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预防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减轻负性生活事件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50个行政村6~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学资料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及Zimer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有不同学习阶段、是否有兄弟姐妹、不同居住生活方式、打工父母平均1年在家居住时间。结论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的支持度较低,应根据影响因素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方面的影响.方法以农村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为测试工具,对119名7-1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男性留守儿童相比女性留守儿童人格偏向精神质、外向、情绪不稳定、掩饰性差;农村留守儿童在情绪稳定方面是否喜欢监护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格外向性方面与监护人是否参与其学习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监护人在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4):437-438,443
目的:通过对住院期间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为关注留守儿童并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住院治疗的农村儿童进行SDQ长处与困难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比例等情况,分析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困难与长处的分值,并用困难分值与情绪分量的情况为自变量,分析影响其情绪与行为的因素。结果:留守儿童在住院期间的情绪较非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留守男童的易怒行为较留守女童更明显(P<0.05),且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因素主要有三点:是否有专人看护,看护人的文化程度情况,看护人的看护态度。结论:农村的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住院期间出现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比例高,怎样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大批儿童留守家中,于是,被留在家里的孩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根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 000多万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比例已高达18%至22%”[1].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一般由老人和亲戚朋友监管,和父母聚少离多,导致生活、学习监督不到位等,给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品德等方面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彭水县黄家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2012年7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3个自然村136名8~15岁学龄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父母和老师有敌对心理;98.7%的留守儿童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和疑惑;92.3%的留守儿童曾遇到社会侵害等问题。结论在国内某些偏远地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欠缺,自身心理敏感,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以及农村医疗资源不充足等原因,身心发育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育现状及其成因并作以伦理学探讨.提出如下建议:儿童监护人应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各方面教育技能;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让广大留守儿童监护人意识到身心发育异常的危害;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重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针对留守儿童的医疗保障体制;提高对留守儿童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注意.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已有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这就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睢阳区农村留守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农村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然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蛔虫感染率为3.22%,农村非留守儿童为0.86%;留守儿童男性感染率为3.32%,女性为3.05%;3~6岁儿童感染率为5.88%,7~12岁儿童感染率为1.54%。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感染率比农村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儿童男、女性蛔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别;3~6岁留守儿童感染率比7~12岁留守儿童的高,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大驱蛔工作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现状及学习水平,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元认知能力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且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皖北某地区小学高年级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状况,并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皖北某地区农村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问卷和亲子依恋问卷。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结果:儿童攻击行为方面,父亲单方打工与父母均打工男童身体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非留守男童(P<0.05),父母均打工留守女童身体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和父、母单方打工的留守女童(P<0.05);儿童父母依恋方面,各年级比较显示,四年级男童父、母亲近维度得分均高于五、六年级(P<0.01),而四、五年级女童高于六年级(P<0.05);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父母依恋四维度关系显示:父母依恋得分高的儿童,其攻击行为低(P<0.05~P<0.01)。男童方面,非留守和父亲单方打工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因子影响因素仅为母亲信赖维度,母亲单方打工留守男童的影响因素有父亲信赖和亲近2个维度,父、母均打工男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父、母亲近2个维度;女童方面,父、母依恋4个维度中影响非留守女童的因素仅有母亲信赖维度,母亲单方打工女童的影响维度为父、母信赖,父亲单方打工的影响维度有父、母信赖与母亲亲近3个维度,父、母均打工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维度有父、母信赖和父、母亲近4个维度。结论:留守因素主要影响女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关系对不同性别、不同留守类型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不同,针对性地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可有效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齐齐哈尔所属地区5所农村学校33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35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量表中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在对支持利用度维度上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主观支持与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倾向呈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的生活、教育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即留守儿童问题。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古蔺县部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济宁市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1~6岁农村留守、非留守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 济宁市农村留守儿童建卡建证率和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监护人年龄结构为40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5苗接种率和全程免疫覆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某贫困县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并探讨相关原因,以期为贫困县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某贫困县4个村的学龄前儿童共510例,以问卷形式调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情况。结果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292例,占调查人数的57.25%。留守儿童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P<0.05)。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1.51%,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再发意外伤害率为6.51%,高于非留守儿童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前四位依次为跌伤(40.22%)、锐器伤(20.65%)、咬伤(13.04%)和烧烫伤(11.96%)。留守儿童发生伤害后有82.61%的儿童能够痊愈,9.78%的儿童损伤处影响美观,7.61%的儿童损伤部位感觉不适或肢体活动受限,未发现致残的病例。结论该县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人口多,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其流行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预防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被忽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进城,不得不将自己未成年的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留守儿童”这一人数众多的特殊弱势群体。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其生活  相似文献   

17.
徐立琼  刘桃  刘久菊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38-1038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的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近期我们对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显示农村6岁~16岁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同龄儿童中占到了53%。笔者结合我院儿科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508例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护理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阐明初中生发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量表和自制的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社会因素调查表,对庐江县54所中学按照学校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各随机抽取2所中学,共10所中学,12~16岁在校的62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地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39.4%,其中男孩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3%,女孩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2.9%,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是否留守儿童、父亲在家的时间长短与儿童行为问题密切相关。结论农村地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与农村地区文化素质低、留守儿童比例高有关。同时在农村地区父亲在儿童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小学的1 11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是否在本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父母见面时间长短不同的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呈负相关;照顾人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呈负相关。结论女性、父母和照顾人文化程度偏低及与父母见面时间间隔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偏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留守儿童身体素质较差,心理存在大量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健康发展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媒体宣传、政策措施、直管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更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