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8,(4):484-487
目的合成一系列含5-氟尿嘧啶(5-FU)结构的衍生物并对此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5-FU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缩合,与邻硝基苯氧乙酸类载体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用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MTT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细胞A549、Hep G 2、He La和正常细胞WI-38的抑制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9对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IC50=(3.04±0.48)μmol·L-1]明显优于阳性对照5-FU[IC50=(49.81±1.49)μmol·L-1],且对于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结论该合成路线所需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操作,且目标化合物9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3]二氧杂环戊烯并[4,5-f]异吲哚酮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及由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在微摩尔级,其中化合物I1(IC50=0.086μmol·L-1)和I2(IC50=0.080μmol·L-1)对ACh E的抑制活性较好,与阳性药多奈哌齐(IC50=0.094μmol·L-1)相当;且化合物I1~I4均具有改善由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A375、A549、K562、HepG-2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绝大部分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都低于30μmol.L-1。化合物22对细胞株A375的IC50=4.48μmol.L-1,化合物9、10对细胞株K562的IC50分别为2.51、2.38μmol.L-1;显示其抗肿瘤活性与对照化合物1-(3β-薯蓣皂苷元)-3-苄基咪唑溴盐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鬼臼毒素进行结构改造,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方法运用拼合原理,将川芎嗪和天冬氨酸等结构片段引入鬼臼毒素结构中,通过1 H-NMR、13 C-NMR和HRMS确证结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评价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活性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观察优势化合物对细胞核形态的影响。结果得到3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其中化合物P-02(IC 50=0.1998±0.08μmol·L^-1)对A549的抑制作用与阳性药阿霉素相当(IC 50=0.1881±0.06μmol·L^-1),较依托泊苷(IC 50=8.55±0.43μmol·L^-1)提高了40倍;该化合物对L-02的毒性(IC 50=0.6701±0.176μmol·L^-1)明显小于阿霉素(IC 50=0.04684±0.02μmol·L^-1);DAPI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P-02通过诱发A549细胞核碎裂产生细胞毒性。结论与临床化疗药物依托泊苷和阿霉素相比,将川芎嗪和氨基酸片段引入鬼臼毒素后可增强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为新型鬼臼毒素类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并探讨此类HDAC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方法以HDAC抑制剂恩替司他(entinostat,MS-275)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离子结合区与表面识别区进行改造,根据HDACs活性中心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苯磺酰胺化合物。首先,对甲苯磺酰氯与邻硝基苯胺缩合得到含磺酰胺基的化合物,然后,经溴代、叠氮化、水解得到氨基化合物,最后与取代酰氯缩合并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SRB法,对PC3、HL-60、A549三种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8j和8k对HL-60、PC3肿瘤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8j对HL-60细胞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31.329μmol·L-1、化合物8k对PC3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3.612μmol·L-1。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寻找到抗乙肝病毒(HBV)活性更强、毒性更低的马蹄金素衍生物。方法以马蹄金素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合成一系列不同取代基团的马蹄金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HBV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马蹄金素衍生物共计9个,经体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有4个衍生物具有抗HBV活性,4a(IC50:24.20μmol·L-1,SI:3.69)、5f(IC50:252.60μmol·L-1,SI:>3.96)、5g(IC50:0.82μmol·L-1,SI:52.57)、5h(IC50:1.44μmol·L-1,SI:59.97)。结论化合物5g和5h显示较强的抗HBV活性,选择指数较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大黄素10-位希夫氏碱衍生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大黄素与氨衍生物在无水乙醇中以醋酸催化而合成,用核磁共振氢谱、电子轰击质谱法进行结构表征;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其对k562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合成了3个大黄素10-位希夫氏碱衍生物,对k562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4.5,3.8,2.0μmol·L-1。结论:大黄素10位希夫氏碱衍生物提高了其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增加了成药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妍  张晶  韩小敏 《中国药师》2012,15(7):914-917
目的:以酵母细胞为模式菌高通量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Aurora-B激酶抑制药.方法:以野生型酵母菌Y300和ipl1-321温度敏感型突变株为模式菌,筛选Aurora-B激酶抑制药;体外酶学实验验证候选化合物对Aurora-B激酶的抑制作用;MTT方法检测阳性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周期阻滞.结果:经筛选得到12个化合物和5个微生物发酵液;其中浓度在10μg·ml-1时对重组纯化的人Aurora-B激酶活性抑制率高于50%的有7个,其中3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IC50分别为10.253,1.826和2.054μmol·L-1;其中3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4.255,15.326和1.032μmol·L-1,对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5.387,17.465和1.725 μmol·L-1,对HCT116细胞的IC50分别为5.380,8.528和2.029 μmol·L-1.11号化合物能够诱导HCT116细胞G2/M期阻滞.结论:以Y300和ipl1-321酵母细胞为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到多个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Aurora-B激酶抑制药.  相似文献   

9.
