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内经素问·咳论篇》中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出发,说明咳喘虽是肺脏之本病,但其它脏腑有病,传于肺,亦可以使肺的宣降功能失司,肺气不利而出现咳喘。依据本病临床表现,可从"肺气上逆"而论。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经典理论出发,认为ALI/ARDS中肺为主病之脏,脾胃运化失职,肾不纳气,大肠传导失司,反作用于肺,亦致ALI/ARDS迁延难愈。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肺与各脏关系,以防肺及他脏之间相互影响,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聚于胃,关于肺"论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39-440
咳嗽一证 ,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多种原因引起肺失宣肃致肺气上逆均可致咳。早在《素问·咳论篇》中即有对咳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症有详述 ,其概括性地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即咳虽为肺之本病 ,然究其源 ,非肺一脏之因 ,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 ,发展到一定阶段 ,均可影响肺之宣肃功能而作咳。《素问·咳论篇》在论述咳证之五脏六腑的分证及各自症状后 ,总结性提出“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之说 ,针对性地提出内伤咳嗽虽与其它脏腑相关 ,但终与肺胃关系密切 ,为后世在咳嗽一证的辨证、治疗上澄清了本源 ,理明了思路。咳嗽之…  相似文献   

3.
列举《伤寒论》中非治疗咳喘病方剂治愈咳喘之验案六则,验证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出“治病必求于本”乃临床取效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列举《伤寒论》中非治疗咳喘病方剂治愈咳喘之验案六则,验证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出“治病必求于本”乃临床取效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李丽丽 《河北中医》2008,30(3):264-265
小儿咳喘是儿科肺系疾病常见证候。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肺乃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皮毛,一旦感受外邪,则肺先受病。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及肺,引起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而致咳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6.
咳嗽虽是肺系疾患常见症候之一,是由外感或内伤原因,导致肺气上逆所致。一般的咳嗽从肺论治,皆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对一些顽固性咳嗽,笔者根据《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理论,认为一些顽固性咳疾,非肺系独病,乃是由于其它脏腑受邪,功能失...  相似文献   

7.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出脏咳之病名。指出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五脏经气失调,皆可累于肺,发为咳。病在肺,治在肺;病在他脏,治亦从他脏。马贵同教授业医40余载,对此经言要义体会尤为深刻。今摘录马贵同教授治疗脏咳验案1则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8.
刘长波 《中医杂志》1996,37(6):337-338
司徒树长是广东省中医院老大夫,擅治顽症。笔者曾私淑其学,兹整理2则经验如下:1 顽固咳喘,多责之于肝与瘀血咳喘当属肺病,盖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使然。外感咳喘,责之肺者,即可收效。然顽固性咳喘,以常规宣肺止咳,降逆平喘,却久治罔效,临床颇为常见。司徒医师认为:《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  相似文献   

9.
咳喘是肺系疾病常见的两个症状,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外感内伤皆可引起。咳有新久寒热之分,喘有虚实轻重之别,临床上咳喘二症常同时并见。喻嘉言认为“咳者,肺之本病也。”《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本病常因寒温失调,饮食不节,怒恐劳倦等,致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产生咳喘,故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  相似文献   

10.
<正>咳嗽是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的一种症状,多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之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故《素问.咳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记载,亦有《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之说。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损伤中医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8年国内有关急性肺损伤(ALI)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有关喘咳的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急性肺损伤中医病机及治法。认为急性肺损伤病位在肺,与肾关系密切,可累及多个脏器;肺不主气是ALI发生的病理基础,肺肾两虚是ALI转归的病理关键;中医药治疗当扶正祛邪,肺肾共调。  相似文献   

