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济消毒饮为临床常用方之一,历来一些注明方剂出处的古代临床方书或方剂学著作,都认为是李杲(东垣)所制订,但不能明确指出见于何种著作。解放后出版的方剂学著作,在注明本方出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将普济消毒饮注为“《东垣十书》方”;江苏新医学院主编的《中医方剂学》则注为“李东垣方,录自《医方集解》”;其它有关论著,大致也是以上两种看法。也就是说数百年来对于本方究竟见于何书、方剂的用法变迁等,在大量的医学文献中  相似文献   

2.
温胆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以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生姜组成。方注治疗“虚烦不得眠……”。在孙氏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历代因循其用,方药间有增损。然亦有超越孙氏方注范围者,如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丹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或以温胆汤之走泄”等等。经历代文献记载和临床总结,本方虽浅近平易,用广效佳。笔者略将运用本方的肤浅认识,不揣愚昧简介,不妥和谬误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芍药甘草汤的源流及发展芍药甘草汤来源于《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是仲景推为群方之魁—桂枝汤的基本组成方剂之一。在《伤寒论》112方中,有31方用芍药,70方用甘草,24方芍药和甘草伍用,用芍药而不配伍甘草者只有5方,可见二药配伍使用的重要性。本方是仲景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又各有所发挥。《魏氏家藏方》的六半汤即本方用治湿热脚气,不能行步有良效。《朱氏集验方》的去杖汤(本方)治脚弱无力尤建殊功。《传信适用方》的中岳汤(本方)用治湿气腿脚亦肿疼痛更获显效。《活人事证方》的冲功散(本方)治消渴奇验,《陈氏经验方》也用本方治消渴引饮。庞安时《总病论》认为,太阳病自汗,四肢难以屈伸,若小便  相似文献   

4.
宗耀华  吴峥嵘 《新中医》2019,51(10):52-53
<正>《伤寒杂病论》所载吴茱萸汤,用于治疗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及呕吐下利杂病等,因此,有医家认为本方是阳明病方,也有人认为是厥阴病方,还有不少人认为是少阴病方,因方中有人参、大枣,被不少医家认为本方所治病证为虚寒证。笔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分析,认为本方为祛邪及扶正之方,所治之证为虚实夹杂证,病位涉及厥阴、阳明、少阴,虽以吴茱萸药名为方名,但随所治病症的不同,其  相似文献   

5.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因其文法特殊多被疑为宋人所附。从《千金翼方》等后世著作来看,本方仍属于张仲景方,对于此方的主治证机后世注家及现代《金匮要略》类教材均存在分歧。从张仲景经文原义分析,其病机应为血虚"生"风,而非血虚"受"风,并以大量生地配伍少量疏风药立法独特,用"铜器"盛药汁更具深意,现代研究认为铜元素缺乏可导致机体脑退行性病变,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及神经系统疾病,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及主治病证,即可扩展本方的应用,以指导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耀凡 《山西中医》2014,(12):27-28
<正>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方由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生姜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引起的虚烦不眠,呕逆及惊悸不宁、癫痫等症。方注中记有治疗"虚烦不得眠……"。在孙氏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历代因循其用,方药历有增损,然也有超越孙氏方注范围的,如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中载:"丹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或以温胆汤之走泄"等。后经历代医家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实践,本方确实浅近平易,用广效佳。笔者现  相似文献   

7.
欧阳博文  陈延 《新中医》2013,(2):157-158
天王补心丹是著名的中成药,初见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摄生秘剖》以之为补心神效方而列于卷首,后世并以此为范本制作中成药。医家普遍认为,本方具有补阴养血、清火安神的功效。主要的应用范围在与"心"相关之疾病,如失眠、心悸、健忘、口疮、荨麻疹等,唯《医方集解》有一段文字描述本方也可治"脾",  相似文献   

8.
柴平汤首见于《景岳全书》,为《伤寒论》小柴胡汤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合方而成 ,小柴胡汤称之为经方 (古方 ) ,平胃散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时方 (今方 ) ,经方与时方合用 ,刘渡舟教授称之为“古今接轨方”。本方古人原用做治疗湿疟、食疟等病 ,证见发则寒热 ,一身尽痛 ,脉濡 ,尚未见治疗胃病之论述 ,刘渡舟教授在《肝病证治概要》一书中根据“疟发少阳”,少阳多郁 ,湿困脾运 ,停食而滞的病机 ,借用本方治疗肝郁夹食之证 ,颇有疗效。刘渡舟教授临床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 ,只要符合以上病机 ,均可应用。下面将导师刘渡舟教授运用本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大柴胡汤一方,历代多数医家认为应有大黄,现行全国高等院校《伤寒论选读》及《方剂学》教材均列大黄于本方中。然亦有认为大柴胡汤无大黄者。笔者认为:推究大柴胡汤有无大黄,应着眼于《伤寒论》的整体内容,溯本求源,才能得出符合原书本意的正确结论。一、大柴胡汤应有大黄的理由欠足综观诸家之言,认为方中有大黄的理由有四:(一)王叔和编次、林亿等校订本的方后注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的古典匮籍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证治的专书,是中医内科学的基础,在祖国医药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金匮要略》中的条文、方剂和药物的统计数字,各个注家说法不一。以近代一些注家为例,秦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认为仲景用药,包括《伤寒沦》和《金匮》在交,共163种;《伤寒论》有113方,《金匮》有265方,然《金匮》中除去杂疗方、治中毒方和附方等88方外,见于各篇的实为177方。南京中  相似文献   

