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层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层强化教育对糖尿病(DM)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住院DM患随机分为两组,即分层强化教育组(观察组)43例,依据患健康教育需求、年龄、化程度等,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DM强化教育。常规传统教育组(对照组)43例,只进行传统的常规DM教育。两组患在教育前后均进行DM知识测试,并观察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变化。结果:教育后两组受试的DM知识积分、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说明分层强化教育优于常规传统教育。结论:分层强化教育是患学习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良好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等加以修改,对在我院DM健康教育中心接受教育2年~2.5年的患者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存质量较好者教育组为38例,对照组5例(P<0.01)。两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均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其中单纯糖尿病(DM)组3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34例,临床DN组33例,并选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FGF‐23水平,同时测定血胱抑素C(CysC)、血磷(P)、血钙(Ca),并计算P和Ca乘积,根据年龄、性别和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RF)。结果各组T2DM患者FGF‐23、Cys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eGF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FGF‐23、CysC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P<0.05);临床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FGF‐23、CysC进一步升高,eGFR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P在健康对照组、单纯DM组及早期DN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血P及Ca&#215;P值则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N患者FGF‐23水平与CysC、P呈正相关(P<0.01),与eGFR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Ca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T2DN外周血FGF‐23水平的升高早于Ca和P的变化,且随DN进展,FGF‐23水平逐渐升高,FGF‐23可作为早期T2DN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并可成为T2DN进展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体质成分及骨密度变化,以阐明机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在维持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DEXA)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并根据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肥胖组24例与正常体重组52例。结果:两组间骨密度和肌肉含量无显差异(P>0.05),肥胖组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糖尿病患骨密度与全身及局部及局部肌肉含量呈显正相关(P<0.05-0.01)。肥胖组全身骨密度与手臂脂肪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且各部位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以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肌肉组织含量和脂肪异常分布对骨密度有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 C(CysC)、尿酸(UA)和脂蛋白 a(Lpa)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中血清 CysC、UA、Lpa 水平。结果病例组中 CysC、UA、Lp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患者 CysC 水平与 UA 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 Lpa 无相关性(P >0.05)。结论检测血清 CysC 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指导意义,同时控制 UA、Lpa 水平可延缓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口腔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干预组接受系统强化糖尿病教育、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家庭护理干预,定期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对照组常规治疗,一般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为(83.5±1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5±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临床确诊的 T2DM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1例患者合并 CHD(T2DM+CHD 组),69例单纯 T2DM患者(单纯 T2DM 组);另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 患者 Hp-IgG 抗体检出率(49.17%)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2DM+CHD 组患者 Hp-IgG 抗体的检出率(64.71%)明显高于单纯 T2DM 组(36.23%, P <0.01)和对照组(P <0.01)。T2DM 合并 Hp 感染者的 CHD 发病率(55.93%)明显高于非 Hp 感染者(29.51%, P <0.01)。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呈显著正相关(r=0.203,t=2.715,P <0.01)。结论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具有相关性,清除或预防 Hp 感染可能是防止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糖尿病看图对话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者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健康,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FPG、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略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FBG、PBG、HbA1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看图对话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HbA1c水平,改善血脂异常,是T2DM教育的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分别在患者透析第1年和第5年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第1年和第5年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年后P〈0.01,5年后P〈0.001)。结论对MHD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咪唑安定在内镜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Dormicum)在内镜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支持。方法 对40例接受内镜操作的患,随机分为4组,运用咪唑安定后,观察镇静分级、遗忘程度、患满意度及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患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第4组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明显优于第2、第3组(P<0.05)。对照组检查开始1min血压显升高(P<0.05),同时伴有心率显加快(P<0.05)。第4组氧饱和度在用药后2min-5min有所下降(1%-2%),内镜操作开始后即回升。结论 应用咪唑安定0.05mg/kg可显改善内镜操作时患的耐受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护理支持中心电监护、供氧、建立静脉通路、镇静观察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聪革  刘娜 《家庭护士》2007,5(11):29-30
