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临床特征,筛选进展为重症及危重型COVID-19的早期预警指标,为早期识别及救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3日至3月15日援武汉期间,武汉市某医院重症病区收治的17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等.根据诊疗指南分为重症(重型及危重型)组与非重症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展为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大于70岁(P<0.001,OR =0.76,95%CI:0.29~5.21),白细胞计数(WBC)>10×109/L(P =0.004,OR=1.02,95%CI:0.61~2.29),C反应蛋白(CRP)>150 mg/L(P =0.005,OR =0.21,95%CI:0.12~0.49),乳酸脱氢酶(LDH)>400 U/L(P<0.001,OR =1.56,95%CI:0.43~3.23)及肺炎症指数(PI)>75% (P<0.001,OR=2.32,95%CI:1.91~3.54)是COVID-19患者重型及危重型的早期独立危险指标.结论 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易进展,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高龄患者,WBC>10×109/L,CRP>150 mg/L与LDH>400 U/L及PI>75%可作为COVID-19重症及危重化倾向的早期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及干预此类患者提供可用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3月10日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出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比较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与普通型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COVID-19确诊患者9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8例,中位年龄54岁,重型及危重型患者25例,普通型患者69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6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COVID-19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咳嗽、发热、乏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磨玻璃影为胸部影像学特征。与普通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年龄更大;高热、干咳及呼吸困难比例更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比值、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0.80±0.11)×109个/L vs.(1.34±0.10)×109个/L,P<0.001;(15.510±1.913)%vs.(25.590±1.50...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1)128例COVID-19患者中,危重型患者45例(35.2%),重型34例(26.6%),普通型49例(38.3%);死亡25例(19.5%),均为危重症患者,危重型患者病死率为55.6%。(2)男性、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危重型比例更高;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危重型比例较无高血压者高(均P<0.05)。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死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升高(均P<0.05)。(3)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其中危重型患者胸闷喘息、食欲减退发生率高于普通型(均P<0.05)。(4)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依次升高,且危重型、重型患者IL-6水平均高于普通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经验,为COVID-19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3日至3月15日该单位援助武汉期间,在武汉市某医院重症病区收治的24例COVID-19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首次出现症状至呼吸衰竭时间、首次出现症状至死亡时间、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等.结果 24例COVID-19死亡患者中,男17例,女7例,年龄56~95岁.入院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气促为主.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至出现呼吸衰竭的平均时间为(14.25±4.87)d,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20.42±6.39)d.采用有创呼吸支持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4.89±4.81)d,而仅采用无创呼吸支持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73±5.7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并发症以呼吸衰竭(24例)、心力衰竭(8例)、消化道出血(6例)为主.救治期间死亡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均值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危重型COVID-19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病程1周是监测关键时间,2~3周是救治关键期;需密切关注多器官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LYM等变化;积极采用有创通气利于危重型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21日至2月25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重症COVID-19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51例COVID-19患者中,重型35例(68.6%),危重型16例(31.4%)。51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为主。危重型组呼吸频率快于重型组(P=0.027);危重型组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重型组(P=0.012);危重型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高于重型组(P=0.028);危重型组D-二聚体高于重型组(P=0.013);危重型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于重型组(P=0.013);危重型组白蛋白低于重型组(P=0.004);危重型组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2/...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方法 以收治的11例COVID-19确诊病例轻型/普通型患者(轻型/普通型COVID-19组)、4例重型/危重型患者(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27例疑似病例(疑似组),22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召波  林栋栋  胡中杰  栗光明 《北京医学》2020,(10):1000-1001+1004
目的总结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肝损伤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3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患者肝酶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肝损伤相关指标,包括ALT、AST、T-BIL、ALB、PLT及PT的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年龄31~91岁,中位年龄58.3岁;普通型13例(56.5%),重型6例(26.1%),危重型4例(17.4%)。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3组间ALT、AST、T-BIL、ALB、PLT及PT的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型患者异常比例高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结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出现肝损伤、合成及代谢指标的异常,危重型患者情况更显著。普通型及重型以一过性肝生化指标异常为主,危重型患者存在持续肝损害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5日—3月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2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OVID-19男性患者血清LDH、CK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0日收入的10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彩超结果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HFr+mEF)组(12例)和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94例),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估。结果:(1)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平均年龄在(68.3±15.3)岁,以男性(67.9%)为主,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2)HFr+mEF组患者大部分有心血管基础疾病(66.7%),发生胸闷的比例更高,为58.3%,初次就诊即存在呼吸衰竭(83.3%),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比例更高(83.3%);33.3%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病情更严重。(3)与HFr+mEF组比较,HFpEF组进行俯卧位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人血免疫球蛋白及抗凝药物比例更高。(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及抗凝药物使用均为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糖皮质激素更高(OR=9...  相似文献   

10.
