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慧 《山西中医》2009,25(2):1-3
从气血阴阳病理变化的角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提出气虚是其共同病机,在不同的阶段可兼见阴虚、阳虚,亦可合并血瘀、水泛等标证。治疗总的原则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并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各有侧重,并提出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心衰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发病率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与恶性肿瘤病死率相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200万[1]。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多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其中瘀血贯穿心衰始终。通过归纳总结各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探讨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对近几年临床常用治法的研究,筛选出临床常用方剂,并对其组方进行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希冀为临床防治慢性心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永铭 《黑龙江中医药》1990,(1):55-56,F003,F004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患,相当于祖国医学“瘾疹”、“(疒咅)(?)”、“风疹块”等范畴。本病常骤发迅退,有时一日数发,疹块色泽潮红,大呈块状,小如米粒,多数泛发,反复发生,病情迁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颇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所收集的近十年来有关资料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而难治性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疾病累及心脏,导致心功能衰竭的慢性病,病程长,病势缠绵,死亡率较高。作者总结了8位近代、当代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发现诸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临床体会各有千秋,虽都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但具体应用着眼点各有侧重,遣方用药又各具特色。这些经验对心衰的中医药研究、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皮肤常见顽症,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原因不明,有慢性复发倾向的红斑鳞屑皮肤病,发病率随气候变化有所不同,发病机理不同,与祖国医学中的“白症”、“松皮藓”、“干藓”、“风藓”等类似。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心水”病证名称。历代先贤论述了心水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指出心阳虚损是心水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出心悸、短气、卧则喘、  相似文献   

9.
王静 《西部中医药》2005,18(3):10-11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儿科肾脏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根据尿液中血液含量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前者指肉眼能见的尿液呈血色或洗肉水样或带有凝血块者(1000mL的尿液中含有1mL血液即可呈肉眼血尿);后者指通过显微镜见到红细胞者。二者仅说明出血程度的不同,并  相似文献   

10.
谢文  李姝艳  张妍婷 《河南中医》2012,32(7):938-942
中医认为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心阳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病理环节,瘀血、痰浊、水饮则乃标实之候.顾护正气是治疗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医药疗法具有重视七精致病、安全、减轻部分西药不良反应、用药空间大、可以多靶点治疗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为阳气虚衰、水瘀内停。治疗原则为温阳益气、利水活血,配合现代医学抑制神经内分泌,抑制心肌重构,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慢性心衰证候分析与辨证精要、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治则治法、慢性心衰的西医治疗现状及要点等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名医经验、各家经验、成药运用、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概况。中医药治疗心衰取得一定进展,疗效确切,缺乏统一评价量表,无法进行疗效量定,多数观察研究是基于使用西药前提下,难以观察单独疗效。  相似文献   

14.
心衰论治     
对心衰的病名、病象、病因病机(久患心疾、久患肺疾、久患肾疾)分别予以概述;提出其辨证要点(辨急性与慢性、辨诱因、辨标本盛衰);并分6证(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阳俱虚、阳虚水泛、阳衰气脱、阴竭阳脱)论述其证治方药。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辨证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肺、气阴亏虚为其病本,气虚血瘀为基础病机。故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气利水为基本治法。早期治疗宜以益气活血为主,中晚期治疗宜以温阳利水为主,阴虚明显者可合滋阴之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取得了满意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端,属中医"心悸"、"水肿"等范畴。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查阅大量文献,总结近代医家临床经验,对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合探讨,为提高中医药对该病的系统认识和辨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1年.结果 美托洛尔组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情况改善、左室舒张末径减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有4例出现头昏、乏力、心动过缓,经调整剂量后未影响继续用药.美托洛尔组治疗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无异常改变.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射血分数(EF)等心肌收缩力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