应用放射性核素血浆标本法测定17例早期1型糖尿病(T1DM)病人和42例不同病史的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做比较。结果显示:T1DM组GFR高于对照组(P〈0.05);而根据糖尿病史〈5年、5年~10年及〉10年分组的3组T2DM病人GF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对3组T2DM病人GFR做了比较,3组T2DM病人GFR之间均无显著差别。提示T1DM病人早期GFR增高,T2DM病人早期GFR则降低,但在患病后10年内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98例,其中2型DM无视网膜病变38例(DM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32例(DR1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组28例,健康对照(NC)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与TNFα水平。结果:DM组血清CRP(54.9±29.8)mg/L,TNFα(159.0±76.0)mg/L,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DR1、DR2两组的血清CRP、TNFα均较NC组及DM组升高(P〈0.01),DR2组的血清CRP均较DR1组升高(P〈0.05)。结论:CRP及TNFα在2型DM及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患真菌感染的原因,做好防治肿瘤患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对中晚期肿瘤625例予以防治真菌感染护理,加强无菌护理观念及护理操作。定时清洁损伤的皮肤粘膜,并对患家属用具有环境进行检测管理消毒,对高危患应用制霉菌素及氟康唑预防性治疗,对真菌感染及时正确地取样检查及护理治疗。结果:护理治疗组真菌感染发病率(7.2%),较对照组(24.0%)显降低(P<0.05),治愈好转率(64.1%)较对照组(17.6%)显增高(P<0.05),结论:做好预防及治疗真菌感染护理,可降低肿瘤患真菌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 肽(CP)、尿微量清蛋白(m-Alb)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照 HbA1c 水平分为轻度糖尿病组45例;重度糖尿病组44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被试 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被试在 HbA1c、FPG、尿 m-Alb、CP 的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前3项指标的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轻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 In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糖尿病组 Ins 水平高于重度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正相关(r =0.427,P <0.05),重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负相关(r =-0.415,P <0.05)。结论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 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胰岛功能的保护以及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CP 对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优于 Ins,且 CP 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2型糖尿病(T2DM )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240例T2DM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聚焦解决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值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能为糖尿病抑郁症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次组织谐波成像(STHI)后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与基波成像(FI)应用IBS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差异,寻求比较敏感的超声组织特征(UTC)识别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方法。方法:Ⅱ型糖尿病(DM2)28例定为DM2组;健康人22名定为对照组;应用Agilent-5500型超声诊断仪,分别获取2组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的STHI画面和FI画面,分别记录左室前间隔、后壁心肌组织IB值和CVIB的变动量;运用t检验进行2组的STHI和FI的IBS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1)DM2组STHI和FI左室前间隔I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后壁IB值STHI时和FI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DM2组STHI左室和FI左室前间隔、后壁心肌组织CVIB显著低于对照组(STHI:P<0.05,FI:P<0.01);(3)DM2组STHI左室间间隔、后壁心肌组织IB值显著高于FI的IB值(P<0.01,P<0.05);(4)DM2组STHI左室前间隔、后壁心肌前间隔、后壁心肌组织CVIB的变动量显著大于FI的CVIB的变动量(P<0.05,P<0.01)。结论:二次组织谐波成像后应用IBS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与基波成像应用IBS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比较,能更敏感地进行病变心肌的超声组织特征(UTC)的识别,对于解决DM2患者由于肥胖、肺气、高龄的原因使得UTC评价心肌病变难以进行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干预对高血压及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病人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对40例住院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病人作为试验组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再从未参加健康教育的患有高血压和脑卒中病病人中选4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提高36%(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方式干预对提高患生存质量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61例 T2DM 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 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 Hcy 和血脂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DN 组血清 hs-CRP、Hcy、血脂水平与 SDM 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y、Lp(a)和 hs-CRP 分别与 UAER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51、0.432、0.594,P <0.01)。结论 hs-CRP 和 Hcy 随着 UAER 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可体现病情的加重,可作为糖尿病(DM)及 DN患者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前者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者给予传统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进行糖尿病控制状况量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及糖脂代谢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并比较组内教育前后及同期组间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6个月后,其自觉症状、生活习惯、治疗情况、生存技能、治疗目标和疾病知识得分较对照组同期和本组教育前均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健康教育6个月后,其生活习惯、治疗情况、生存技能和疾病知识得分较本组教育前均显著增加(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6个月后,其生理影响、心理影响、社会关系、自身影响和治疗依从性得分均比本组教育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教育6个月后得分比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6个月后,其FBG、PBG、HbA1c和TC、TG水平均比本组教育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教育6个月后比对照组同期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教育6个月后BMI、SBP和DBP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和本组教育前水平(P〈0.01)。结论:糖尿病知识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控制状况,改善生命质量和糖脂代谢及相关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确诊的糖尿病居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一般健康状况(GH)及社区就诊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医药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年后实验组居民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社区就诊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生存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年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改善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