12.
《内经》指出:咳嗽与五脏六腑均相关,揭示了咳嗽虽是肺系病变而各脏腑病变可累及肺系而致咳嗽的道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说明咳嗽于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上述理论运用于具体疾病的诊治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对疾病的特殊性、规律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用计算机以关键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ALI”“ARDS”,全文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进行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ALI的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文献87篇,使用方剂90次,中药107味;(2)经分析宣白承气汤使用频次最多;(3)使用频次前三的单味中药分别是大黄、甘草、葶苈子;(4)中药四气以寒温常见,五味以苦辛甘居多,多归属于肺经、脾经和胃经;(5)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治疗ALI/ARDS新处方2个。结论客观呈现了目前中药治疗ALI/ARDS以治肺为关键,兼顾脾胃;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泻下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相关探析内伤咳嗽的病机,认为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瘀与火,与心、肝、脾、肺、肾各个脏腑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内伤咳嗽的病机,体现了中医治疗内伤咳嗽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近10年与艾滋病合并咳嗽相关的文献报道,就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综述。艾滋病合并咳嗽多由于机体正气亏虚、邪气久伏、复感外邪,致使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在辨证上有所争议,通过清宣和补益的方式进行治疗。多项研究均证实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咳嗽中有确切的疗效,为了使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机会性感染中得到推广、更好的使病人获益,需要中医药治疗在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达到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干预概况,为临床制定辨证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整合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发病情况、症状特点、证候类型等归纳出临床老年CVA患者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候特点,制定出统一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规律,并在证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临床CVA患者的中医药用药情况进行系统观察及研究,总结现临床针对老年CVA患者的干预概况。结果:老年CVA患者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并伴有咽痛、鼻塞、打喷嚏、出汗、咳痰、口渴等症状,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等分析其病因病机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复感风邪,抑制肺气上逆,肺管不利,引起气道挛急有关,日久则邪郁于肺,瘀阻肺络、津液耗伤,概括为风邪犯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肺热阴虚证、肺阴亏虚证等证候。中医药治疗途径分为药物内服及外治两种,其中内治法主要以祛邪宣肺、补益肺肾、祛邪扶正为主,而外治又可分为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刺等,疗效显著。结论:CVA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具有作用温和、辨证论治、安全性高等优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且无明显肺部症状,临床上尤见于老年群体出现感冒症状后。西医相关研究发现,持续慢性咳嗽患者普遍有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以抗炎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中医学对慢性咳嗽有"顽固性咳嗽""久咳""久嗽""内伤咳嗽"等多种不同的表述,中医认为咳嗽与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疗应注重整体入手,多脏同调,每获良效。对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内外治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LI/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ALI/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UTI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推注乌司他丁20万u,每8h1次,连用1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动脉血气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纽65.0%(x2=3.856,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并(t=2.231、2.311、2.215、2.301、2.315、2.333、2.341、2.401、2.451、2.342、2.332、2.333,P均〈0.05);两组治疗8d,PaO2、心率、呼吸、有显著性差异(t=2.232、2.311、2.3415,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TNF—a、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2.431、2.331、2.322,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改善AIMAR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陈士铎治疗咳嗽,首辨外感内伤,并且注重内伤,对于外感咳嗽,仍重脏腑不足,内外兼治,用药轻灵,质地柔润。陈士铎临床上治疗咳嗽多从内伤求治,内外合邪,兼夹而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脏腑虚损、气机不调为病机之关键,在辨证时注重脏腑间关系,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佐金平木等诸法同用。外感咳嗽在疏散外邪的基础上,仍参以调和脏腑之法,内外调治。其从脾胃虚寒,土不生金;顽痰停滞,肺气虚损;肝木刑金,肺肾阴亏;郁热咳嗽;气阴两虚;肺燥咳嗽等方面辨证治疗。陈士铎居处江浙一带,病者以感受温邪为多,故治疗以温热伤津、气阴不足、脏腑虚损立论,时时注意顾护阴津,补脾生津,多用滋阴益气之法,用药考究,以清润之品为多。  相似文献   

20.
咳嗽作为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中医各家以整体观为指导,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多数从内伤角度加以论述,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致肺脾肾受损,正气亏虚是艾滋病咳嗽的主要病因病机特点,痰湿瘀浊乃属其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