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产妇9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A组)、罗哌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术毕3组产妇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2%罗哌卡因、0.2%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液各20 mL,并同时行相同配方静脉自控术后镇痛,分别记录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NR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B、C组24h内分泌初乳例数多于A组(P<0.05);B、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明显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促进产妇初乳分泌及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1):137-139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管阻滞麻醉术后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90例,按照骶管阻滞麻醉术中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为0.1%,B组患者为0.2%,C组患者为0.3%;评价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3组患者镇痛疗效,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3,6,9和12 h的Bromge评分值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管阻滞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浓度麻醉,以提升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曲马多复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骶管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A组)、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kg(B组)和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曲马多1 mg/kg(C组)。结果用OPS法及Ramsay法分别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随访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12 h、24h OPS<4分的百分率B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5),B和C组在术后24 h时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评分B和C组在术后6 h内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P<0.05)。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B和C组术后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曲马多复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骶管注入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腹横肌阻滞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24 h的镇痛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30min+术毕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阻滞,每侧20mL;B组:术毕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阻滞,每侧20mL;C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3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患者术后2h、6h、8h、12h、24h的静息及运动(咳嗽)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及24h内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24h总用药量和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h内A组各时点静息和运动(咳嗽)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A组迟于B、C两组(P<0.05);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A组少于B、C两组(P<0.05);镇痛泵24h总用药量C组大于A组和B组(P<0.05);镇痛期间A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罗哌卡因腹横肌阻滞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A,B 和C 3组各20例。A组:0.25%罗哌卡因150 ml;B组:0.15%罗哌卡因150 ml;C组:右美托咪定1.0 mg/kg+0.15%罗哌卡因150 ml。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 VAS镇痛、镇静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和48 h A组和C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程度评分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疗效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局麻药引起的下肢神经麻木,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部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0.0004%芬太尼+0.2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B组20例:0.0004%舒芬太尼+0.2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观察两组不同时段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PCA按压次数与1分钟肠蠕动次数.在麻醉前及术后48 h静脉采血测定剖宫产患者血浆泌乳素(PRL).结果:术后8 h、16 h的VAS评分B组低于A组;术后24h B组VAS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术后8 h、16h、24 h的镇痛药用量B组低于A组;术后8 h、16 h的实际PCA按压次数B组低于A组,术后24 h分钟肠蠕动次数B组多于A组.术前、术后48h测定的血浆泌乳素(PRL)B组高于A组.结论:0.0004%舒芬太尼复合0.25%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富产术后PCEA组中较A组的镇痛效果更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术后PRL的分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与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20ml,B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5mg的混合液20ml,注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或急症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0.5%罗哌卡因30mL加地塞米松5mg(1mL),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1mL(A组);0.5%罗哌卡因30mL加NS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B组),0.5%罗哌卡因30mL加NS1mL,静脉注射NS1mL(C组)。结果:A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B、C组(P<0.05),A组术后首次疼痛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C组(P<0.05),3组阻滞成功率为93%(14/15)、93%(14/15)和87%(13/15)。麻醉期间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外周途径发挥镇痛作用,在0.5%罗哌卡因中加入5mg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并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9.
唐海斌  刘庆  张英 《北方药学》2016,13(12):16-1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其中无张力斜疝修补术62例,鞘膜翻转术28例.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术毕开始PCEA,镇痛时间为48h.根据PCEA配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0.07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B组0.113%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C组0.150%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PCEA设置:负荷量5mL,维持量2mL/h,bolus 4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极限量12mL/h.镇痛开始后4h、8h、24h、36h随访,观察36h累计用药量,各时间点VAS评分、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心率(HR)、血压(MBP)、氧饱和度(SpO2)、发生尿潴留安置尿管例数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A组36h用药量显著大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VAS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改良Bromage评分,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与A组比较,P>0.05;尿潴留安置尿管例数,分别为0、1、5例,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与A组比较,P>0.05;HR、MBP、SpO2及其他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0.113%盐酸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止痛效果确切,不产生明显运动阻滞,几乎无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佐辛、芬太尼、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镇痛泵配方:A组芬太尼3μg/mL+1.192%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B组地佐辛5mg+1.192%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C组在A组基础上加地佐辛5mg。记录术后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舒适度BCS、Ramsay镇静)、情绪、睡眠质量、总体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比较镇痛优良率。