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岁,从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时间为4~8d,平均6d,均腹痛进行性加重,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腹泻,出现腹膜炎体征,腹部穿刺术抽出血性液体,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并在术中证实。其中3例死亡,其他均临床治愈出院。1.2治疗方法1.2.1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最短约30cm,最长约200cm,平均115cm,均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端端吻合术。1.2.2抗凝、溶栓治疗:术后全身静脉给予肝素5000U每日二次,尿激…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肠糸膜血栓的成因,探索肠系膜血栓的早期诊断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争取早期阻止血栓的进一步的发展,减少并死率和病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资料。结论 早期诊断能减少病死率,溶栓和抗凝治疗能减少病残率,把握肠切除的范围保证患者今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6年间收治的8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总结其诊断治疗体会。结果:痊愈7例,死亡1例。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术后抗凝治疗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82~2002年间收治的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总结其诊断、治疗的经验。结果 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术前误诊14例,有9例行CT检查,8例确诊,17例行手术治疗,13例治愈,4例死亡。有5例没有腹膜炎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较易误诊,CT是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对诊断有积极的作用。坏死肠段切除要充分,应包括静脉阻塞的肠系膜部分,在没有腹膜炎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由于发病率低,又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大多数人以急腹症就诊,误诊率极高[1]。我院自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MVT患者5例,现将诊断和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42.6岁。全部病例均有腹痛,发病3d~1个月不等,平均7.7d。发病初始为上腹部或脐周渐起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既往呕出咖啡样胃内容物1例,入院前有黑便史1例,有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史1例,有门静脉高压症病…  相似文献   

6.
7.
谢钧韬  叶建宇 《医学综述》2009,15(23):3591-3594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缺血性肠病,它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或体征,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甚至剖腹探查后才能确诊,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研究增多及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获得早期诊断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水平尚难如愿,应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9.
现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8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易患因素,影像学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波  尤龙 《血栓与止血学》2013,19(4):191-192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evenousthrombosis,SMVT)起病隐匿,由属支发展到主干,呈进行性发展,导致肠道循环障碍,肠管肿胀、坏死乃至穿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3例。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9例MVT,对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MVT确诊7例,保守治疗5例,手术4例;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充分认识该病,选用恰当的检查技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MVT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杨敏洁  魏雪峰  周恩平 《吉林医学》2010,31(18):2795-2796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平扫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平扫CT表现。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增宽,其内出现高密度阴影等征象。1例可见腹水。结论:CT平扫对于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7月~2001年3月3家医院收治的1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前确诊4例,确诊率33.3%,9例治愈,3例死亡,病死率25%。结论:该病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确诊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CT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早期手术,及早行抗凝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CT平扫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24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平扫表现。结果2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CT平扫均示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宽,管壁毛糙,其中19例肠系膜上静脉密度增高,20例见肠系膜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15例见小肠管壁增厚、密度改变,3例见肠壁积气,15例见腹腔积液。结论 CT平扫对于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确诊的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64层螺旋CT表现。结果 CT直接征象表现为平扫见管腔内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血栓,CT值约53~73HU,增强后显示病变段管腔内不同程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病变段管腔不同程度增粗,10例出现腹腔不同程度积液,14例出现肠管扩张积气积液,11例显示肠壁增厚水肿,3例出现肠壁及门脉积气,2例显示肠壁出血,密度增高,5例门脉期显示受累段肝脏灌注不良。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发现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早期确诊的最有效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经皮穿刺接触性导管溶栓合中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29例,首先在腔静脉内放置滤器,然后用导丝通过血栓部位用溶栓导管直接缓慢灌注尿激酶,配合中药及川芎嗪静脉滴入。结果:溶栓有效率100%;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症状明显改善,大腿周径接近正常。结论:经皮穿刺接触性导管溶栓合中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邱春丽  王亚娥  苏海生 《当代医学》2010,16(11):202-203
目的分析顺行性溶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Trousseau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5例以恶性肿瘤首诊入院,肿瘤围手术期及放化疗期发生DVT;4例以DVT首诊入院,其中3例发现既往患恶性肿瘤;1例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膜后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彩色多普勒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确诊。采用尿激酶顺行性溶栓,同时全身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及中医中药等措施治疗。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例因疗效果不明显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8例均获不同程度缓解,获临床治愈效果。结论提示对于原因不明的DVT,应疑及Trousseau综合征的可能;顺行性溶栓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7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用经肝、经肠系膜插管局部溶栓,再通门静脉,重建门静脉流出道。评估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到2007年间,72例经皮介入治疗的门静脉血栓患者中7例急性血栓(〈60天)。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8岁。从症状出现到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9.7天(7.2~47.4),就住我科到行经皮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7天(0.5~3.4)。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行经肝途径球囊血管成型术和门静脉插管局部溶栓,或经股动脉途径的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的局部溶栓。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为溶栓剂,肝素为抗凝剂,记录其用量,观察并发症、评估再通状况和安全性。结果7例急性血栓均成功进行了直接插管的局部溶栓。单独经肝3例,单独经SMA3例,另外1例,因先经SAM插管rtPA溶栓出现腹股沟区血肿,拔管后,行经肝途径插管UK溶栓。总有效率为57.1%(4/7),其中经肝途径的有效率为75%(3/4)。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7)。主要的并发症为腹股沟区、肝内血肿,皮下出血、鼻出血。随访1例行小肠切除。结论经皮介入治疗门静脉血栓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急性血栓的局部溶栓抗凝治疗有很高的再通率,但相应的与出血相关的并发症也较高,但多数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统计我院198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6例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S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16例ASMVT患者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例,死亡4例,治愈率75%.结论 ASMV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分别采用导管捣碎抽出血块、球囊导管扩张术、机械性旋切导管血栓旋切术、狭窄段静脉支架种植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种植术等方法治疗。结果31例介入治疗术后3~36个月跟踪观察,治疗有效率为96.77%(30/31例),其中下肢功能恢复良好24例(77.42%),残留瓣膜功能异常6例(19.3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是治疗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