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05例AM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和未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及溶栓治疗1、2周后QTd变化,并与未溶栓组比较.同时比较三组治疗2周时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结果:溶栓治疗再通治疗1、2周后QTd显著缩小(P皆<0.01),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其与未通组和未溶栓组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1).而未通组、未溶栓组治疗前后QTd变化和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皆无差异(P<0.05).结论:AMI后2周内QTd增大者,其溶栓再通的可能性小,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1989年1月我们使用进口或国产尿激酶(UK)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男10、女2),为1988年1月~1989年1月入院的AMI病人,占同期住院AMT病人的13.7%。均有剧烈胸痛,损伤ST段抬高,无坏死Q波或Q波较小,无严重高血压和出血性疾病。从疼痛发作到开始溶栓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9小时,平均4.5小时。广泛前壁3例、广泛前壁加下壁2例、下壁2例、下壁加后壁2例、下后加右室1例、前壁2例。溶栓前已有心源性休克2例、左心衰4例、心律失常3例。  相似文献   

3.
张萍 《当代护士》2004,(1):29-3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局部心肌持续性严重缺血,导致心肌组织坏死,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剂使血栓溶解,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实现心肌的血流再灌注,挽救损伤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恢复心肌功能,降低梗死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4月应用静脉溶栓治疗30例AMI患者,再通率63.3%,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以2005-01-30~2008-08-19期间就诊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并溶栓的6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其血浆BNP浓度,记录其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通过浓度危险分层统计处理.结果 STEMI溶栓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1),而两组BNP浓度在STEMI溶栓后出现死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100 pg/mL组病死率为0,BNP 100~500 pg/mL组为3.57%,BNP>500 pg/mL组为12.5%;不同BNP浓度组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测定BNP浓度对STEMI溶栓后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预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945、0.945.结论 血浆BNP浓度对AMI急诊静脉溶栓后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医生对AMI溶栓后患者及早进行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估计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STEMI患者被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延迟急诊PCI组(31例):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 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溶栓PCI组(71例):溶栓距发病时间≤6 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分级延迟急诊PCI组TIMI 0~1级3.23%、TIMI 2~3级96.77%与溶栓PCI组TIMI 0~1级2.82%、TIMI 2~3级9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42,P=0.101);发病3个月时,两组LVEDVI、LVESVI、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延迟急诊PCI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溶栓PCI组高,轻度出血则较溶栓PCI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病3个月时心源性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急诊PCI及时开通IRA前向血流,在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和3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方面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P波终末电势(PTFv1)、P波离散度(Pdisp)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溶栓的AMI患者,根据溶栓后冠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62例,未通组24例.测量所有患者溶栓前、溶栓后3h和1周之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PTFv 1、Pdisp.结果再通组和未通组溶栓前的PTFv1分别为-0.0352±0.0135和-0.0347±0.0147mm.s,Pdisp分别为44.57±10.4和43.95±10.63ms,两组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两组溶栓后3h和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 05).再通组在溶栓后3h和1周PTFv1为-0.0308±0.014和-0.0303±0.0141mm.s,Pdisp为37.66±10.43和36.94±12.38ms,分别与溶栓前的PTFv1、Pdis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但溶栓后3h与溶栓后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未通组的PTFv1、Pdisp在溶栓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62例冠脉再通患者,溶栓前12例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51 94±7.07ms,而50例无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42 79±10.33m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溶栓后1周两者Pdisp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而PTFv1在溶栓前或溶栓后,两者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AMI溶栓后冠脉再通能降低Pdisp及减少PTFv1负值,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总结早期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50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溶栓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如: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中度以上心力衰竭以及30 d病死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16例糖尿病AMI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组.A组:无心绞痛史者78例;B组: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史者13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动态监测血浆坏死炎症标记物的变化;术后2周行99Tcm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和脑钠素、肌钙蛋白Ⅰ、白细胞介素-8峰值浓度均低于A组(均P<0.05).②左心室收缩功能: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峰射血率和左心室峰射血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B组左心室峰充盈率和左心室峰充盈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③B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抑制糖尿病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比较不同年龄组AMI患者分别经静脉溶栓、一般内科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净有效率的差异。结果~60、~65、~70、~75岁年龄组间AMI病例静脉溶栓治疗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再通率、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一般内科治疗同年龄组短(P<0.01);再通率平均63.24%,较PCI组低(P<0.05)。结论75岁以下AMI病例对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以年龄判定是否施行静脉溶栓治疗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0.