周静  马晓燕  高远  汪莉萍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11):165-168,98
目的 比较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与重型甲型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3月江苏省多中心收治的71例重型(包括危重型1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8例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化验指标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重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较重型甲型流感患者低(50.92岁 vs 58.10岁);临床症状方面,重型COVID-19患者在气促、呼吸困难、腹泻较甲型流感患者多见,而甲型流感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实验室指标中,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D-二聚体较重型COVID-19患者升高更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影像学表现方面,重型COVID-19患者更多表现为磨玻璃样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均有明显的实变影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可加强重型COVID-19患者与重型甲型流感患者的早期识别,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为该治疗方案的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更昔洛韦(10~30 mg/kg静脉滴注,3次/d,给药14 d)和利巴韦林(10~15 mg/kg静脉滴注,2次/d,给药14 d)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更昔洛韦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8,P=0.0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和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利巴韦林组和更昔洛韦组比较,C反应蛋白[(15.80±5.25)mg/L vs(20.42±5.38)mg/L]、白细胞介素-6[(10.24±2.75) ng/L vs(17.89±2.81)ng/L]、肿瘤坏死因子-α[(35.70±9.80) ng/L vs(50.31±9.77)ng/L]、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9.77±1.33)μg/L vs(12.24±1.46)μg/L]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10.25±1.96)μg/L vs(14.11±1.89)μg/L]在利巴韦林组均低于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利巴韦林组发热消失时间[(3.10±0.35)d vs(4.60±0.40)d]、头痛/呕吐消失时间[(2.25±0.25)d vs(3.10±0.20)d]、抽搐消失时间[(2.20±0.20)d vs(3.35±0.30)d]、意识障碍消失时间[(4.30±0.50)d vs(6.40±0.55)d]均短于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利巴韦林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黎小年  谢蔓芳 《海南医学》2016,(12):1948-1950
目的:探讨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肠三叶因子(ITF)联合检测对儿童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AG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儿100例,按患儿是否合并AGI分为观察组(合并AGI)52例和对照组(未合并AGI)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瓜氨酸、IFABP、ITF、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分析瓜氨酸、IFABP、ITF与CRP及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瓜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5.08±8.84)μmol/L vs (25.07±12.05)μmol/L],而IFABP [(1373.38±410.55) ng/L vs (938.89±503.84) ng/L]、ITF [(14.51±4.90) ng/mL vs (9.79±4.82) ng/mL]、CRP [(60.65±21.08) mg/L vs (28.12±10.13) mg/L]及PCT[(22.93±10.19) ng/mL vs(5.28±3.08)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瓜氨酸、IFABP及ITF三者联合检测对儿童危重症AGI的诊断价值最高,其中敏感度为98.08%,特异度为95.83%,准确度为97.00%。根据Pearson法分析显示,瓜氨酸与CRP及PCT均呈负相关(r=-0.661,-0.709;均P<0.05),而IFABP和ITF与CRP及PCT无明显相关性(r=0.108,0.201,0.097,0.113;均P>0.05)。结论瓜氨酸与IFABP和ITF三者联合检测对危重症AGI患儿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治疗的137例寻常型痤疮分为对照组(68例,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和研究组(69例,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比较2组患者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指标。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66.18%,P<0.05)。研究组治疗后IgG[(8.12±1.28)g/L vs.(12.08±1.29)g/L]、IL-4[(19.13±2.39)ng/L vs.[(25.67±3.36)ng/L]、IL-17[(1.98±0.33)ng/L vs.(2.47±0.41)ng/L]、TNF-α[(28.67±4.52)ng/L vs.(36.28±5.46)ng/L]以及皮损积分脓疱[(1.51±0.35)分vs.