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Cur)的介孔二氧化硅(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选择性刻蚀法分别制备MSN和HMSN,并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载药体系Cur-MSN、Cur-HMSN,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表征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K)增溶型非诺贝特(fenofibrate,FNB)片剂并进行体内外研究。方法 用吸附法以HK为FNB的载体制成固体分散体(FNB-HK)。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非诺贝特在FNB-HK中的存在状态。通过考察体外溶出度,优化处方并制片。将自制片和市售片分别对家兔单剂量口服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FNB-HK表征表明HK能够抑制非诺贝特的结晶。经过处方优化,乳糖做填充剂,8%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时,片剂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溶出速率。自制片与市售片相比,体内达峰时间提前,达峰浓度增大,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9.95%。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片剂能显著改善FNB的溶出速率,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时,不同处方、不同工艺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和累积释放度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水溶性模型药物盐酸维拉帕米EC骨架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制备方法、EC用量以及与主药比例、片剂硬度、片剂比表面积、EC黏度、EC粒径、EC生产厂家等因素均对药物的释放有明显影响,在实验中润湿剂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 从实验中获得的影响因素数据,为水溶性药物EC骨架缓释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孔二氧化硅阿霉素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载阿霉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聚合法制备MSN,应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的形态,动态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子的平均粒径及分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评价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结果纳米粒分布均一,平均粒径约70 nm(PDI<0.1)。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0.38±3.58)%和(55.29±5.17)%。纳米粒经24 h恒温振荡释放达平衡,在pH 5.5磷酸盐缓冲液中累积释放分数达到95%。结论 MSN具有较高的药物载药量,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5.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修饰性等特点,在很多生物医药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基于MSNs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被广泛用于各种药物的递送。主要介绍MSNs和可降解MSNs的制备,同时介绍了MSNs膜包被及官能团修饰在缓释控释药物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MSNs递进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HMSNs)的更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与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复合的方式提高水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的溶出度。方法 X射线衍射观察尼莫地平负载到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形貌和粒径,体外溶出实验研究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改变尼莫地平溶出的效果。结果 X射线衍射表明尼莫地平以非晶的形式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孔道内。透射电镜观察到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呈球性很好,并呈单分散状态,平均粒径为380nm,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负载后尼莫地平的溶出速率显著提高。结论本实验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并且达到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制备可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尾静脉注射的纳米制剂。方法:本文采用Stober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酸液萃取法去除模板,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MSN纳米粒。通过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仪器,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MSN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TAB/TEOS质量比为1:5,pH 10,反应温度70~80℃,搅拌速率为500 r·min-1。MSN负载DOX,表现出高负载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DOX在中性条件下释放缓慢,弱酸性条件下释放迅速;体内实验表明MSN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通过优化后的制备工艺,MSN可稳定分散,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pH敏感性,良好的靶向性,有利于达到肿瘤靶向给药的要求,介孔二氧化硅在靶向传递系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两种载体对提高难溶性药物缬沙坦(valsartan,VAL)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的载药量以及改善药物溶出度作用的比较。方法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VAL-MSN、VAL-HMSN、NMP-MSN和NMP-HMSN四种固体分散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载药量。采用X射线衍射法表征药物的存在状态。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原料药、无定型药物以及载药体系的溶出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VAL-HMSN和NMP-HMSN的载药量分别为(34.76±1.36)%和(38.30±1.38)%,而VAL-MSN和NMP-MSN的载药量分别为(23.54±1.72)%和(22.93±1.08)%。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药物在载体中以非晶体状态存在。溶出实验结果显示无定型药物的溶出度最低,HMSN和MSN载药体系的溶出度均比原料药有所提高。结论 HMSN和MSN相比,HMSN载药体系的载药量更高,但溶出度较MSN载药体系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扎鲁司特(zafirlukast,ZLST)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提高体外溶出速度。方法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介孔二氧化硅(MCM-41),将其甲基化改性(MCM-41CH3);采用浸渍挥干法将ZLST载入,测定体外溶解速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 药物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地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ZLST-MCM-41的释放率略高于ZLST-MCM-41CH3;物相鉴定表明,ZLST以无定型或微晶形式分散于介孔载体中。结论 介孔二氧化硅可以作为ZLST优良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介孔二氧化硅XDP3050、244FP和AL-1FP固化肉桂油的方法及其适用性。