周小勇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09-1711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127例患者分成PCI组、静脉溶栓再通组、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再灌注治疗组,在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 h、2~7d测量QTd并进行对照.[结果]PCI组及静脉溶栓再通组与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再灌注治疗组QTd差异有显著性(P<0.01),PCI组与静脉溶检再通组QTd差异无显著性(P>0.05),静脉溶栓未通组与未再灌注治疗组QT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再灌注治疗成功可使AMI患者QTd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急诊室内使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和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室内接受rPA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共55例,其中rPA组24例,rt-PA组31例,观察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rPA和rt-PA组的再通率分别为87.50%和83.83%,(P>0.05)。溶栓后30d内心力衰竭、休克及再梗死发生率两组相当,(P>0.05);死亡率分别为8.33%(2例)和6.45%(2例),P>0.05;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66.66%和48.38%,P>0.05;脑出血发生率为8.33%和9.68%,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0.74±6.49)d和(13.09±13.36)d,P>0.05。结论瑞替普酶适合急诊室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床旁紧急临时起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时的作用.方法 将175例AMI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起搏组(P组)91例和非起搏组(NP组)84例,比较两组在入院30 d时的死亡率、溶栓例数、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再发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总死亡率为28.00%(49/175),其中P组死亡率为17.58%(16/91),NP组为39.29%(33/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例数:P组82例(90.11%),NP组61例(72.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RA开通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 65.85%(54/82)和NP组57.38%(35/61),P>0.05];再发心脏事件:P组9.89%(9/91),NP组25.00%(2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包括严重出血在内的)并发症.结论 床旁紧急临时起搏救治AMI并过缓心律失常有益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ECG)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对早期估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对120例AMI患者在来急诊24 h内不同时间段采血测定cTnI峰浓度,同时检查标准18导联ECG,分别统计出不同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之间血清cTnI峰浓度的变化.结果:ST段抬高数目中A(2~3个)、B(4~5个)、C(≥6个)3组血清cTnI峰浓度组间比较,分别计算q=3.590、7.572和5.236,P<0.05或<0.01;病理性Q波数目中D(0~3个)、E(4~5个)、F(≥6个)3组血清cTnI峰浓度组间比较,分别计算q=5.361、4.392和4.57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TnI峰浓度与ECG出现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有密切关系,对早期判断AM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尿酸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附20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健烽  陈展中  卫展扬 《新医学》2002,33(9):536-537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6例AMI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6例中正常血尿酸139例,高血尿酸67例。高血尿酸组CK-MB峰值较高,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或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AMI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发生心、肺、肾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 535例老年AMI住院患者按年龄、住院期间预后分别分组,回顾分析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与60~79岁组(老年组)AMI患者相比,≥80岁组(高龄组)住院病死率显著升高(22.75%(326/422)比12.26%(1 854/2 113),X2=42.15,P<0.01].