结果 VAS评分4、8、12h时点C组较A和B组降低(P<0.05);BCS评分术后4h时点C组较A和B组增高(P<0.05),8h时点C组较B组增高(P<0.05);镇痛优良率C组较A组增高(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可显著改善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尤其术后早期疼痛,提高镇痛优良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114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A组59例(予以0.20%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麻醉)、B组55例(予以0.25%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麻醉)。比较2组产妇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应激反应水平差异。结果:B组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A组(P <0.05); 2组产妇1、3、6、12、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均明显低于A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产妇皮质醇(Cor)、C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 <0.05); 2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予以0.25%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腹横肌平面阻滞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对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华  沈学庆  舒平  赵燕  徐建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1+53-51,53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简称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最佳浓度.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313%罗哌卡因、0.268%罗哌卡因和0.179%罗哌卡因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并在术后12、24、48 h对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0.268%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与0.313%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运动阻滞表现,与0.179%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68%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产生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术前予以0.3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 B组术前予以0.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 C组予以0. 9%的生理盐水行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患者术后4、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患者术后4 h的静息、运动状态及术后24 h运动状态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B组术后4、24、48 h静息、运动状态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在术后24 h静息状态及术后48 h静息、运动状态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的呕吐、嗜睡发生率均为3.33%,均低于C组的20.00%、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IA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镇痛时间长,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唐春林  朱志荣 《医药导报》2004,23(9):0645-064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中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中下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0.2%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布比卡因加吗啡6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60 mL。A、B组自控镇痛负荷量为1 mL,维持量为4~6 mL·h 1,患者自控量每次1 mL,C组相应参数为3 mL,1 mL·h 1,每次0.5 mL。采用疼痛目视模拟标尺法(VAS)[分为安静下(R VAS)、咳嗽时(C VAS)]评分间接评估各组麻醉镇痛效果,观察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期间循环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R VAS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C VAS评分B组最佳,A、C两组次之。B组下肢麻软发生率25.0%,A、C两组均无;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眩晕发生率55.0%,皮肤瘙痒发生率35.0%,A、B组均无。结论:0.2%和0.25%罗哌卡因用于下腹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0.2%罗哌卡因比0.25%罗哌卡因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13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L,研究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镇痛情况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及24 h的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6 h、12 h及24 h的静态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64.1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量,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2 mL+0.6 mL生理盐水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用硬膜外罗哌卡因镇痛.3组生理盐水内含吗啡剂量分别为A组0.12 mg、B组0.08 mg、C组0 mg(对照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4,8,12,24 h时镇痛效果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术后8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1),B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8mg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陈文斌  龚丽芳 《海峡药学》2013,25(2):160-16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经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和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经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尺桡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4组,A组0.33%的罗哌卡因30mL;B组0.33%的罗哌卡因30mL完成麻醉后,经静脉给予地佐辛0.1mg.kg-1;C组0.33%的罗哌卡因30mL中加入地佐辛0.1mg.kg-1,D组0.25%的罗哌卡因30mL中加入地佐辛注射液0.1mg.kg-1。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麻醉起效时间4组无明显差别(P<0.05)感觉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C、D组比A、B两组长(P<0.05),C、D两组麻醉后4、6、8h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经肌间沟行神经阻滞时能明显增强效果和延长麻醉持续时间,降低罗哌卡因的阻滞浓度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胡颖珺 《海峡药学》2011,23(6):186-18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0.3%罗哌卡因对产妇早期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毕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注入0.3%罗哌卡因2mL.h-1,持续50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泌乳始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指标)。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有效解决术后疼痛,促进早期泌乳,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林华阳 《海峡药学》2006,18(3):118-119
目的比较0.375%与0.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对单侧甲瘤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两组共60例病人,A组用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合剂20mL,B组用0.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合剂20mL,阻滞前均先用惠普多功能系统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循环及开放外周静脉。先后间隔15m in分两次行颈深和/或浅丛阻滞。用针刺测痛法测定皮肤痛常见消失平面和起效时间,三级评定阻滞效果,术毕VA S测评术中镇痛情况,随访24h内术后镇痛情况,并记录术中循环和神经系的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起效时间和平面均相似(P>0.05),B组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术后镇痛效果更佳(P<0.05),两组术中阻滞效果及术毕VA S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0.375%浓度罗派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即可满足颈部甲瘤手术,但0.5%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相同低剂量(100 mg)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9月行上肢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予0.375%罗哌卡因30 ml,B组予0.5%罗哌卡因22.5 ml,C组予0.75%罗哌卡因15 ml.观察3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均短于A组,阻滞节段总数少于A组(P<0.05);C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A、B组(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好,但容量增加可能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