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张朝跃  刘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71-127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选择单间隙病变病人35例(35个椎间隙)施行手术,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取颈椎前入路,镜下完成椎间盘、骨赘及变性的后纵韧带的切除,并同时行椎间融合器的置入和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35例病人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经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病人的平均JOA评分从9.6提高到13.5。结论: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颈前路入路手术组(观察组,n =39),以及颈后路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 =39),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包括脊髓损害功能评定标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2组患者术前 JOA、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 JOA、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ROM、CC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 ROM低于对照组,CCI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前路、后路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其影像学表现,但前路入路随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后前联合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4年3月至2010年4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从中选取89例分为前路组、后路组和联合组3组,统计分析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情况,随访并得出3种术式的JOA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前路组和后路组治疗效果、JOA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效果、JOA评分、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前路组和后路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多于前路组和后路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脊髓型脊椎病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我们倾向于选择风险更小,费用少的后路。前后联合入路解压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有利于康复,但应缩短手术时间,尽早完成手术以恢复受压脊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3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前路手术的选择。方法:对3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选择实施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分别行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个椎体节段的椎体次全切,其中2例3节段的CSM患者Ⅰ期或Ⅱ期行颈后路椎板成型椎管扩大术。结果:32例术后随访2~8年,平均3年。术后按贾连顺的临床功能评估示优良率为93.75%。结论:须根据CS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采用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必要时Ⅱ期辅以颈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5.
王震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369-370
目的探讨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治疗采用前路和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7例的完整病例资料,采用JOA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的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均获6-24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0月。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手术组的JOA评分术前、术后评分分别为(8.75±2.46)分、(14.75±2.28)众术后优43例、良15例、有效7例;脊髓型颈椎病后部入路组JOA评分术前、术后评分分别为(8.35±2.28)分、(14.36±2.53)分,其中优45例、良18例、有效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术前。术后有差异,P〈0.05;但是两种手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对疾病的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具体采用哪种八路需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时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法总结了67例经三年以上长期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例,将前、后路手术的手术疗效结合病变的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节段病变,23例前路手术术后均改善明显,1例后路手术术后病情恶化;双节段病变,15例前路手术的疗效明显好于11例后路手术(P〈0.05);三节段病变,6例前路手术和6例后路手术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四节段病变,5例后路手术疗效均佳。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累及单节段和双节段时,采用前路手术比较合理;三节段病变,前路和后路手术均可采用;四节段病变,采用后路手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单节段LDH患者,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23例,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VAS和JOA评分。结果 椎旁肌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入路组术后3d、7d、1个月时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旁肌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法治疗单节段LDH,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82-184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传统后正中入路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感染情况、JOA腰背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8、17.085、30.079,P<0.05),未发现两组感染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1,P=0.153),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JOA腰背痛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97,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颈人工椎间盘假体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ay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4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防止人工椎阃盘移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Odem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术后3个厅进行置换间隙CT或MRI扫描观察是否存在早期异位骨化现象。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6—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6.0(14—17)分。4例患者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0—5.7)度,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48(3.3—3.7)度和3.26(2.6—3.7)度。未发现假体偏移或下沉。CT或脚扫描显示:假体上、下金属壳位于临近下、上终板骨的中央,未见假体周围的异位骨化现象。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术后稳定性,保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颈长肌皮瓣交叉缝合对颈人工椎间盘向前脱出有一定阻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JOA评分、腰痛WAS评分、腿痛WAS评分以及ODI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相关评分差异。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而腰痛WAS、腿痛WAS以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