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股骨粗隆下骨折类型与内固定材料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 6 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人的不同内固定方法与结果 ,分析了各种内固定的优缺点 ,认为麦氏鹅头三翼钉及髓内钉不能作为常规内固定材料 ,加压滑动鹅头钉及Gamma钉治疗效果佳 ,宜首先考虑 ,可选择性地使用角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四肢长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极广泛,但由于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及内固定技术失误造成内固定失败常有发生.本文对我院19例病人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复位,应用多技克氏针,动力髋螺钉(D.H.S).中空松质骨螺钉行内固定术。【结果】25例随访1~6年,优88%,良12%,失访4例,死亡1例占3.3%。【结论】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损伤 ,多见于老年人 ,由于该处血运供应十分丰富 ,骨折愈合很容易 ,发生骨不连的机会很少 ,股骨头出现坏死的机会更少。此部位骨折的主要问题在于高龄病人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髋内翻畸形。近年来随着人的寿命延长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明显增加 ,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为预防并发症、减少病死率 ,国外近 3 0年来对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倾向于手术内固定 ,尽可能使病人早期离床 ,早期功能锻炼。近年国内也出现多种治疗方法 ,尤其是内固定的种类较多 ,现就国内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作一综述。对股骨转子间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士5.2)岁;AO分型:31-A2.2型31例,31-A2.3型23例,31-A3.3型10例.根据复位方式,分为有限切开或器械辅助复位组(n=19)和直接闭合复位组(n=45).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成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5.8士81.2)mL]多于直接闭合复位组[(238.9士56.7)mL],手术时间[(93.4±10.4) vs (79.4±12.7) min]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7.4±3.1) vs (16.7士2.2)周]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4.7±8.3 vs 86.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少见,闭合复位困难时需要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虽然这会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但并不影响临床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内固定术式与疗效情况。方法将64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髓内固定针Gamma钉,B组用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R ichards钉。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复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Gamma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髋内翻率均较R ichards组低(P<0.05或0.01),复位优良率较R ichards组高(P>0.05)。结论Gamma钉用于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效果较R ichards钉优。  相似文献   

8.
陈立新  张淑英 《中外医疗》2008,27(23):23-23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30例,内收型22例,外展型8例,其中头下型3例,颈中型7例,基底型20例,均采取闭合复位,双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所有病例均行皮牵引2周,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术后3个月持拐不负重行走.结论 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应早期复位,力求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术后避免过早负重,从而达到降低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骨折内固定失败多因固定物的折断、弯曲、脱钉等导致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而使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近年来,内固定失败的例数有所增加,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笔对1997-05/2000-05发生的12例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几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该院1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用解剖钢板、Gamma钉以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患者平均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4.61%,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占10.18%);三种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只要手术方式选择适当,解剖钢板、DHS和Gamma钉等内固定方法均为股骨粗隆周围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otfried 支撑复位结合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中青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 年4 月-2015 年8 月该院就诊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 组(单采用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B 组(Gotfried 支撑复位+ 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C 组(解剖复位);每组35 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颈短缩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A、B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弱于C 组患者,且B 组住院时间(8.5±3.2)d 短于A 组(8.9±3.2)d及C 组(8.9±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随访1 年后,B 组(68.6%)及C组(65.7%)未发生颈短缩比例高于A 组(37.1%),且B 组(86.2±6.1)及C 组(85.3±6.9)髋关节Harris 评分均高于A 组(76.9±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 组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otfried支撑复位结合内固定又助于降低治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有利于预防术后发生颈短缩以及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骨折复位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所有的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逐个进行质量分析,作系统评价。结果:内固定术较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P〈0.05),手术失血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少(P〈0.05),但其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术(P〈0.05)。结论:内固定术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但因其术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较高,其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了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进行了随访。结果:55例随访6~36个月,骨折均甲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折弯或断裂,无髋内翻、肢体外旋和短缩畸形.患髋功能优良率达83.7%。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等优点,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至2011年12月5日。收集PFNA与DHS固定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58例患者,其中PFNA组475例,DHS组483例。资料分析显示,PFNA固定与DHS固定比较,手术时间缩短[WMD=-21.38,95%CI(-33.050,-9.2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176.36,95%CI(-232.20,-120.52),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CI(0.31,0.70),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降低[RR=0.27,95%CI(0.11,0.62),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PFNA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后骨折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术后浅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要优于DH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O锁定加压板(LCP)加植骨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10年11月对26例尺桡骨骨不连行手术内固定,训练摔伤12例、机器绞伤4例、砸伤6例、交通伤4例。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7例。其中尺桡骨不愈合5例,尺骨不愈合13例,桡骨不愈合8例。全部采用LCP内固定加自身髂骨植骨。结果 26例经4~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不连全部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疲劳骨折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采用LCP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操作简便,可提供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有利于前臂、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探讨采用锁定钢板加钢缆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病例报告]自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间,采用锁定钢板加钢缆系统内固定治疗了18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第2日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8~12周开始逐渐行负重功能锻炼.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见感染、脂肪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长为10~15个月,术后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缩短及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患侧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讨论]锁定钢板加钢缆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愈合快,在微创条件下稳固固定骨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天志  朱美忠  陈滔 《重庆医学》2011,40(10):966-96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本科获得随访的167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DHS;B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C组:髓内内固定(包括PFN、Gamma钉);D组: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手术参数,评定比较围手术期风险;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围手术期手术参数最低(P<0.01),B组、C组两组相当(P>0.05),A组最高(P<0.01);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3、6个月D组优于其他组(P<0.01),A、B、C 3组相当(P>0.05),术后12个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最高,其余各组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高龄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髓内固定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也是合适的选择,DHS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 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手术后8~26个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平均17.1个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5~48个月,平均27.2个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 Ficat分期:Ⅲ期8例,Ⅳ期24例。术前改良Harris评分(40.9±9.8)分。本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人工关节。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8.3个月。末次随访 Harris评分为(90.8±4.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8%。术中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C型),2例出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相应处理后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与开放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C型骨盆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各60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远期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5.8±8.3)ml,切口大小(4.8±0.7)cm,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2±1.3)d,住院时间(11.5±2.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3个月、0.5年以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64.52±9.31、67.53±10.46、75.87±14.56)及Barthel指数(75.42±9.93、83.48±11.62、89.78±12.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且取得与常规手术相当的手术时间,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