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花生凝集素(PNA),对68例人鼻咽粘膜上皮和鼻咽癌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鼻咽癌细胞中PNA受体的分布及含量与鼻咽粘膜上皮相比显著不同,提示鼻咽癌细胞具有不完整的糖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2.
人鼻咽上皮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人鼻咽上皮类型及超微结构特点,探讨鼻咽癌的细胞起源及组织学分型。方法 光镜及电镜观察62例取自成人鼻咽顶部及侧壁的粘膜。结果 鼻咽癌好发部位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次为化生而成的复层鳞状上皮。鼻咽上皮的基底细胞具有相同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 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这些基底细胞或者恶变为角化癌,或者恶变为非角化癌(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偶而形成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EB病毒膜抗原和EB病毒核酸的存在及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抗EB病毒膜抗原(EBV/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51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NPC)活检标本的冰冻切片,以Southern杂交法检查2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核酸(EBV/DNA)。结果 其中49例有EBV/MA的表达,经细胞形态学分析首次发现鼻咽癌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以及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都有BV/MA。而12例慢性炎症病例仅1例阳性,20例低分化鼻咽癌中17例存在与细胞转化有关的K片段。证实鼻咽癌组织中不仅有EB病毒核酸的重复序列W片段,还有与细胞转化有关的K片段的序列存在。结论 进一步表明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展中并非“过客”,而可能是其病原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EB病毒对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观察EBV和/或促癌物四癸酸佛波醇二酯(TPA)对其的转化作用,以人胚鼻咽上皮作体外原代组织培养,采用自B95-8细胞分离的EB病毒直接感染或结合TPA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着重观察感染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集落形成率;并采用PCR扩增法探讨EB病毒是否直接进入鼻咽上皮细胞。结果显示:单独EB病毒或灭活(56℃,30分钟)EB病毒加TPA感染时,病毒不能进入细胞导致表型改变;活性EB病毒结合TPA同时处理或先用EB病毒后用TPA处理时,EB病毒能直接进入细胞并导致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增高(P<0.05)。从而表明EB病毒体外能部分转化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其转化作用依赖于TPA的存在和病毒基因组的完整。  相似文献   

5.
黎众魁  姚开泰  王磊 《解剖学报》1999,(1):40-43,I012
目的 探讨鼻咽部肿瘤发生位置差异性的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技术对人鼻咽粘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鼻咽上皮的PCNA标记指数以及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状况均随发育时期及其所处鼻咽部位置的不同而变化,成人鼻咽的顶壁和侧壁粘膜上皮具有相对较高的PCNA标记指数,与人鼻咽癌的易感部位正好形成对应关系。结论 鼻咽部不同部位的粘膜上皮在上皮细胞群体增殖活  相似文献   

6.
EB病毒感染对鼻咽上皮HLA表型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HLA-Ⅰ和HLA-Ⅱ的表达。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10例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被EB病毒感染后,HLA-Ⅰ型抗原的表达无明显改变(阳性细胞为85.8%±17.16%);但HLA-Ⅱ抗原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阳性细胞各为52.4%±17.16%和9.67%±7.23%,其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活检组织中,18例鼻咽癌细胞同时表达HLA-Ⅰ和-Ⅱ两种抗原,并以后者为主(各为72.2%和100%),聚合酶链反应(PCR)查到EB病毒DNA的占90%,与慢性鼻咽炎的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HLA-Ⅱ表达增高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齐齐哈尔地区鼻咽部淋巴瘤的关系。方法:常规染色后行组织学分类,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核RNA。结果:21例鼻咽部淋巴瘤中,T细胞淋巴瘤17例,占80.9%其中高度恶性15例,均为中-大T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2例,为小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4例,高度恶性3例,分别为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和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低度恶性1例  相似文献   

8.
9.
人鼻咽上皮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在正常人鼻咽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谱,在此基础上探索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鼻咽组织癌变的原因和机理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基因库中人间隙连接蛋白基因的mRNA序列,合成间隙连接蛋白基因家族中13个基因的PCR引物,用RT-PCR的方法检测这些基因在鼻咽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8例正常人鼻咽组织中,检出Cx30、31.1、37、40、43分别有16、16、17、15、17例表达,Cx26、31、32、45分别有10、11、9、9例表达,Cx36、46、46.6、50分别有1、0、1、3例表达。结论:正常人鼻咽组织中,主要表达的间隙连接蛋白为Cx30、31.1、37、40、43。  相似文献   

10.
鼻咽刷片癌细胞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和DNA核型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及样本选择:选择1995~196年40例诊断为“鼻咽刷片见癌细胞”的香港居民鼻咽涂片,其鼻咽组织活检诊断为鼻咽癌。在HE染色的涂片玻片背面用钻石笔将癌细胞位置圈住作标记,然后用1%酸性乙醇将涂片褪色,分别作EB病毒原位杂交和Fe...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EBV抗原诱导CD8细胞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用EBV抗原不能从EBV血清学阴性者诱导出CD8细胞,而从EBV血清学阳性者诱导的CD8细胞对EBC活化自身B细胞呈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鼻咽部原发性Burkitt‘s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Gao Z  Lu H  Liao S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2):106-107
研究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pstein-Barr病毒的关系。应用单克隆抗体L26(CD20),UCLH-1(CD45RO),CS1-4潜伏膜蛋白和EB病毒核抗原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及双标记方法,观察其免疫表型及EB病毒的检出及定位情况。  相似文献   

13.
鼻咽部原发性Burkitt′s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pstein-Barr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L26(CD20),UCLH-1(CD45RO),CS1-4潜伏膜蛋白和EB病毒核抗原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及双标记方法,观察其免疫表型及EB病毒的检出及定位情况。结果证实EB病毒阳性细胞为肿瘤性B细胞,且占肿瘤细胞的60%~95%。结论结果提示国人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B病毒有相关性。本实验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因免疫技术,将重组质粒pSG5-EBNA2注入Balb/C小鼠肌肉中,于第2、4、8周检测鼠血清中抗-EB病毒核蛋白抗原Ⅱ的特异抗体,结果表明,83%的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抗体,且抗体滴度随时间变化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病毒壳抗原(VcA)-BFRF3和核心抗原(NA)1-BKRF1重组蛋白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版,用PCR扩增目的基因BFRF3和BKRF1,捅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51b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鉴定,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制备用BFRF3、BKRF1及BFRF3,BKRF1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剂,检测NPC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BFRF3和BKRF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000和29000,均有良好免疫反应性;BKRF1的NPc诊断灵敏度(71.20%,178,250)明显高于BFRF3(64.80%,162,250)(P<0.01),但两者NPc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抗原,联合两种重组抗原的方法诊断NPC具有高灵敏度(84.80%,212,250)和相对低的特异性(82.00%,328,400)(P<0.01).结论 NA1-BKRF1诊断NPC的灵敏度高于VCA-BFRF3,两种抗原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但特异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