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深入分析核磁共振(MRI)对于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在手术之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8例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MRI扫描,并将MRI扫描的结果与手术之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从总体的效果上看,MRI的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综合匹配率为82.35%,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综合匹配率为67.65%。在预测宫颈癌宫旁浸润方面,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88%、93.27%和91.97%;MRI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方面,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7.62%、94.26%和86.59%。结论 MRI扫描结果能清晰显示宫颈癌宫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宫旁浸润的预测效果要好于临床分期。因此,MRI扫描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宫颈癌手术之前应进行MRI扫描,提升治疗的效果,也为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术前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1月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155例,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其核磁共振图像特点,判断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结果相比较。结果:①术前MRI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2.58%。②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62.58%。③MRI分期预测宫颈癌宫旁浸润敏感性为80.64%,特异性为90.32%,准确性88.39%;MRI分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55.17%,特异性为95.24%,准确性为87.74%。结论:MRI可直观显示肿瘤,准确判定肿瘤体积、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在判断宫旁浸润方面优于临床分期,是临床分期的重要补充,在手术前应常规进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影响宫颈癌宫旁浸润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乐山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临床IA-II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癌宫旁浸润率为16.7%(25/1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与宫旁浸润间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生长方式、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宫旁浸润相关。结论肿瘤生长方式、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为宫旁浸润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DWI技术诊断,分析MRI平扫、MRI平扫联合DWI技术诊断宫颈癌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分期的符合率及对盆腔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单指数模型的定量参数对于FIGO Ⅱ期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学证实为FIGO Ⅱ期的67例宫颈癌患者,分为未浸润组(n=37)和浸润组(n=30),术前均行常规MRI与多b值DWI检查。分析并评估DW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未浸润组相比,浸润组ADC值、D值均明显较低(P<0.05),f值、D*值则明显较高(P<0.05);其中ADC、D、f、D*及四值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90、0.744、0.699和0.974,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2%、63.3%,75.7%、90.0%,76.7%、70.3%,63.3%、73.0%和100%、83.8%。结论:DWI定量参数对FIGO Ⅱ期宫颈癌发生宫旁浸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以ADC、D值及四值联合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ⅠA1~ⅡA2期)患者的宫旁组织转移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2015年接受Ⅰ、Ⅱ、Ⅲ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94例早期宫颈癌(ⅠA1~ⅡA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旁浸润和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4例患者中7例出现宫旁转移,转移率为3.6%(7/1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2 cm或>2 cm)、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的深度(≤1/2或者>1/2)、淋巴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SVI)情况及是否累及宫体、阴道是早期宫颈癌发生宫旁转移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早期宫颈癌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OR值9.26,P=0.01)、脉管浸润(OR值22.34,P=0.01)。LSVI(-)且淋巴结(-)的患者宫旁转移率为0。结论早期宫颈癌(ⅠA1~ⅠA2期)患者的宫旁转移发生率比较低,早期宫颈癌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LSVI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魏芳 《现代保健》2014,(31):41-43
目的:探讨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应用CT及B超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应用CT及B超检查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准确率,评价两种检查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及B超检查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存在显著差异,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33%,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50.00%(χ2=4.5000,P=0.0338);而CT检查的特异度为88.89%,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74.60%(χ2=4.3081, P=0.0379)。CT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B超声检查(P〈0.05)。结论:CT检查及B超检查均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CT的诊断价值较B超检查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和医院收治的900例ⅠA2~ⅡA2期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例数,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9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55例,转移率为6.11%,以宫旁软组织转移率最高(3.11%),宫旁脉管次之(1.67%);(2)单因素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肿瘤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累及宫体、累及阴道均有其相关性(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相关度最高。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转移发生率较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均为宫颈癌患者发生宫旁组织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62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CT诊断方式,予以观察组核磁共振诊断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人数为30例,诊断符合率为96.77%,对照组的诊断符合人数为26例,诊断符合率为83.87%,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诊断方式,能有效将淋巴转移状况和宫颈癌旁浸润现象清晰显示出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价值依据,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在临床领域不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转移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DW-MRI检查,比较两组T2信号强度、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平均ADC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另分析DW-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DW-MRI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情况。