(1.89±0.46)分]、丘疹[(1.34±0.22)分vs.(1.73±0.41)分]、粉刺[(1.31±0.28)分vs.(1.79±0.32)分]、结节囊肿[(1.24±0.26)分vs.(1.69±0.2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可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凝溶胶蛋白在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2月至12月入住急诊监护室的48例危重症患者,其中23例存活,25例死亡.31例检测2次以上凝溶胶蛋白水平,17例只在入院时检测过一次,并均在人院24 h内接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将307例健康成年人的凝溶胶蛋白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48例危重症患者的凝溶胶蛋白初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24±11)mg/L与(192±39)mg/L,P〈0.01],存活组23例凝溶胶蛋白初值为(28±10)mg/L,死亡组25例凝溶胶蛋白初值为(21±12)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经Spearman相关分析,凝溶胶蛋白终值和牛存结局呈负相关(r=-0.469,P=0.008),预测准确率为74.19%,终值≤22 mg/L时患者死亡率增加;凝溶胶蛋白总体变化趋势和生存结局也具有相关性(r=0.418,P=0.019),预测准确率为70.97%.当APACHEⅡ评分≥30分时,预测准确率为67.74%;当将APACHE Ⅱ评分与凝溶胶蛋白含量终值和总体变化趋势两两结合进行预测时,其准确率均可达到93.55%.结论 凝溶胶蛋白水平可以反映出危重症的严重程度,尤其是连续监测,优于APACHE Ⅱ评分.若联合APACHE Ⅱ评分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麦粒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3.51±1.62)分vs.(1.76±0.54)分]、肿瘤坏死因子-α[(29.25±3.17)ng/L vs.(23.75±2.86)ng/L]、白细胞介素6[(25.36±2.14)ng/L vs.(17.56±1.57)ng/L]、基质金属蛋白酶-1[(0.75±0.24)ng/L vs.(0.59±0.18)ng/L]、组织蛋白酶D[(153.25±28.34)pg/mL vs.(128.32±21.04)p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15.24±2.54)mg/L vs.(11.05±2.17)mg/L]、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1.82±0.28)pg/mL vs.(1.54±0.16)pg/mL]水平低。观察组Lysholm...  相似文献   

16.
郭小芳  文希  李平 《海南医学》2016,(15):2456-2459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比索洛尔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RGE)、垂体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皮质酮(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 [(18.5±3.9) mIU/L vs (26.3±4.7) mIU/L]、FPG [(7.13±1.4) mmol/L vs (4.72±1.7) mmol/L]、HOMA-IR [(0.65±0.13) vs (0.42±0.19)]、HOMA-β[(2.45±0.47) vs (1.69±0.14)]、E2[(56.9±8.7) pg/mL vs (46.9±10.5) pg/mL]、T [(58.5±4.2) ng/dL vs (39.6±6.7) ng/dL]、PRGE [(0.69±0.21) pg/mL vs (0.52±0.17) pg/mL]、PRL [(17.5±5.3) pg/mL vs (13.2±4.7) pg/mL]和环磷酸腺苷水平[(26.9±3.5) pmol/L vs (21.2±2.4) pmol/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SHBG [(18.5±3.9) nmol/L vs (26.3±4.7) nmol/L]、Cor [(18.5±3.9) ng/mL vs (26.3±4.7) ng/mL]、ACTH [(18.5±3.9) ng/mL vs (26.3±4.7) ng/mL]、CRH [(53.7±6.4) pg/mL vs (61.3±7.2) pg/mL]和环磷酸鸟苷的水平[(25.6±4.9) pmol/L vs (27.1±1.8) pmol/L]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IN [(25.9±3.7) mIU/L vs (18.5±3.9) mIU/L]、FPG [(7.09±0.93) mmol/L vs (5.52±1.86) mmol/L]、HOMA-IR [(0.67±0.14) vs (0.45±0.11)]、HOMA-β[(2.39±0.96) vs (2.08±0.33)]、E2[(57.8±6.4) pg/mL vs (46.9±10.5) pg/mL]、T [(59.6±5.5) ng/dL vs (45.8±9.1) ng/dL]、PRGE [(0.67±0.19) pg/mL vs (0.53±0.15) pg/mL]和PRL [(17.4±3.3) pg/mL vs (14.2±5.6) pg/m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SHBG [(84.3±15.8) nmol/L vs (131.9±30.1) nmol/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r、ACTH、CRH、环磷酸腺苷水平和环磷酸鸟苷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PCOS可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的内分泌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友琴  谷成晓  范洁 《海南医学》2016,(11):1789-1791
