)分,常规CT平扫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低剂量CT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2,P﹤0.05),常规CT平扫图像优良率为95.08%,低剂量CT图像优良率为9 3. 4 4%,常规C T平扫图像与低剂量C T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7);常规C T平扫C T辐射剂量及C T剂量指数分别为(19.46±1.30)mGy·cm、(178.15±16.36)mGy·cm,明显高于低剂量CT(10.36±1.26)mGy·cm、(99.94±16.12)mGy·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成像质量高,能满足肺癌术后短期复查要求且电离辐射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 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60次/min)55例、B组(60~65次/min)20例.扫描参数:层数2×128,层厚0.6 mm,旋转时间0.28 8,管电压80~120 kV,管电流370 mAs/转.前瞻性心电触发选在60%R-R间期,螺距3.4.采用75 m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75 mill,间隔0.5 rnm,图像质量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1=优秀,4=不可评价).结果 患者平均心率为(57.2±4.8)次/min,平均扫描时间为(0.42±0.02)s.75例患者的1103个冠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为1级的934段(84.7%)、2级135段(12.2%)、3级18段(1.6%)、4级16段(1.5%).A、B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9±0.52,B组1.22±0.55;Z=-1.107,P=0.268).A、B两组的可评价节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8.5%,B组98.6%;χ2=0.000,P=1.000).所有患者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67.2±30.4)mGy×cm,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为(0.94±0.43)mSv.结论 对于心率慢且稳定的患者,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扫描可以在较低的放射剂量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s,螺距Pitch0.6,对比剂碘海醇用量为50 ml);B组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扫描(管电压80 kV,管电流为250 mAs,螺距Pitch1.2,碘海醇用量为25 ml).记录两组的CT剂量指数容积(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两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CT值;评价两组图像质量.结果 B组的CTDIvol、DLP、ED值均低于A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行肺动脉CTA,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颞骨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儿童行32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显示颞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颞骨扫描参数中CTDIvol为6.24mGy、DLP为25.04mGy·cm,常规剂量CTDIvol为12.48mGy、DLP为50.07mGy·cm。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和DLP降低了约50%的辐射剂量。结论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儿童颞骨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32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自动管电流智能调节技术(CARE Dose 4D)在不同管电压下正常人群胸部螺旋CT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将63例体重指数(BMI=25–30)正常人群胸部CT影像学检查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研究组B、C三组(每组21例):管电压分别对应A组=120kV和B组=100kV组、C组=80kV,采用CT自动管电流智能调节技术,将3组图像的辐射剂量[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和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3分法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100kV、80kV组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kV,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降低为26%和68%;100kV组与120kV组图像质量SNR、CNR、3分法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kV组SNR、CNR明显增大,与120kV对比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BMI=25–30)胸部螺旋CT扫描采用自动管电流智能调节技术下100kV能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四种不同检查模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将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低管电压100 k Vp Flash模式,B组采用常规120 k Vp Flash模式,C组采用8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D组采用10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比较各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A组CTDIvol、DLP和ED分别为(3.05±0.43)m Gy、(115.51±22.7)m Gy·cm、(2.02±0.39)m Sv;B组分别为(5.50±1.41)m Gy、(186.66±46.5)m Gy·cm、(2.96±0.55)m Sv;C组分别为(5.18±1.77)m Gy、(172.54±30.20)m Gy·cm、(2.79±0.63)m Sv;D组分别为(6.29±2.13)m Gy、(203.5±54.20)m Gy·cm、(3.51±0.71)m Sv。四组肺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最低,D组辐射剂量最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迅速便捷,图像质量良好,便于观察诊断,采用Flash扫描模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 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 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 mGy和(80.62±3.44) mGy cm;30 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 mGy和(45.09±5.54) mGy cm;15 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 mGy和(22.16±1.96) mGy 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CT低剂量扫描参数与其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不同管电流和不同螺距对同一动物的肝脏行CT扫描,毫安分别选择20-300m A的不同数值,螺距选用0.516和1.375两种,分析管电流和螺距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关系。结果由20m A至300m A,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呈线性比例增加,20m A-140m A是300m A所得CTDIvol/DLP值的6.67%-46.7%;在管电流不同m A值的情况下,螺距0.516:1得到的CTDIvol、DLP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距1.375:1得到的CTDIvol、D L P有统计学差异(P0.0 5)。结论CTDIvol与电流大小呈线性正相关,通过电流的变化来控制CTDIvol的大小,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流在250-300m A,螺距为1.375:1,可使辐射剂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