以含有喹喔啉母核的PI3K抑制剂XL765和WR23为结构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在喹喔啉母核上2位引入取代苯氧基片段,延长3位连接链改为磺酰肼,并在7位引入氟原子;去掉3位取代并在7位引入丙烯酰胺基。初步设计并合成了22个喹喔啉类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ESI-MS进行结构确证。以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MTT法)。结果表明, P6b、P6e、P6f对HCT116活性较好(IC50=3.24, 4.78和4.50μmol·L-1), P6d对MCF-7具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0.228 7μmol·L-1)。  相似文献   

10.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D)及其3,19-缩醛(酮)衍生物(3~15)、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ADD)C-15取代(16~28)及其复合8,17环氧化(31~34)等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用于指导抗肿瘤候选药物的合成。方法:以人食管癌Ec9706、人肺腺癌A549为模型,采用MTT法评价衍生物的活性,并进行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化合物3~15对2株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AD显著提高,其中化合物6对Ec9706的IC50为4.7μmol.L-1,而AD的IC50为81.7μmol.L-1。ADD的肿瘤细胞毒活性低于AD。不同的C-15取代基导致化合物16~28和31~34活性差异很大。AD的羟基乙酰化产物(35~37)活性比AD高,ADD的羟基乙酰化产物(38,39)活性比ADD低。结论:对AD的C-3,C-14,C-19羟基进行修饰、ADDC-15取代或C-15取代复合C-8,17双键环氧化可获得一系列体外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
马超  李学强  徐建  陈凑喜 《药学学报》2013,(9):1430-1435
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经酯化、胺化、酰化快速、高效地合成了7种新型磺酰胺类双氢青蒿素哌嗪衍生物。通过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并用X-单晶衍射法对化合物3c进行了最终构型确证。同时,以CCK-8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HeLa细胞毒性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细胞毒活性,IC50最优值为0.14μmol·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合成α-硫辛酸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方法首先,以邻硝基氟苯为起始原料,经亲电取代和氧化反应合成抗肿瘤药替拉扎明,同时以色氨酸为起始物合成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然后将替拉扎明和色氨酸甲酯盐酸盐分别与外消旋的或光学纯的硫辛酸进行酰胺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ES-2、K562、PC-3、MDA-MB-231和A549的体外抑瘤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硫辛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目标化合物对实验的肿瘤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Ⅱ的活性最好,其IC50值在10μmol·L-1以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苯氨基咪唑啉-5-酮类化合物。方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Knoevenagel缩合、N-烷基化、S-烷基化、取代5步反应合成2-苯氨基咪唑啉-5-酮类衍生物,并初步考察目标物对H460(人肺癌细胞)、HT29(人结肠癌细胞)以及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氨基咪唑啉-5-酮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c、1e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其对试验的3种肿瘤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41、0.38(H460),0.41、0.66(HT29),1.44、0.75(A549)μmol·L~(-1),阳性对照药物顺铂(cisplatin)对3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22、0.62、0.35μmol·L~(-1)。初步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化合物2-[(4-苄氧基)苯胺基]-6-环己胺基嘌呤(S70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S701在1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结直肠腺癌Lo Vo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观察相应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在1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结直肠腺癌Lo Vo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观察相应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在150μmol·L-1浓度范围内,S701作用24 h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结直肠腺癌Lo Vo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存活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S701 A549细胞、Lo Vo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为13.43、28.56、13.02μmol·L-1。形态学结果显示,S701对上述三种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新化合物S701可抑制A549细胞、Lo Vo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生长,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ntofine及其新型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方法以高藜芦酸和3-苄氧基大茴香醛为初始原料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antofine衍生物,经熔点、电喷雾电离质谱(ESR-MS)、氢核磁共振(1H-NMR)和碳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表征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大鼠扩散乳腺癌细胞F3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与紫杉醇、母体(-)-antofine作对比。