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8)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而易被忽略,最终发展成尿毒症成为难治性疾病。西医缺乏有效方法,对症治疗为主。中药多途径联合西药治疗虽已大量报道,尚缺乏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性。[检索策略]以主题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中西医结合、单纯西医治疗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资料提取与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计数资料用比数比(OR)、95%可信区间(CI)表示。试验结果同质性接受H0做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拒绝H0做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纳入26项,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各研究间无异质性(χ2=34.42,P=0.10)。OR=4.92,95%CI[3.926.19]。治疗有效率中西医结合89.13%(1017/1141)优于西医治疗62.85%(643/1023)(χ2=13.7,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具有加减灵活、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于长期应用等优点,结合西药对症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问题与展望]中医药治疗尚缺乏统一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未来有待于统一分期分型及治疗标准,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安慰剂平行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2.
刘虹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4):35-3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6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糖尿病饮食及胰岛素控制血糖,对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则联合口服药降糖,使血糖控制在空腹5~7mmol/L,餐后2h控制在7~10mmol/L,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者给予常规降血压及降脂治疗。对照组33例凯时注射液10ug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注,1次/d。治疗组33例丹参川芎嗪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西药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护理效果、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4)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通过检索2005年—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经过逐步筛选,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体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降低血糖、24 h尿蛋白量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因纳入文献样本有限以及文献质量不高,尚需大样本以及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高质量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DN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温阳之功效的自拟糖尿病肾病方加减,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检测24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24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指标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明显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 相似文献
6.
陆晓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183-184
糖尿病肾病(DN)是由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它是糖尿病(DN)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40%。DN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日益受到医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3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适当利尿消肿及一般对症支持处理,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对照组30例缬沙坦分散片,80mg/次,1次/d。治疗组33例六味地黄丸,6g/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尿蛋白指标[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67.74%。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24h UAE)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5-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是由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系列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其发生率约占35%,且有逐年升高趋势,单纯西药对DN无特效疗法,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N的研究与防治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现将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以气阴、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痰凝、血瘀为标。整个病程中,痰瘀贯穿始终。病变是从痰瘀阻络到瘀闭肾络,从气虚、阴虚、阳虚到阴阳衰竭、浊毒潴留的漫长过程。目前大都在控制饮食、运动、降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药结合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理化指标,其疗效均优于单纯中药组。 相似文献
11.
许梦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2):51-52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Ⅲ期)疗效.方法 观察56例DN Ⅲ期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尿微量蛋白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后,患者尿微量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3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证候、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常艳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6):8-9
评价中医药相关Meta分析研究质量,已发表文献-总体质量,研究人员-文献质量水平有待提升。慎重进行中医药相关Meta分析,对临床研究质量不高文献进行评价是否对指导临床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思考,需要专业循证医学专家有针对性对中医药高质量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0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629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总有效率要优于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指数的改善有潜在优势。结论: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疗效评价指标不一,临床研究多为小样本,影响结果可信度,疗效系统综述较少。[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检索策略]以主题词"活血化瘀"、"逐瘀"、"通瘀"、"通脉"、"通络"、"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和"真心痛",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病例资料完整;各文献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相似,组间均衡性较好。[资料提取与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计算95%可信区间(CI)。纳入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然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检测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对≥5篇分析结果,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活血化瘀法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OR=3.96,95%CI(2.62,5.98),(P0.001)];心电图改善率[OR=2.20,95%CI(1.64,2.95),(P0.001)];硝酸甘油停减率[OR=6.11,95%CI(3.68,10.13),(P0.001)];红细胞压积[WMD=-5.14,95%CI(-10.35,-0.07),(P0.001)];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高切黏度[WMD=-0.42,95%CI(-0.72,-0.12),(P0.001)];全血低切黏度[WMD=-0.13,95%CI(-0.47,-0.22),(P0.001)];血浆黏度[WMD=-0.13,95%CI(-0.20,-0.06),(P0.001)];血脂中的甘油三酯[WMD=-0.26,95%CI(-0.48,-0.04),(P0.001)];总胆固醇[WMD=-0.62,95%CI(-1.58,-0.35),(P0.001)];高密度脂蛋白[WMD=0.12,95%CI(0.03,0.22),(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症状较轻。[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问题与展望]前期研究质量不高,实验结果存在发表偏倚;目前对疗效尚不能得出最终结沦,有待于高质量临床研究,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随访时间充足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