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常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新型激素,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三大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因此,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形成便成为了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性策略,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关键性措施。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患者对抗高血压和抗血栓形成比较重视,也能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肾动脉狭窄继发肾衰竭等的病理基础,它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其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许多临床急性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Ⅰ)类、钙通道阻滞剂类及β-受体阻滞剂类均在抗高血压作用的同时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斑块的稳定,从而保护机体重要靶器官[2].而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伦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同样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联素为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实验证实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低脂联素血症与初始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综述了现阶段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生姜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调味食品,同时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发现生姜可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上其抗血小板凝聚和抗氧化作用,表明生姜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普罗布考(probucol),又名丙丁酚,化学名:4,4′-[(1-甲基亚乙基)双(硫)]双[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于1977年首先在美国上市,最初以降脂药应用于临床,主要降低血清胆固醇.近几年发现其有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够从多个途径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同时还可预防PTCA术后的再狭窄.本文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普罗布考最初主要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近年研究发现其有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能够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可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心血管意外,保护肝脏等。本研究随访应用普罗布考患者并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药物降低静息心率治疗心血管疾病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静息心率与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及超重/肥胖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有关,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控制静息心率是防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手段.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心功能等作用,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ecysteinemia,Hhcy)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非传统病因之一.麦门冬又名麦冬,是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含有甾体皂苷、高异黄酮、β-谷甾醇、糖类.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1-3].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同时探讨相关药物的防治机制,本研究通过复制Hhcy大鼠模型,观察麦门冬多糖对Hhcy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CHD)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尤高 [1].目前已知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CHD患者发生临床急症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是体内参与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成分,在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起核心作用,因此,采取适当的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CHD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我们对2个干休所142名离休干部CHD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L -6、TNF -α和左旋卡尼汀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 3 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 ,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 ,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以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 <3 5umol/L为判断左旋卡尼汀缺乏的标准 ,血液透析患者左旋卡尼汀缺乏的发生率 85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左旋卡尼汀水平与IL -6和TNF -α水平无显著相关 ;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较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而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左旋卡尼汀水平降低 ,但与慢性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磷脂酶A2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05-2017.12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8人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人的Aβ1-42、磷脂酶A2检查结果输入数据库,统计对比临床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Aβ1-42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164.87±24.13 pg/ml)较正常人(99.94±9.12 pg/ml)增加(P0.05),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关(P0.05)。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218.07±34.93 ng/ml)较正常人(102.70±26.67 ng/ml)增加(P0.05),且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轻度186.15±12.86 ng/ml,中度231.37±15.08 ng/ml,重度282.40±14.33 ng/ml)而表达增加(P0.05)。结论 Aβ1-4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且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可大大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的崩解、聚集、黏附可导致血管壁梗塞 ,这是大多数缺血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因素 ,在糖尿病患者中 ,许多血管结构完整性及开放系统被破坏 ,包括血小板、内皮功能、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形成。因此 ,正常止血平衡系统被血栓形成所替代 ,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本文旨在阐述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的促进作用 ,揭示怎样利用抗血小板治疗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事件的危险性。1 血小板的激活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事件血栓形成物 (如胶原质、凝血酶或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的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他汀药物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血脂正常的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不应用他汀类药物,研究组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比两组1年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个数及不稳定性斑块转化为稳定斑块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厚度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使斑块厚度减小,减缓斑块的进展,血管事件较不应用调脂药物组发生率低,故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有应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当今死亡的首要病因[1]。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两大重要机制。降脂治疗已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而抗炎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效,尚未达成共识,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最新的临床研究也发现,抗炎治疗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本文中主要综述锌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调脂、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展。1锌锌分布于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体液中,轻中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瑞舒伐他汀的药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观察组总有效率9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二、抗血小板治疗1.阿司匹林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目的是防止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而发生心血管事件。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这些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这是因为其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了解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阐明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确立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标地位,促进各种潜在治疗手段、药物开发和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对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联素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具有拮抗胰岛素抵抗、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而且脂联素还被认为是脂肪组织所表达和分泌的多种产物中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最紧密的一个特异性细胞因子.现就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