②老年死亡组(259例)并发心源性休克(44.0%)、心功能Killp Ⅱ~Ⅲ级(28.2%)、呼吸衰竭(14.3%)、脑卒中(11.2%)、肾衰竭(11.2%)、心律失常(49.8%)、贫血(14.7%)的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1 854例,分别为27.1%、17.4%、7.5%、4.5%、4.5%、40.3%、9.1%,均P<0.01);两组间消化道出血(5.8%比3.9%)和肺感染(24.7%比20.2%)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死亡组(9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28.1%)、心功能KillpⅡ~Ⅲ级(32.3%)、呼吸衰竭(17.7%)、肾衰竭(16.7%)、消化道出血(10.4%)、心律失常(49.O%)、贫血(21.9%)的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326例,分别为12.9%、21.2%、9.2%、5.2%、2.1%、35.OH、10.1%,P<0.05或P<0.01);两组间脑卒中(11.4%比5.8%)和肺感染(32.3%比23.3%)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老年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种类前4位均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KillpⅡ~Ⅲ级、肺感染;而高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种类前4位依次为心律失常、肺感染、心功能KillpⅡ~Ⅲ级、心源性休克.高龄死亡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死亡组(28.1%比44.0%,P<0.01),但猝死率显著高于老年死亡组(22.92%比7.34%,P<0.01).结论 高龄AMI患者住院病死率升高,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增多;其中心律失常是老年和高龄AMI患者首要的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应高度重视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和救治,而对于高龄AMI患者,更需警惕和预防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体表心电图无 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自然再灌注或固定狭窄部位血管痉挛缓解引起冠脉闭塞部位前向血流早期恢复 ,与有 Q波性心肌梗死比较梗死面积较小的结果。假设溶栓后没有形成 Q波的心肌梗死是由于溶栓后梗死的冠脉迅速再通 ,梗死部位前向血流迅速恢复 ,与溶栓后有 Q波形成心肌梗死比较 ,有较大面积的缺血性心肌被拯救 [1 ] ,那么溶栓后没有形成 Q波心肌梗死的局部左室功能不全的恢复应较溶栓后有 Q波形成心肌梗死恢复好。本研究旨在通过梗死面积计算和局部左室室壁运动障碍恢复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证实溶栓后体表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成形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次Q波型AMI患者分为PCI组(22例)和非PCI组(24例),PCI组于发病2—3周内行PCI,两组患者均于发病1周及6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PCI组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及整体室壁运动指数明显优于非PCI组(P<0.01,P<0.01,P<0.01,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Q波型AMI接受延迟的PCI再血管化治疗有益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研究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梗死前有无心绞痛、是否行溶栓治疗、梗死范同、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25例和非糖尿病组70例,男性分别为76%、87.14%,女性分别为24%、12.86%;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0%、34.29%,吸烟发生率分别为40%、62.86%(均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21.43%,病死率分别为36%、12.86%(均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2%、24.29%(P〈0.01)。结论糖尿病组AMI女性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糖尿病组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非糖尿病组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组AMI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8例溶栓治疗的AMI患者RA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98例患者中71例冠状动脉再通,溶栓再通率为72.45%.前壁再通51例,再通率72.86%;下壁再通20例,再通率71.3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8,P>0.05).冠状动脉再通患者RA的发生率84.51%(60/71),快速型与缓慢型R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92%(45/98)、15.31%(15/98),x2=11.644,P<0.05],其中前壁AMI和下壁AMI快速型和缓慢型RA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型分别为61.43%(43/70)、7.14%(2/28),x2=10.828,P<0.05;缓慢型分别为7.14%(5/70)、32.14%(9/28),x2=8.4584,P<0.05],前壁AMI以快速型为主,下壁AMI以缓慢型为主.结论 AMI溶栓治疗后RA中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出现,但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少见,最常见的为一过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对此不必特殊处理.但应严密监测,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以防严重、持续、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  相似文献   

20.
任海滨  钟永根 《新医学》2003,34(Z1):16-17
目的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95例AMI患者按发病时间分成6小时内溶栓组(46例)、延迟溶栓组(6~12小时,49例)两组,进行溶栓治疗.结果6小时内溶栓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5%,病死率为4%;延迟溶栓组则分别为5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6小时内溶栓的血管再通率高,病死率低;延迟溶栓亦有治疗价值,也应积极予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