目的:探讨以电子计步器为基础的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血糖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5年在本院接受体检、疗养和治疗的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管理策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发电子计步器,经过2周的适应后,要求患者晚餐后进行3000~4000步/30~40 min的运动,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5 d。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中有3例患者未能完成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7例患者空腹血糖[(7.5±0.7) mmol/L vs (7.1±0.6) mmol/L)]、空腹C肽[(2.5±1.0) ng/mL vs (1.9±1.1) ng/mL]、空腹胰岛素[(13.3±2.2) mU/L vs (11.1±2.6) mU/L]、糖化血红蛋白[(7.5±0.7)%vs (7.0±0.8)%]、2 h血糖[(10.5±2.2) mmol/L vs (7.0±0.8) mmol/L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3.9±2.6) vs (2.3±2.1)]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6±1.0) mmol/L,较对照组的(3.1±0.9)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计步器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运动主动性及依从性,且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糖脂代谢,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超声引导置管感染后Smad信号通路和凝血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外科确诊的脑卒中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并行超声引导置管患者176例,按照超声引导置管感染是否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21例,对照组155例。比较2组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白细胞介素-6(IF-6)、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1周,感染组的FIB[(3.24±0.16)g/L]、PAI-1[(42.47±2.52)g/L]、TGF-β[(0.61±0.13)μg/L]、VEGF[(0.59±0.12)ng/L]、IF-6[(0.57±0.12)pg/mL]、Smad1[(0.54±0.11)ng/L]、Smad2[(0.53±0.10)ng/L]、Smad3[(0.69±0.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FIB(3.01±0.38)g/L、PAI-1(36.02±2.94)g/L、TGF-β(0.48±0.09)μg/L、VEGF(0.36±0.08)ng/L、IL-6(0.44±0.11)pg/mL、Smad1(0.40±0.07)ng/L、Smad2(0.41±0.05)ng/L、Smad3(0.47±0.12)ng/L],均P<0.05,t-PA[(20.28±2.91)ng/L]与对照组[(24.24±3.03)ng/L]相比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超声引导置管感染发生后可激活Smad信号通路,同时引起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9.
许友松  张琳 《安徽医学》2017,38(8):983-985
目的 探讨血清氯离子浓度与危重病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ICU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表的AKI的定义,将入选患者分为AKI组(21例)和非AKI组(62例).收集患者ICU治疗期间血清氯离子浓度数据.分别用Cl0、Clmax、Clmin、Clmean表示收治ICU期间初始、最高、最低及平均血清氯离子浓度,分析血清氯离子浓度与急性肾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21例发生AKI,占25.3%.两组患者Cl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AKI组患者的Clmax、Clmean均高于非AKI组,Clmin低于非AKI组[(110.10±8.58)、(103.80±4.96)、(93.57±4.84) vs (105.61±3.64)、(100.67±5.21)、(96.2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lmax、Clmin、Clmean是AKI发生危险因素,随着Clmax、Clmean的升高,AKI发生的风险加大,而随着Clmin的上升,AKI发生的风险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过高或过低的血清氯离子浓度都可能与急性肾损伤发生相关,应注意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和深圳市中医医院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74例,西医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纳差[(1.31±0.17)分]、乏力[(1.06±0.13)分]、腹胀[(1.11±0.19)分]、目黄[(0.84±0.20)分]、腹痛[(0.44±0.10)分]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1.31±0.17)分,(1.06±0.13)分,(1.11±0.19)分,(0.84±0.20)分,(0.44±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透明质酸酶(HA)[(76.50±33.1) ng/L]、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50.5±33.4) ng/L]、Ⅳ型胶原蛋白(Ⅳ-C)[(69.9±13.1) ng/L]、层黏蛋白(LN)[(69.9±13.1) ng/L]水平均明显高于西医组[(124.32±55.4) ng/L、(71.7±42.9) ng/L、(99.7±15.6) ng/L、(127.6±57.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90.03±102.8) U/L]、谷草转氨酶(AST)[(103.12±101.3) U/L]、总胆红素(TBiL)[(53.4±30.4)μmol/L]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136.42±120.8) U/L、(157.72±124.3) U/L、(73.52±36.8)μmol/L],胆红素(ALB)水平明显高于西医组[(38.73±5.5) g/L vs (35.30±5.4)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