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121例,手术治疗9例。结果 12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硬膜下积液有不同程度程度减少,其中积液量减少5~10 ml 41例,10~20 ml 53例,积液完全消失8例;19例积液量无明显明显减少。9例手术治疗的患者积液消失。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应根据硬膜下积液发生、发展机制,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可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伴小脑幕静脉出血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伴小脑幕静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结果 2例患者预后良好,术后3月并发脑积水,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外3例患者死亡。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伴小脑幕静脉出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存活的患者远期容易并发脑积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在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使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脑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0例患者,存活148例,死亡12例。存活者中117例获半年以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手术伤口均未发生感染、切口漏和脑膨出等,伤口愈合良好;73例患者在术后3~6月行颅骨修补术,术中见皮瓣解剖层次清晰,粘连程度轻,皮瓣易于分离,分离过程中创面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硬脑膜完整。结论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组织相容性及致密性好,用其修补硬脑膜能够起到恢复硬脑膜解剖结构、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5年7月采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18例,所有病人均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或MRA筛选,头颈部CTA或DSA确诊,均在全麻下进行CEA。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7例,1例术后6 d死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17例随访1~24个月,2例手术部位再狭窄(其中1例因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支架治疗好转);3例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12例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急诊开颅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开颅手术治疗20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死亡1例,出现大面积脑梗死3例,二次出血3例,术后因颅内压增高行扩大骨窗手术1例,其余病人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其相应的临床特点,术中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手术入路的选择、轻柔的显微外科操作以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都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86例,实施改良大骨瓣减压术43例(观察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减压术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53%、9.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77%、27.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人(18~44岁)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结果 在院期间死亡7例,死亡率为14.6%。38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中残10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1例。结论 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与中老年人有较多不同之处,临床工作中需增强认识,其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颅底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2例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急诊行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前颅底骨折修补术。结果 术后未发生脑脊液鼻漏。术后随访6个月,12例均未见颅内容物疝出、脑脊液鼻漏复发等表现;5例视力得到改善,7例视力未得到改善。结论 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可以同时行经颅入路颅底骨折修复术联合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早期(≤7 h)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8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5例,大部分清除23例。术后再出血2例,1例出血量3 ml,1例出血量5 ml,均保守治疗。术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随访到的27例患者,预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 对合理选择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应用阶梯式减压技术的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6例,依据术中有无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随机分成两组:阶梯式减压组(n=187),传统减压组(n=169),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时GOS评分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阶梯式减压组急性脑膨出以及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减压组(P<0.05);阶梯式减压组术后6个月时预后好于传统减压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能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胶质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58例老年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部分切除27例,活检术1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例失语加重,3例颅内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术区出血。结论 老年胶质瘤手术方案应本着功能为先的原则,制定个体化方案,完善术前检查和评估,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HB)的诊断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54例颅内HB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中,44例为囊伴结节型肿瘤,8例实质型,2例单纯囊性。肿瘤全切除 52 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无再出血,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5年,肿瘤复发4例。结论 MRI是诊断HB的主要方法,影像学分型对于指导手术有帮助,应根据瘤结节位置,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高颈段椎管内肿瘤66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结果 66例中,11例出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异常,其中8例波幅下降20%~30%,3例波幅下降>50%,均在30min后波幅恢复至20%以下;61例肿瘤全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2个月,1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结论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2~6个月。结果 16例术后症状、体征均改善或消失;1例昏迷患者术后1周意识渐渐清醒。术后1 d复查头部CT示血肿基本清除。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过程中,及时复查头部CT,易于发现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晚期(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1~4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开颅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开颅手术治疗57例M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MCA动脉瘤中有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其余均成功夹闭。2例病人术后颅内再次出血,其中1例二次手术后出现手术侧大面积脑梗死;另1例病人急诊手术,术后又出血,家属放弃治疗。发生与脑血管痉挛相关并发症4例,其中3例病人表现为单纯的对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病人则合并有意识障碍。其余病人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正确认识MCA动脉瘤术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症状型Rathke裂隙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13例症状型鞍区Rathke裂隙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经鼻蝶入路11例,开颅显微手术2例,术中均清除囊内容物,囊内容物送细菌学培养,镜下完全(9例)或部分切除(4例)囊壁。结果 随访6个月~3年,术后头痛缓解率100%,视力障碍缓解率80%,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细菌培养阳性者4例,术后复发2例。结论 症状型Rathke裂隙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应在充分减压的同时尽可能地切除囊壁,术中应对较为粘稠的囊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减少颅内感染及囊肿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椎管成形术。结果 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2例,全部椎板予以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3年,改善10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根据McCormick脊髓神经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2例。结论 显微手术+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脑室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5例颅脑术后脑室炎患者临床资料。轻症患者腰椎置管,鞘内注射抗生素,脑室外引流管不能拔除者更换后行单侧脑室+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结合脑室和鞘内注射抗生素;重症及治疗无效者行双侧脑室置管引流,抗生素持续灌洗术。结果 治愈74例,死亡9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率87.1%。结论 脑室内的侵入性操作是脑室炎的主要发病原因,预防的关键是术中的无菌操作及术后管道的正确护理,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外科干预可提高治疗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金刚烷胺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颅脑损伤伴意识障碍5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给予金刚烷胺(100mg/次,2次/d),连续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及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DRS评分及CRS-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用药过程中,对照组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有6例;对照组有2例出现癫痫发作,观察组有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能耐受药物。结论 金刚烷胺对颅脑损伤的意识障碍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