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性改变,严重者可合并食管溃疡或狭窄,临床上多表现为灼热,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属中医“吐酸”、“噎嗝”、“胃脘痛”等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尚无明显进展,仍局限于抑酸药加食管胃动力药,而传统中医药在改善症状,调节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功能,抑制反流,促进食管受损粘膜修复等方面均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RE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实验研究等均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RE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RE的病因病机马银成[1]认…  相似文献   

2.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机及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反流性食管炎(RE)在不同患者中临床主症不尽相同,但用“吐酸”病来概括RE的中医诊断既可反映RE的致病机理,又可突出其临床特点。RE主要与胃、肝、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机关键于胃气上逆、酸水泛溢。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逆宜根据偏寒、偏热、偏虚、偏实之不同,采取相应的降逆制酸方法并针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时也可配合宣降肺气和疏肝柔肝之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红玉 《中医杂志》2005,46(2):93-94
反流性食管炎根据其症状特点,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吐酸"、"噎膈"等范畴.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食管,与肝胃相关.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其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滞、痰热互结、胃气上逆.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心理。现阶段,GERD的发病机制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文献收集整理,笔者发现西医认为GERD的发病机制与食管下括约肌(LES)抗反流屏障结构障碍、食管对胃反流物的廓清功能异常等相关,治疗以抑酸、促进胃肠动力及抗反流手术等为主。古今中医医家则认为在多因素下致肝胃不和、气机失和为其总病机,在治疗方面,通过辨证分型采用药物疗法、中医外治法治疗等。现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国内外GERD文献资料,阐述了中西医学者对GERD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两方面的认识,以期为治疗GERD进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且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传彬 《河南中医》2009,29(8):748-749
总结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与饮食、情志有关;胃气上逆、酸水泛溢是其主要病机,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初病多实,病理因素有气、痰、热、瘀。治疗上以泄热制酸为要,善用左金丸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7.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组织黏膜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范畴,临床上以反酸、烧心、灼热、疼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出血、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等。中医学中没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吞酸"、"吐酸"、"嘈杂"、"胃脘痛"等范围。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逐渐完善,治疗上以"和法"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因在中医病名、辨证和治疗上缺乏统一标准,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括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常用方药,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机及辨治探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中,肝气泛胃、肝胃不和只是其发病过程中的表象。其本在于脾虚失运,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瘀血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亦日益受到重视。治疗时在降逆治酸的同时运脾疏肝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陈庆利  孙志广 《光明中医》2010,25(2):334-335
为了体现中医药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优势,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但是由于对本病的认识还不够具体,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发现反流性食管炎发展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出现阴虚的表现,从脏腑阴虚角度论治本病疗效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阴虚证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将反流性食管炎阴虚证分为胃阴虚、脾阴虚、肝阴亏损、肺阴虚、肾阴虚5种证型,治疗方面在补益各脏腑之阴基础上,根据"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虚则补其母"等原则兼顾他脏阴液,使五脏六腑皆得润养,为临床上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反流性食管炎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瑞凝胶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半幽门结扎加贲门肌切开术复制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设模型组、奥瑞凝胶3个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凝胶赋形剂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术后7d开始给药,给药14d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食管黏膜的肉眼观察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奥瑞凝胶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奥瑞凝胶组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程度减轻,病理学表现趋于正常。结论奥瑞凝胶能减轻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病变程度,提示其有保护和修复食管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甲亢性不孕不育症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气郁痰凝、饮食不节-痰湿内蕴、外邪侵袭-寒湿热邪、肾精亏损-劳则气耗、脏腑功能失调-相互为病等。中青年工作压力较大,劳累过度,气机不畅;饮食不节,嗜食肥腻,影响脾胃运化,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气滞血瘀,瘀阻于胞宫;外界环境影响,严重环境污染,雾霾现象,首当其冲先犯肺,肺功能失调,肺主百脉功能失调,进一步影响脾肾功能,导致不孕证。以先天肾虚为本,脏腑功能失调相互影响为标,以气阴两虚,痰湿瘀毒为发病关键,以心、肝、肾功能失调为发病核心。无论本虚标实或以实证为主,痰湿瘀毒贯穿于始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与窄带成像内镜下食管上皮微血管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运用中医辨证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疾病转归风险的可行性。方法:对81例LA-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在窄带成像内镜下对其食管上皮微血管进行分级,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经非参数检验得出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上皮微血分级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与NBI下食管上皮微血管分级二者具有相关性,中医辨证用于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疾病转归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组30例,采用针刺和降逆中药;中药组30例,服用降逆中药;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四组均以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组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可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防止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15.
孙永顺  尚盈盈  朱生樑 《新中医》2012,(10):130-133
目的:从胃动力角度探讨丁香降气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贲门肌切开加幽门半结扎术制作酸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中药组予丁香降气方颗粒剂混悬液灌胃,西药组予吗丁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半固体排空检测法测定胃排空,免疫组化法观察胃体、胃窦C—kit阳性CajalN质细胞(ICC)的变化。结果:①胃内残留率: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②胃体、胃寞平滑肌层间、肌层内ICC计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增多(P〈0.05,P〈0.01);中药组胃体平滑肌层间ICC计数多于西药组(P〈0.01)。结论:①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胃体、胃窦平滑肌层间和肌层内ICC数量减少,可能是引起胃节律性电活动异常,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的重要机制。②丁香降气方通过增加胃体、胃窦平滑肌层间、肌层内的ICC数量,能促进胃排空,改善胃动力,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来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众多学者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讨,尚未取得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旋覆代赭汤。详细记录患者反流症状并根据胃灼热、反酸及胸痛症状严重程度记0、1、2、3分;检测食管压力分别检测受试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LEPP)、食管体异常收缩百分数,同时进行食管阻抗-pH联合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1)经治疗后2组胃灼热、反酸和胸痛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除异常收缩百分数外,下括约肌静息压、下段蠕动波压力和下括约肌松弛率均见明显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pH4,酸反流的情况下,经治疗后总时间、立位时间和卧位时间均见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仅有2例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原因为中药的特殊苦味;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组高(P0.05),口干10%,头晕2%,恶心8%。结论:加味旋覆代赭汤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灼热、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地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调查河南、广东、新疆3省区艾滋病病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使用证素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3省区证素分布差异。结果河南、广东、新疆分别调查175、80、66例,合计321例。病性证素:3省区均以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和湿、痰、气滞、精亏等为主;各个地方有其自身特点:广东病例病性证素湿积分较高,新疆病例阴虚较突出,河南病例积分普遍较高。病位证素:3省区均以肾、肺、脾、肝等为主,广东病例的病位证素脾积分最高,河南及新疆病例肾的积分最高。结论不同地区艾滋病在病性、病位证素上有其地域特点,分析艾滋病病因病机时需考虑地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