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21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腹痛18例,恶心、呕吐11例,腹部肿块8例,血便4例。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气钡灌肠复位。术后病理显示:良性肿瘤11例(息肉7例,小肠平滑肌瘤3例,小肠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4例(结肠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炎症2例;Meckle憩室1例;不明原因2例。21例全部痊愈。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器质性病变,主要病因为良、恶性肿瘤,炎症,憩室,其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0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具有腹痛,8例有腹部肿物,7例有呕吐.引起套叠的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与良、恶性肿瘤.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程俊  项和平 《安徽医学》2015,36(12):1494-149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阵发性腹痛32例,恶心呕吐23例,腹部包块15例。引起肠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4例)、良性肿瘤(10例)和恶性肿瘤(14例)。3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30例恢复良好,2例死于肠坏死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明确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良、恶性肿瘤。超声对确诊该病有一定价值,CT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成人肠套叠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探查,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肠套叠的部位和类型、原发病的性质等而定。  相似文献   

4.
朱旭斌 《河北医学》2008,14(7):843-84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具有腹痛,16例有腹部肿物,15例有呕吐。引起套叠的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与良、恶性肿瘤。23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8~39岁,平均27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i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发热、血白细胞增高,局部可及高亢肠鸣音或胀气肠袢,右下腹均有压痛。腹部X线透视小肠充气,并有多个阶梯样液平,诊断为不全性小肠梗阻,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行剖腹探查术。患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外伤及结核性腹膜炎病史。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阵发性腹痛55例,恶心呕吐34例,腹部包块38例.引起肠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11例)、良性肿瘤(15例)和恶性肿瘤(10例).5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钡灌肠复位.5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急性坏死性肠炎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早期症状不典型 ,早期诊治颇难 ,现将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诊治的 46例成人急性坏死性肠炎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1 7例。年龄 1 6~81岁 ,平均 43 .2岁。临床都以腹痛、腹胀、血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中毒征象为主要表现就诊。腹痛 46例 ,腹胀 3 6例 ,血水样便 3 8例 ,恶心呕吐 3 5例 ,体温≥ 3 8℃ 2 7例 ,全身有中毒征象 7例 ,有饮食不洁史 2 1例 ,夏秋季发病 3 1例 (6 7.4%)。1 .2 辅助检查 腹部 X线检查有气液平面 3 6例 ,其中肠胀气…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分析我们1986~1999年间收治的8例成人小肠套叠的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8例成人小肠套叠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51岁。本组肠套叠头部位于回肠者6例,位于空肠者2例。其病因为:脂肪瘤2例,息肉2例,Meckel’s憩室1例,类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所有病人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史。本组8例病人均为急性发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非特异性肠梗阻症状。其中6例病人有慢性周期性腹痛病史,持续时间6周~2年。2例病人腹部可触及移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1997年6月研制成功小肠减压导管,用于临床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胃管减压 ,现将治疗方法和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1 临床资料 1997年7月~1998年12月,我科收治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58例.男40例,女18例; 年龄14~82 岁.发病48 h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部分有肠型,半数患者肠鸣音亢进,X线检查均见液平面.随机分为小肠减压组(31例)和胃管减压组(27例).  相似文献   

11.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驰  马春峰 《疑难病杂志》2002,1(3):146-147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腹块、腹泻、便血。术前确诊6例,误诊15例。本组根据病因、病变部位、受累肠管的范围和程度均行相应的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2年,无肠套叠复发病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钡餐检查、B超及CT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肠套叠早期确诊率,及时手术可有效治疗成人肠套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89例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1.5个月,其中大于2岁的患儿占51.6%,男性多于女性.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暂时性肠套叠具有独特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其套叠直径小[(1.64±0.32)cm],套叠长度短[(2.56±0.76)cm];所有患儿均未经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自发复位;随访1个月,9例患儿再次出现肠套叠.结论 小儿暂时性肠套叠主要是小肠的一过性套叠,在小儿肠套叠中并不少见,具有自发复位的特点,无需特殊治疗;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暂时性肠套叠及观察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科腹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主诉腹痛就诊的儿科患者312例,比较临床初诊与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发现阳性病例80例,阳性率25.6%(80/312),包括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急性阑尾炎8例,肠套叠20例,肠管扩张2例。结论超声可以为小儿急腹痛的临床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是腹痛患儿常规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张慧杰 《河北医学》2008,14(8):971-973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病因,分析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2例成人肠套叠临床回顾分析,结合B超,气钡灌肠,CT等检查,找出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结果:4例入院即确诊,3例外院确诊,3例5d内确诊,2例剖腹探查确诊,9例均行手术,痊愈出院,3例转外院治疗。结论:对成人肠套叠认识其主要病因,作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争取一期根治术,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李立海 《河北医学》2006,12(1):67-69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时肠缺血坏死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3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35例肠套叠分为无肠缺血坏死组22例和肠缺血坏死组13例,分别比较下列观察指标:持续性腹剧痛;固定性压痛;呕吐;血便;腹部肿块;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经统计方差分析,肠缺血坏死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发生率或绝对值明显高于无肠缺血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应予以高度警惕,要密切观察上述指标,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慢性肠套叠者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例),炎性水肿(1例),盲肠憩室(1例)及不明原因(1例)等.本组9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回盲部回盲瓣特有的超声声学特征,明确肠套叠套头所在位置,准确诊断各型肠套叠,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空气灌肠或是手术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6例,先用低频凸阵探头全腹扫查,发现可疑包块换高频探头仔细观察包块结构,并沿升结肠寻找回盲部、回盲瓣,明确包块所在的肠管位置,观察肠管套入的深度、肠壁水肿程度,系膜血运情况,是否伴有腹腔积液。结果本组216例肠套叠中套头位于结肠肝区17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小肠套叠25例,并发肠梗阻6例,腹腔积液8例。所有小肠套叠病例中,回盲部均显示形态良好,回盲瓣清晰可见。23例小肠套叠在动态观察过程中自行整复,其中2例继发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均为回回型肠套叠。2例回结型肠套叠病史超过72 h,解血便,直接行手术治疗。肠套叠包块横切面呈偏心的"同心圆"征,这点有别于其他肠道疾病的"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可见多层肠壁结构呈平行管样排列。结论熟练掌握回盲部回盲瓣的解剖声学特征,可明确肠套叠的类型,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肠套叠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 1992年 3月~ 2 0 0 3年 2月间我院收治的 11例成人肠套叠病例 ,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其中术前确诊 3例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效果良好 ,无手术死亡。结论 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治疗上以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