11.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249-2250
<正>理中丸为《伤寒论》治疗太阴病的主方,笔者对本方应用颇多体会,介绍如下。应用指征:仲师明示:"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论》39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伤寒论》386条),对本方的使用指征进行了论述。本方病机为脾阳虚弱,  相似文献   

12.
闲暇浏览《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1983年版),见书中所载二母散之方源似有不妥,现商榷于下。《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将此方出处注为《证治要诀类方》卷三方。但二母散之名录早在宋代医籍中就曾见到。笔者所查《急救仙方》一书卷六即有“二母散:治喘急倒头不得,痰涎壅盛。知母、贝母各等分口右为细末,临睡白汤调,温服”的载述。说明本方是一首治疗喘嗽痰盛的方子。据考,《急救仙方》系北宋人所作,撰人撰年未详。此书原为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但原书亡佚,其内容后被《永乐大典》所辑录。因此,该方的实际应用应早于明代之前。经查《证治要诀类方》系明戴元礼所撰,约刊于公元1443年,故成书在《急救仙方》和《永乐大典》之后。观其书中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首见仲景《伤寒论》,原为肝气郁结,阳不外达,四肢逆冷者所设。本方舒肝理脾,和中止痛,用途甚广,诸如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疼、胆囊炎、胆道蛔虫、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等,皆可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本方亦为祖方之一,后世柴胡疏肝散等均为本方衍化方。  相似文献   

14.
七味白术散临床运用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红 《新中医》2009,(5):92-93
七味白术散(以下简称本方)原名白术散,方出自宋·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据张璐《千金要方衍义·卷二》说,本方发源于孙思邈治妊娠恶阻的茯苓丸。方由人参、白茯苓、炒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此原方排序,后世多将本方列于四君子汤门下,言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为七味白术散。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本方主治三大证候:伤风下后余热、伤风吐泻身热及诸疳。在《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中,钱氏留下了脾虚发热、心虚留热、误下太过皆用本方治愈的3则医案,且是一用再用,“使任其意取足服”,或“时时服之”。本方对后世影响颇深。金元时期李东垣即将本方收入《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中。  相似文献   

15.
痛泻要方与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泻要方出自《景岳全书》,由白术、白芍、陈皮和防风组成,功效为疏肝利脾,是治痛泻证的主方。临床医家在应用本方时多主要是围绕着“痛、泻”为主证而加减应用。肠易激综合征(IBS)即是以“痛、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故本方是中医治疗IBS最常用的基本方。有文献报道,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柴胡剂六方之一,历代医家对其方证的认识有多种不同见解。笔者在介绍历史上一些医家观点的基础上对本方证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本方的部分临床应用,以期提高医者对此方的认识,更好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古代名方温清饮现今公认出自龚延贤所著的《万病回春》,经笔者考证,发现本方最早为明代新安医家方广所著的《丹溪心法附余》记载,原名解毒四物汤,制方创作者不详。  相似文献   

18.
真人养脏汤在方剂学里均列在固涩剂中,但对该方的论述,多数医家认为以补虚为主。《方剂学》二版教材认为:“方中参、术、甘草益气健脾,合肉桂、肉豆蔻温中止泻,为方中主要部分。”《方剂学》四版教材则明确指出:“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历代名医良方注釋》进一步说:“方中党参、白术、甘草为君。”……那么,本方到底应该以何药为君呢? 大家都知道,君药在方中的意义“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四版教材)这也就是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组成,本方出自《伤寒论》少阴病,方中4味药,可分解为三个部分:一是柴胡、芍药为肝药;枳实、甘草为脾胃药,所以能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一是枳实、芍药相伍,为《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是妇人病方,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之症,综上所述,本方实有疏肝理脾和营的功效,笔者运用该方治疗便秘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龙胆泻肝汤计有四方,即:①李东垣方;②《沈氏尊生书》方;③《医宗金鉴》方;④《证治准绳》方。我们在临床上习用的是李东垣方,其药味组成: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栀子黄芩甘草。本方是泻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为泻肝胆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