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潮萍  芮汉臣  张红霞 《河北医药》2016,(11):1642-1645
目的 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71.91%),CTP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者50例(56.18%),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及无狭窄者的CTP异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能有效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状况及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特点和责任血管病变分类。方法对66例TIA患者行CTA检查,比较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结论颅内血管病变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血管病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4例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结论颅内血管病变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血管病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血管成像(CTA)在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CT扫描、CT脑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检查,对兴趣区、对侧相应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到峰值时间(TIP)等指标进行测定,科学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结果 病灶侧TFP、MTT、rCBF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MTT、r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各项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科学评价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和颈内动脉血管形态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经颅多普勒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与经颅多普勒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84例颅内外动脉闭塞或者狭窄;颈内动脉系统组中单纯性颅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率大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组,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组中颅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率大于颈内动脉系统组。79例患者存在经颅多普勒异常问题。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与经颅多普勒在短暂性脑缺血中具有极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IA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评价结果。结果 采用GE256排CT头颈CTA血管探针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扫描,均获取了清晰的脑内动脉分支图像和支动脉、颈内动脉图像,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单纯的颅外动脉狭窄,有28例患者为单纯的颅内动脉狭窄。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其中椎动脉颅内狭窄8例、基底动脉狭窄6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伴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3例、M2段狭窄3例。在颅外颈动脉狭窄中,包括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5例,主动脉C2、C3水平狭窄4例,椎内动脉起始部狭窄6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1例。共存在斑块、血管56支,处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其中包括混合斑块、钙化斑块、中等斑块和软斑块各12支、16支、12支、6支。共累计血管中度和重度狭窄瓣闭塞患者71例,轻度狭窄患者9例。结论 TIA患者应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一次扫描所获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威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经颅多谱勒(TCD)超声检查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MRI、MRA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本组颈内动脉系统TIA40例(66%),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0例(44%);MRI检查发现脑梗塞22例(36.6%);MRA检查发现脑血管狭窄10例(16.6%);TCD检查颈内动脉系统TIA异常率90%,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率95%。结论:TCD为诊断TIA提供了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客观指标,有利于结合临床作出病因诊断。MRI有利于发现超早期脑梗塞,而与TIA相鉴别,为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扫描检查、CT脑灌注成像检查以及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45例患者中,24例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即发现颅内病灶,占76.92%;21例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未发现颅内病灶,占23.08%,45例患者的CT脑灌注结果均存在异常灌注区,患者的梗死区CBF和CBV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MTT和TTP明显高于对侧镜像区(P<0.05)。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24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狭窄、12例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6例患者存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闭塞。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均可以及时、早期、准确的对患者的脑缺血部位以及缺血程度进行判断,CT脑灌注成像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联合应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因素。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TIA患者及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先行常规16排螺旋CT横断面平扫,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选择拟诊感兴趣平面,行脑CT灌注扫描(CTPI)和CT血管造影(CTA)。总结2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ArCBF值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2组患者的CTPI值、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9)。CTA检查显示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均有与病灶区相关的脑动脉主干或分支的狭窄,而TIA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大脑后动脉有轻度狭窄,且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相符。