结果衍生物5a、5b、5c、5e、5f、5h对MCF-7细胞的IC50>0.9μmol.L-1,对F3Ⅱ细胞的IC50>0.7μmol.L-1,均大于紫杉醇和母体(-)-antofine的IC50。(-)-antofine衍生物5g对MCF-7细胞和F3Ⅱ细胞的IC50分别是[(0.41±0.02)、(0.32±0.04)μmol.L-1],与紫杉醇[(0.46±0.02)、(0.38±0.03)μmol.L-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于(-)-antofine[(0.62±0.01)、(0.57±0.02)μmol.L-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衍生物5d对MCF-7细胞和F3Ⅱ细胞的IC50分别是[(0.48±0.01)、(0.42±0.02)μmol.L-1],与紫杉醇的IC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于(-)-antofine的IC5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tofine衍生物5d和5g表现出优良的体外抗乳腺癌活性,均优于母体(-)-antofine。  相似文献   

16.
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皂角刺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方法追踪分离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颜木素(1)、槲皮素(2)、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3)、木栓酮(4)、棕榈酸(5)、白桦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化合物1、3对7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好,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关系良好;化合物3对Bel-7402、HeLa、HT1080、KB、A549、SGC-7901、Heps等7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增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1.61~18.73 mg.L-1;化合物1对除A549之外的6种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良好,IC50为11.34~19.32 mg.L-1。结论化合物2~6和8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化合物1、3的抗肿瘤活性为皂角刺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株分离自广西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LD-68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和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弯孢霉菌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curvularin(1)、dehydrocurvularin(2)、11-β-Hy-droxy-12-Oxocurvularin(3)、11-β-Hydroxycurvularin(4)、11-α-Hydroxycurvularin(5)。化合物1~5对A549、hela、BEL-7402、K562 4种人肿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3、4、5对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活性,IC50分别为3.99、7.75、10.00、5.10μmol·L-1。结论首次测定了化合物3~5对A549、hela、BEL-7402、K562 4种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对hela细胞显示出较高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18.
Ding XY  He G  Jiang HP  Wan JF  Fan JZ 《药学学报》2012,47(4):479-485
薯蓣皂苷元对A375、K562等细胞株具有抑制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靶点之一是线粒体中的Bcl-2亚家族蛋白。本文以Bcl-2为靶点,运用Autodock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希望完善相关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提高其抗肿瘤活性。MTT法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化合物大多对K562、A375、A549等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H293、L02等2种正常细胞株无明显作用。其中,化合物1、6~8对K562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IC50值为1.96~4.35μmol.L-1)。  相似文献   

19.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吲哚酮和苯甲醛衍生物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其中6个未见报道.其结构均经1H-NMR、IR及ESI-MS确证.结论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Ⅱe、Ⅱg有较强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1.4μmol·L-1和1.2μmol·L-1,小于阳性对照药5-Fu).微波辐射技术用于3-取代吲哚酮的合成,能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长柱重楼总皂苷(PCT3)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毒性。方法用改良二甲基四氮唑盐法检测PCT3、顺铂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52,74,105,150mg·kg-1PCT3,检测PCT3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PCT3的溶血作用。结果 PCT3对A-549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71和2.36μg·mL-1,顺铂对A-549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分别为6.31和5.33μg·mL-1.PCT3对小鼠的LD50为92.40 mg·kg-,其对动物的整体健康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肝毒性。PCT3的溶血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溶血的半数有效量为4.31μg·mL-1。结论 PCT3对人癌细胞株A-549和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A-549细胞。同时,PCT3有一定的肝毒性和溶血活性,其溶血活性与细胞毒活性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