方法:考查介孔二氧化硅XDP3050、244FP和AL-1FP吸附肉桂油后的特征,并以肉桂油的主要成分桂皮醛为指标考查肉桂油被介孔二氧化硅固化后的稳定性,粉末的休止角以及累积溶出率,揭示介孔二氧化硅XDP3050、244FP和AL-1FP对挥发油固化的可行性。结果:与肉桂油比较,经介孔二氧化硅XDP3050、244FP和AL-1FP固化后肉桂油的热稳定性提高,休止角减小,流动性增加,溶出速率也相应加快。结论:介孔二氧化硅XDP3050、244FP和AL-1FP可用于肉桂油的固化,固化后有利于该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诺贝特缓释胶囊体外释放度及释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上市和本公司自制的非诺贝特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D第一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非诺贝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并对释药方程进行拟合.结果 市和自制的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在1、4、7 h的释放度均符合标示量的10%~30%,50%~75%和≥75%,释药机制是骨架溶蚀与药物扩散的协同作用.结论 体外释放度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既可进行体外的处方和工艺的筛选与优化,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产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作为缓释骨架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元香  朱永波 《中国药业》2009,18(11):36-37
目的考察国产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HPMC)作为缓释骨架材料的差异。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比较两者所制备的样品在理化性质、片剂制备工艺及缓释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理化性质、片剂制备工艺方面,国产HPMC稍逊于进口HPMC,但在缓释效果上两者(同黏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用国产HPMC替代进口HPMC作为缓释骨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为研究和评价水不溶性药物,以聚合物-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本文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为模型药物,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缓释介质进行研究。1 仪器和材料 2100型UV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硝苯地平(赤峰制药厂);乙基纤维素(EC)粘度为 20、25、100、mps*s,美国Dow公司);十二烷基硫酸纳(SLS,化学纯,上海光华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二氯甲烷等均为分析纯试剂。2 实验方法ZI 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接枝L-酒石酸的手性介孔二氧化硅的药物释放系统,提升地西泮的体外溶出度,考察手性介孔硅对地西泮的体外释放特点。方法将L-酒石酸接枝硅烷偶联剂制备手性共结构导向剂,以共缩聚法制备手性介孔硅载体。将疏水性药物地西泮载入载体孔道构建药物释放系统,利用不同pH值的释放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测试评估载体对药物释放的调控能力。结果载体内部的介观孔道促使药物晶体发生无定型化转变,药物体外释放的速度和程度较原料药均得到显著提升,30 min内释放量提升4.6~6.4倍,24 h内释放量提升1.39~1.78倍,药物从载体中的释放速度随着载体比例的增加而变快。结论手性介孔硅具有良好的药物装载结合和控制释放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地西泮的体外溶出,将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制备24 h烟酸缓释微丸,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使用离心造粒机,采用空白丸芯粉末上药法制备烟酸载药素丸;使用国产流化床包衣机,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考察包衣处方因素、热处理条件和释放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烟酸素丸圆整度良好,光滑;16~20目收率约90%。包衣增重、致孔剂类型以及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烟酸缓释微丸在pH 1.2的盐酸溶液中释放较快,在水,pH 4.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pH 6.8和pH 7.9的磷酸盐溶液中释放无明显区别。以乙基纤维素包衣增重9%,以PEG 4000为致孔剂用量37%,得到的缓释微丸具备体外24 h缓释特征。结论:该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s)的皮肤渗透性、刺激性及过敏性。方法:在体透皮实验中,将分别载不同量(0.75%和3%,W/W)MSNs和氨基修饰的MSNs(NH2-MSNs)的凝胶涂布于大鼠背部皮肤,考察24 h后皮肤中硅含量及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n=4);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将分别载3%MSNs和NH2-MSNs的凝胶多次(1次/d,共7 d)涂布于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局部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n=4);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于实验第1、7、14天将载3%MSNs和NH2-MSNs的凝胶、凝胶基质和1%2,4-二硝基氯代苯溶液(阳性对照)分别涂布于豚鼠背部皮肤左侧致敏,于末次致敏后14 d(第28天)同法涂药于右侧激发接触,以是否出现红斑或水肿为指标,观察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n=6)。结果:载0.75%、3%MSNs的凝胶致皮肤中硅含量分别为(10.812±3.963)、(22.050±5.721)μg/g,载0.75%、3%NH2-MSNs的凝胶致皮肤中硅含量分别为(7.799±2.068)、(16.416±3.221)μg/g,透射电镜显示MSNs能跨过皮肤屏障,进入真皮层;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或水肿现象;与阳性对照比较,载MSNs及NH2-MSNs的凝胶均未导致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或水肿。结论:MSNs作为局部施药载体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体外释放曲线调节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的药物释放特性同时评价不同羟丙甲纤维素(HPMC)作为骨架材料的作用。方法硝苯地平HPMC骨架片使用不同粘度的HPMC和其他辅料由湿法制粒后压片制得。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释放曲线采用美国药典中桨法进行评价,硝苯地平药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使用不同的骨架材料药物的释放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改变HPMC的种类调节和控制硝苯地平的释放。聚合度相同,与低粘度的HPMC(K4M,K100LV,E5)相比高粘度的HPMC(K15M)会使硝苯地平释放变慢。最终的处方用10 mg K4M作为主要的骨架材料,10 mg PVP K30作为释药调节剂。结论制备硝苯地平缓释片使用骨架材料HPMC K4M和释药调节剂PVP K30;口服缓释剂型可以改善慢性治疗顺应性并且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介孔分子筛MCM-41对阿司匹林的缓释作用。方法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CTAB为模板剂,于室温、酸性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浸渍法将阿司匹林装载在MCM-41孔道中,考察分子筛对阿司匹林的最大载药量。利用XRD、氮吸附、红外光谱法对组装前后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研究组装于分子筛上的阿司匹林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MCM-41对阿司匹林的最大载药量达0.34 g·g-1。组装体中的阿司匹林8 h和31 h时累积释放67.6%和90.2%。结论 介孔分子筛MCM-41对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介孔分子筛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缓释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