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治疗与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冠心病PCI治疗前、后,应用SDS、SAS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程度测评,用统计方法评价PCI术前、术后SDS和SAS积分变化的意义。结果:112例冠心病PCI治疗患者,术前焦虑者58例(51.79%)、抑郁者32例(28.57%),与术后1周焦虑者65例(58.04%)、抑郁者28例(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焦虑者76例(67.86%)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焦虑患者22例(19.64%),较术前人数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患抑郁者36例(32.14%),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抑郁者16例(14.29%),较术前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且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抑郁、焦虑的程度会加重,从而影响冠心病PCI治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43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采集患者信息,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发生率为24.4%(107/438)。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证候要素分布依次为血瘀(84例,78.50%)、气虚(69例,64.49%)、阴虚(51例,47.66%)、痰浊(43例,40.19%)、气滞(38例,35.51%)、阳虚(27例,25.23%)、寒凝(14例,13.08%)。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较不存在者多见气滞证(P=0.002)。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组患者中医主症计分及胸闷症状计分较非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否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血瘀证均是主要证候要素,气滞是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的重要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消极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焦虑、抑郁.侯允天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焦虑症状术前占58%,抑郁症状术前占39%,严重者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放弃手术治疗.故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09年4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分析其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205例,对其进行心理痛苦、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和疼痛自信调查。结果 205例患者中,轻度痛苦者109例,占51.71%;中度痛苦者41例,占20.00%;重度痛苦者37例占17.07%。患有肯定焦虑症的病例数为187例,占全部病例数的91.22%,患有肯定抑郁症的病例数为165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0.4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焦虑、抑郁得分、疼痛自信度均与心理痛苦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P<0.05);而社会支持平均得分则与心理痛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P<0.05);而且癌痛患者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与焦虑、抑郁及疼痛自信均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癌痛患者心理痛苦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疼痛自信密切相关,干预时应加强对癌痛患者的心理辅导、精神支助及社会支持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心理痛苦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且行PCI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中对患者行心血管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PCI术前、术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及出院前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焦虑及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及干预组术后SAS评分分别为55.68±4.09,50.32±4.6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干预组术后SDS评分分别为58.16±6.43及52.36±5.56,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不满意为5(20%),满意为14(56%),非常满意为6(24%);干预组中不满意为2(8%),满意为9(36%),非常满意为15(56%),干预组术后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出院前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及术后的焦虑程度,并提升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正>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包括已痊愈者)约为600万~700万,存活者中约四分之三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泌尿外科2014年3~9月收治的142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分别占66.90%和60.5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癌性疼痛、病程、照顾持续时间,以及家庭收入是照顾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程、照顾持续时间和家庭收入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泌尿系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我院自拟心理调查表对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者最为多见,占54.2%;其次自卑﹑抑郁心理者占31.7%,此外,自尊、烦躁、激动、孤独等心理特点.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解患者心理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探视,向患者讲解眼球摘除术原因,麻醉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实例和健康科普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恐惧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确有助于缓解眼球摘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应对患者实施常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对其中符合抑郁焦虑诊断的15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病程、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乳腺癌患者中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占63.31%,其中抑郁患者以肝郁痰凝型最高(占46.94)%,焦虑患者以正虚毒炽型最高(占42.86%);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分期的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的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肝郁痰凝型和正虚毒炽型与抑郁焦虑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焦虑、抑郁状态。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 海)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 100 例,均予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测定,调查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100 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抑郁状况的患者有 46 例,占比 46.00 %(46/100);其中,只出现焦虑状况的患者 19 例,占比 19.00 %;只出现抑郁状况的患者 13 例, 占比 13.00 %;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的患者 14 例,占比 14.00 %。艾滋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女性、 45 ~ 59岁、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离异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特征调查结果显示,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增加, 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诊断未告知他人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诊断主动自愿告知他人者;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 焦虑、抑郁状态也随之加重。对此,宜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给予针对性改善对策,以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  相似文献   

