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局限于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Langerhans细胞)增生的良性疾病,占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60%,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为其主要特点。本病临床中较少见,X线检查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本文通过6例手术、病理、X线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对其X线特点及误诊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系我院1993~1997年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5岁,其中10岁以下5例。临床表现均有… 相似文献
2.
骨嗜酸性肉芽肿八例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嗜酸性肉芽肿为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种,主要侵犯骨骼,少见于其它部位。本文收集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其X线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谢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40-41
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即局灶性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是一种良性的局灶性的病变。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男性多见。病变一般局限于骨骼 ,多为单发性 ,好发于颅骨、肋骨和股骨。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 8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 ,其中 3例为临床、X线诊断外 ,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9~ 5 8岁 ,2 0岁以下有 5例 ,约占 63 % ,临床症状表现多样 ,其中局部疼痛或压痛 6例 ,局部肿胀或有软组织肿块 4例 ,下肢活动障碍 2例 ,发热 2例 ,3例有外伤史记录。病程半月~ 15年。病变单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分析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评价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颈椎6例、胸椎11例、椎1例,单发16例、发2例,共25个椎体受累.18例均行X线检查,14例同时行CT检查,其中9例行MRI扫描.结果 所有病变椎体X线表现为扁平椎,边缘密度增高,椎间隙大多正常;CT见6例附件受累,4例椎旁软组织肿块;MRI 9例均可见扁平椎,椎体前后径增大,椎管受压,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2例椎旁梭形软组织影.结论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较有特点,X线是首选检查,CT显示骨质情况最好,MRI显示病变范围、椎管受压及软组织最有优势,三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深对骨嗜酸性肉芽肿X线表现的认识 ,提高对该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 17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 ,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 :发生在颅骨、骨盆和长骨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 ,单发或多发 ,边缘有或无硬化 ,无骨膜反应等典型X线征象以及本组病例发生在脊柱、肋骨、腓骨各 1例不典型X线表现。结论 :X线平片检查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强调必须与临床、病理结合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与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嗜酸性肉芽肿的CT与MRI表现。结果 9例共11个颅骨病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3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在CT上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穿凿样、溶骨样或虫蚀样骨质破坏,内见稍高密度软组织填充,3例可见硬化边;3例见"纽扣征"死骨;1例可见"双边征"。MRI T2WI多呈稍高信号,内见点状低信号,T1WI多呈等信号,内见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的低信号区。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6例经手术病理症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男17例,女9例,年龄1.5-26岁,平均12.5岁,主要效射学表现是: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变扁,颅骨上边界清楚的破坏区,长骨骨干髓腔内伴有骨外膜增生的囊状骨破坏和干骺,骨骺的囊状膨胀性或斑片深骨性破坏区,髂骨上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的囊状管光区,认为青少年发病,我骨受累,病变的自愈或此起彼伏以及髂骨髋臼上囊状改变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不明原因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无典型临床及X线表现,X线所见一般与胃癌、胃溃疡、胃炎无明显差别,因此常在术前被漏诊而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我院所见3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病例介绍例1,男,52岁。患者6年前患者胃溃疡,经治疗后好转。10天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上腹疼痛,2天后突然加重,呕陈旧血约5O0ml,并伴黑便。体检:一般状态良好,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腹软,无明显包块,胃及肝区压病阳性,心肺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9gA,白细胞9.IX10。/L,中性粒细胞O.74,淋巴细胞O24,嗜酸细胞002。X… 相似文献
9.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探求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23例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X线摄片,14例行CT扫描,4例行MR检查.将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病变部位为颅骨10例,椎体5例,长骨4例,骨盆4例.X线平片示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钙化4例,2例呈膨胀性生长.CT示边界清晰,钙化7例,在长骨可见呈多囊状改变,并可见轻微骨膜反应,所有病例均可见软组织肿块.MR示T1WI低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杂信号.结论 骨嗜酸性肉芽肿有一定特征影像表现,X线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男17例,女9例.年龄1.5~26岁,平均12.5岁.主要效射学表现是: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变扁;颅骨上边界清楚的破坏区;长骨骨干髓腔内伴有骨外膜增生的囊状骨破坏和干骺、骨骺的囊状膨胀性或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区;髂骨上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的囊状透光区.认为青少年发病,多骨受累,病变的自愈或此起彼伏以及髂骨髋臼上囊状改变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我院1例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上表现为溶骨性破坏;须与单纯性骨囊肿、囊状骨结核、骨髓炎等相鉴别;单发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结论: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单发的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以手术治疗为主,多发的考虑放疗。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 19例 ,其中单发者 15例 ,多发者 4例。病灶刮除植骨 11例 ,脊柱病变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4例 ,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1例 ,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4例 ,所有病人获得随访 1~ 10年 (平均 4 .5年 ) ,病变均顺利愈合。文中同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6例儿童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1例锁骨患者因术中不能明确诊断给予单纯刮除,其余15例患者均给予病变刮除植同种异体骨手术。结果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16例患儿均为嗜酸性肉芽肿,除1例患者1年后复发行二次手术外,其他15例患者一次愈合。结论对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患儿误诊的原因是其影像学表现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观察X线图片有助于明确诊断,同种异体骨移植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单发15例,其中额骨6例,顶骨5例,枕骨3例,眼眶1例;多发1例共3个病灶,分别位于额骨、枕骨及斜坡。额骨、顶骨及枕骨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眼眶及斜坡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缘。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多边缘无硬化,仅眼眶及斜坡处病灶局部有硬化缘。CT主要表现为颅骨内外板类圆形骨质破坏,眼眶及斜坡病灶呈不规则侵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无骨膜反应;其中6例单发病灶及1例多发病灶均见骨质破坏内残留小点及细条骨片;软组织肿块部分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轻度强化。MRI均见骨质破坏区向颅骨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其中11例11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4例6个病灶呈中等信号,1例1个病灶T1WI见斑点状高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均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软组织肿块均呈显著性强化。结论 X线结合MRI有助于诊断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原发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探讨三者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骨肉瘤病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在15~48岁,平均26岁。其中发生在股骨的原发骨肉瘤8例,胫骨5例,肱骨3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均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16例原发骨肉瘤中成骨型骨肉瘤3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1例。X线平片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88%、63%、56%、56%、44%;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100%、75%、94%、75%、25%;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软组织肿块、瘤周水肿区及Codman三角检出率为100%、25%、25%、100%、100%、19%。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的显示敏感,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MRI对骨膜反应、瘤骨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和CT不如MRI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周水肿的显示。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MRI为外科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X线平片、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研究X线平片、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有完整影像学资料(X线平片、CT、MRI)的脊柱结核35例,包括颈椎结核12例,胸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15例。分析了脊柱结核的X线平片、CT、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是观察脊柱结核发生部位、椎间隙变窄、脊柱后变畸形的较好方法;CT是评价椎骨破坏和类型、椎旁脓肿和钙化、以及骨性椎管疾病的可靠检查方法;而MRI特别是增强MRI,是观察早期椎体骨质破坏、椎管内侵犯和脊髓病变最敏感的诊断方法。结论:X线平片结合CT扫描可对脊柱结核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必要时应用MRI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放疗,总剂量DT20~50Gy,分次剂量DT1.5~2.5Gy。结果:6例于治疗结束前肿瘤完全消失,1例于治疗后1年完全消失,随访3~9年,均无瘤生存。结论:单纯放疗是治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和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