结果两组T2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最小ADC值及平均ADC值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MRI的诊断灵敏度为77.94%,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1.38%,阴性预测值为78.57%。Kappa检验显示,DW-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89,P=0.000);DW-MRI共检出152个淋巴结,检出率为92.12%(152/165),包括67个非转移型淋巴结及85个转移型淋巴结。结论DW-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尚可,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5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患者49例,诊断率为89.09%;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诊断率为74.55%,多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探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MRI IVIM-DWI)结合T2加权成像(T2WI)纹理分析诊断宫颈癌组织分型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为宫颈鳞癌66例和腺癌18例,宫旁浸润37例和宫旁未浸润47例,均接受常规MRI和IVIM-DWI扫描,并测量IVIM-DWI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快速扩散系数(D*)、慢速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和T2WI纹理特征参数(平均值、峰度、偏度及熵)。比较各组MRI IVIM-DWI和T2WI纹理分析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I IVIM-DWI结合T2WI纹理分析对宫颈癌组织分型和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 鳞癌和腺癌组间D、D*、f、峰度及熵[鳞癌(0.49±0.08)×1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1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样本,采用多层螺旋CT与病理诊断疾病,以病理诊断为参考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与准确率.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特异度为93.57%,敏感度为76.92%,准确率为93.57%.结论:可将多层螺旋CT用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提高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灶周围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特征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比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00例)和验证集(50例),根据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结果将训练集患者进一步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患者均行MRI加权成像检查,提取患者病灶周围的影像学特征,并通过LASSO回归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参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混淆矩阵对验证集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病理检查,训练集共发现3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62例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阳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阴性组,阳性组肿瘤直径>4 cm和MRI报告结果阳性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ASSO回归选择后,筛选出5个非零系数的影像组学特征,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FIB水平、肿瘤直径、MRI报告结果纳入临床模型中,将筛选出的5个影像组学特征纳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确诊为宫颈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33例,对宫颈癌髂总、髂内和髂外、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判断,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数据和淋巴结清除术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的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85.0%,各个部位检查结果 CT明显高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淋巴结直径>11 mm其转移阳性率为54.1%高于直径≤11 mm的转移阳性率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上的准确性较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当成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38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闭孔不同部位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表现,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构: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85.62%,敏感度为77.08%;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闭孔各部位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性依次为68.81%、55.88%、60.91%、96.87%、92.49%,敏感性依次为89.81%、87.47%、76.42%、40.01%、64.26%;髂总、髂内、髂外部位的淋巴结数目在阳性组中明显多于阴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的数目、密度、大小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故研究其浸润转移机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细胞粘连、蛋白水解、迁移及血管生成间的相互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转移。现对MMPs的特性、激活机制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故研究其浸润转移机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细胞粘连、蛋白水解、迁移及血管生成间的相互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转移.现对MMPs的特性、激活机制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5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8.99%、67.94%;患者的身体各个解剖部位的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髂外组86.74%、60.00%;髂内组61.02%、51.52%;髂总组80.00%、93.51%;腹主动脉旁组80.00%、94.68%;闭孔组87.18%、40.00%。结论临床上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该方法具有无创的优点,不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通过该方法诊断的结果对患者淋巴结大小、密度、数目进行分析比较,对该病的临床诊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IA2-IIB期)84例,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盆腹腔腔内淋巴结情况,术后对切除的子宫及清扫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宫颈癌患者中,有7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其中均为阳性者60例,均为阴性者15例,其检测的灵敏度为90.90%,特异性为83.33%,漏诊率为9.1%;误诊率为16.67%;Youden指数为0.7423。且检测盆腔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为84.93%,特异度为81.18%,均低于检测髂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灵敏度94.11%及特异度100%。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检测转移的淋巴结,对宫颈癌病情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对髂总动脉旁和/或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的检测更具灵敏度及特异度,需引起临床医师警惕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