12.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临床上改善冠脉血供的有效措施之一,已被用于大量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且其适应证仍在不断扩大[1],手术量将进一步增长。传统的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解释PCI术的预后,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已成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0-23
目的: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白癜风发病发展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诊断标准,选择35例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12例为B组,采用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员对白癜风患者就其性别、年龄、职业、最近一次白斑变化与情绪相关性等情况进行调查,并由专业中医师对A,B两组进行中医分型诊断;由专业西医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A、B两组进行精神因素评分。结果:中医方面,A组35例白癜风患者中,肝气郁结型患者15(43%)例,肝胃不和型患者8(17%)例。西医方面,A组22例(62.9%)可能存在焦虑状态,其中5例(14.2%)肯定有焦虑状态,6例(17.1%)肯定有明显焦虑状态。B组中,仅1例(0.08%)可能存在焦虑状态;A组13例(37.1%)可能存在抑郁状态,其中6例(17.1%)肯定有抑郁状态,B组无人存在抑郁状态;经统计学分析白癜风患者中医分型诊断和焦虑抑郁精神因素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西医的精神因素在中医表现为肝气郁结,从中西医两方面分析,精神因素是反应白癜风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1 000万人患各种癌症,约500万人被夺去生命,其中我国占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不良情绪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贯穿于某些患者生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手动角膜曲率计对白内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的存在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手术提供帮助与参考。方法利用德国RODENSTOCK公司生产的KER 200型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635例(886眼)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886眼中,≤0.50 d者347眼占39.16%,>0.50~1.0 d者184眼占20.77%,>1.0~2.0 d者261眼占29.46%,>2.0~3.0 d者40眼占4.51%,>3.0 d者25眼占2.82%,不规则散光29眼占3.27%。结论白内障术前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散光,为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术后脱镜率,应在手术设计、晶体选择及手术操作中注意患者角膜散光的情况,并尽可能减少术源性散光,使患者的高质量的视觉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精神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住院的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后均采用中医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时患者疼痛程度间差异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患者疼痛程度与抑郁发生率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与焦虑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LIDH患者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7.63%和16.1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LIDH患者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3.01%和15.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LIDH患者抑郁发生率15.05%,抑郁发生率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焦虑发生率为13.98%,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与抑郁、焦虑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老年LIDH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I)伴发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将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辅助量表筛选的LI患者分为LI伴发焦虑抑郁组、单纯LI组,采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量表评分和证候学观察.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LI诊断的患者43例,其中LI伴发焦虑或抑郁的患者26例,占60.5%,单纯LI患者17例,占39.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虚阳亢证、血虚证与LI后抑郁的发生相关,阴虚阳亢证与LI后焦虑相关.结论 单纯LI与LI后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LI后抑郁多见阴虚阳亢证与血虚证,LI后焦虑多见阴虚阳亢证.  相似文献   

18.
汪云翔 《河南中医》2008,28(4):84-85
当前,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CHD)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0%~50%,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300万人,其中美国最多,占70~1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共占700万人。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缺乏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7例诊断为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采用焦虑自我评估量表(GAD-7)和抑郁自我评估量表(PHQ-9)进行焦虑及抑郁评估。结果: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证(78例,占41.71%)及肝胆湿热证(47例,占25.13%)为主。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痰瘀互结证、肝胆湿热证患者焦虑人数明显高于抑郁人数(P均<0.05);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患者抑郁人数明显高于焦虑人数(P均<0.05)。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中医证型的焦虑自我评估量表(GAD-7)评分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P<0.05);而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HQ-9)评分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P<0.05)。结论: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证、肝胆湿热证多见,痰瘀互结证及肝胆湿热证患者易合并焦虑,且痰瘀互结证患者焦虑程度最重,肝郁气滞证及肝郁脾虚证患者易患抑郁,且肝郁气滞证患者抑郁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证候要素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对200例CHD患者进行证候要素辨证分型,比较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CHD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是:术后1周: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术后1月、3个月:气虚证血瘀者痰浊证;术后6个月: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PCI术后患者证候要素的转化可能始于术后1周,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证候要素与术前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