结论TIA进展为脑梗死与ArCBF下降程度、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颅内动脉狭窄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有多次或发作时间长的TIA患者,应进一步行头颅CTPI和CTA检查,了解颅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及有无动脉狭窄,积极治疗以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D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接受脑血管DS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2例,并与其术前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SA检查显示31例TIA患者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73.8%);35例TIA患者TCD检查异常(83.3%)。TCD与DSA符合性以DSA为标准,TCD对颈内动脉系统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91.8%,特异性95.0%,符合率94.6%;TCD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82.0%,特异性88.2%,符合率86.9%。结论 TCD与DSA检查联合应用可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18F-FDG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鉴别诊断肺部病灶的准确性,并获得18FDG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诊断肺癌的可能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脑脓肿的CT、MRI和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春生  杨树源 《江苏医药》2001,27(5):327-329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脓肿不同时期的CT、MRI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狗脑脓肿模型,应用动态CT、MRI检查,结合多项病理学观测进行分析。结果 脑炎期MRI T1成像中心坏死区为低信号边缘不清,T2成像上为高信号,且与高信号水肿区融为一体,其范围比CT低密度区广泛。包膜期T1成像上包膜为等或略高信号,T2成像上为一光滑的、薄的、不连续的低信号“带”,其机理可能是脓肿壁上巨噬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不均匀分布所致。结论 脑脓肿MRI特征与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较好,能更加准确、迅速区别脓肿的脑炎期和包膜形成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资料。结果原发部位多位于鼻腔上部和筛窦;CT可清晰显示肿瘤向周围侵犯的范围;表现为中等较均匀密度,注射造影剂后呈明显强化,多数强化不均匀。结论CT可确定肿瘤原发部位、侵犯范围以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损伤cT诊断分级的准确性,并分析脾损伤CT分级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18例脾损伤CT分级与临床手术结果。结果CT结果示:包膜下血肿45例,实质内血肿73例,脾撕裂22例,脾周血肿18例,腹腔积血32例。CT诊断分级与临床手术分级对照:Ⅰ-Ⅳ级符合例数分别为16、27、19、13例,Ⅰ-Ⅳ级符合率分别为84.2%、84.4%、82.6%、92.8%;非手术治疗30例,其中CT诊断Ⅰ-Ⅳ级分别为21、7、2、0例,主要为Ⅰ和Ⅱ级。结论CT检查是诊断脾损伤的有效方法,且CT分级对临床治疗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鼻石CT诊断     
目的探讨鼻石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8例鼻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主要的症状为鼻塞和流脓涕;HRCT扫描见6个病灶中心见低密度的核心,周围为均匀的高密度无机盐影,为本病较特征性影像学改变;HRCT同样可发现并发的鼻窦炎症和中隔偏曲或穿孔。结论HRCT有助于鼻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结果2例节细胞神经瘤位于肾上腺,3例节细胞神经瘤位于腹膜后。1例为偶然发现结节状密度均匀软组织,三年后明显增大呈现蟹足样生长方式,另4例为囊实性密度肿块。在增强cT中,5例均为明显延时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较为典型CT表现为蟹足样生长方式,CT增强呈现进行性的延时强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肺灌注(Q)断层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PE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肺灌注断层显像法进行检查,同时给予CT肺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手段的检出阳性率.结果 肺灌注断层影像与CT肺动脉造影组对PE诊断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1.55%、92.90%,阴性准确率分别为94.22%、97.19%,两者检测灵敏度均在90%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T肺动脉造影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低于肺灌注断层影像(P<0.05),而特异性高于后者(P<0.05).结论 肺灌注断层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临床上均可用于确诊PE病例,但在检测手段的特异性及排除疑诊PEI病例方面,CT肺动脉造影优于肺灌注断层显像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及CT三维成像诊断胃肠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胃肠病患者螺旋CT检查的影像资料,其中44例CT三维重建图像为重点研究对象.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法(shadedsurface display,SSD)、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等,三维影像显示结果与内窥镜和/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检查诊断为胃疾患207例,肠疾患105例.其中进行三维重建的44例患者中,胃疾患28例,包括胃癌22例,胃溃疡5例,平滑肌瘤1例;肠疾患16例,包括肠癌11例,肠患肉3例,肠结核1例,克隆氏病1例.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隆起病变20例,其中并凹陷性病变9例;狭窄病变18例;凹陷性病变6例.结论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胃肠道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三维重建方法的选择与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形态有关.CT三维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具有空间定位准确、形态观察全面的特点,是内窥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梅海英  付福亮 《江西医药》2005,40(10):602-604
目的 讨论CT在诊断婴幼儿脑型脚气病的表现,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证实的婴幼儿脑型脚气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CT表现:两侧豆状核,尾状核头部同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病灶8例;尾状核头部低密度病灶呈椭圆形,仅豆状核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病灶1例。伴有额、颞叶内不规则低密度影1例。另外还有几种伴发征象,双侧脑室前角变小3例,外部性脑积水1例。结论 婴幼儿脑型脚气病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阑尾炎的CT资料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0例急性阑尾炎中,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阑尾脓肿4例。主要CT表现:20例单纯性阑尾炎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阑尾周围炎性改变;4例阑尾脓肿CT表现为回盲区软组织包块,其内密度不均,右髂窝及盆腔积液,其中2例并发小肠梗阻;30例中7例可见阑尾粪石。结论CT是显示急性阑尾炎较好的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