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女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UA水平的检测,依据三分位法将其分为低UA组(2.32~3.35 mg/dl)、中UA组(3.41~4.98 mg/dl)及高UA组(5.04~7.18mg/dl),每组40例。对比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学指标及各骨密度(BMD)相关指标的差异;依据双能X片报告t值,将t值降低1~2.5个标准差定为低骨量,降低2.5个及以上标准差的为骨质疏松,将120例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比较不同BMD组间UA水平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UA与各部位BMD间的关系。结果不同UA组间在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骨钙素(OC)、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腰椎BMD、股骨颈BMD、Ward’s三角区BM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UA水平低于低骨量组及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UA水平又低于正常骨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与BMI、HbA1C、OC、腰椎BMD、股骨颈BMD、Ward’s三角区BMD呈正相关(P<0.05),与CTX呈负相关(r=0.445,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UA、BMI均为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CTX为危险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女性T2DM患者较高的UA水平可能与较高的BMD、较少的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血尿酸和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按颈动脉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及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动脉IMT与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TG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颈动脉IMT与血尿酸、TG呈现正相关(P均〈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可协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血尿酸和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按颈动脉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及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动脉IMT与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TG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颈动脉IMT与血尿酸、TG呈现正相关(P均<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可协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厚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412名,依据其血脂检测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199名,血脂正常组213名,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分析血压、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率达41.74%,粥样斑块形成率达31.79%。血脂异常组中受检者的血压、体重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异常组中,以高甘油三酯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与其他类型血脂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增厚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在有血脂异常的妇女中发生率更高。对围绝经期妇女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血脂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385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内-中膜厚度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硬化/斑块、狭窄3组。结果: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损害组的血尿酸均高于正常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增加。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和血尿酸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做颈动脉彩超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按颈总动脉IMT将患组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血尿酸水平及血清hsCRP与IM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血尿酸分别为(301±56)μmol/L、(323±62)μmol/L、(374±72)μmol/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91±1.12)mg/L、(3.94±1.23)mg/L、(4.69±1.4)m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并且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的IMT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217,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尿酸及hs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降压的同时应重视血尿酸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梗塞病史81例为观察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另取有头晕或胸闷等症状,但不符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梗塞诊断标准的来院检查IMT值患者32例做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IMT值可以反映心脑血管疾病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2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将患者根据收缩压分组:血压严格控制组(血压<130mmHg),血压一般控制组(血压130~139mmHg)。对每位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层的厚度。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140mmHg、总胆固醇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血压水平是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妇女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股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增厚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在有血脂异常的妇女中发生率更高。对围绝经期妇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干预治疗动脉硬化,可以延缓和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所以,应加强对围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UA)水平关系. [方法]128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分为5组,同时检查血UA值. [结果]5组间血UA值分别为:内膜增厚组(267±52) μmol/L;内膜斑块形成组(325±50)μmoL/L;管腔轻度狭窄组(347±50)μmol/L;管腔中度狭窄组(389±48)μmol/L;管腔重度狭窄组(17±48) μmol/L.5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诊断为CKD患者900例,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组(即CKD组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查、眼底动脉检查和CT扫描确定动脉硬化患者例数。对各组间动脉硬化患病率、血清尿酸水平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组1、CKD组2、CKD组3和CKD组4的组间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5)。CKD组1和CKD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CKD组1和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P<0.05);CKD组2与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有CKD组3和CKD组4与对照组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组3和对照组相比:χ2=5.43,P<0.05;CKD组4和对照组相比:χ2=9.13,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60.69%(281/463),女性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为37.76%(16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P<0.05)。结论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硬化患病率增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HRT)对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HRT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30例及未经任何激素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彩色多普勒检测HRT组及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检测指标包括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血流速度与最小血流速度之比(S/D)。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HRT组治疗前与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复查,颈动脉平均IMT及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HR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总动脉、颈内动脉PSV、RI、PI、S/D及大脑中动脉PSV HR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RI、PI、S/D HRT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RT对围绝经期妇女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3例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IMT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I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IMT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9±0.19) cm2比(0.72±0.28) cm2,(2.76±0.4-1) mm比(3.27±0.57) mm,P<0.05].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患者29例(对照组),进行血尿酸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对照组(29例)、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 369.61±91.97)μmol/L比(298.33±92.46)、(330.43±87.42)μmol/L](P< 0.05).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 (298.33±92.46)μmol/L比(331.77±86.33)、(368.24±95.21)、(396.82±94.45)μmol/L](P<0.05),单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P<0.05).0~1分组[(298.33±92.46)μmol/L]和2~20分组[(320.77±86.33)μmol/L]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21~40分组[(366.61 ±91.97) μmol/L]和>40分组[(402.82±91.97)μ mol/L](P<0.05).21 ~40分组血尿酸水平低于>40分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正相关(r=0.348,P< 0.05).结论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之分为存在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31例)和无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66例).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观察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MP+组患者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CAB)和颈内动脉(ICA)的IMT均高于MP-组[(1.02±0.36)ram比(0.86±0.22)mm、(1.14±0.39)mm比(0.96±0.26)mm和(0.94±0.30)mm比(0.82±0.18)mln,P<0.05].MP+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64.5%(20/31),MP-组为42.4%(2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清晨血压高峰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酸排泄分数与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痛风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痛风组患者按尿酸排泄分数水平分为尿酸排泄减少组29例(尿酸排泄分数〈7%)、混合组25例(7%≤尿酸排泄分数≤12%)和尿酸生成增多组8例(尿酸排泄分数〉12%)。抽取患者空腹血,检测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留取24h尿,测得24h尿尿酸、尿肌酐,根据公式计算尿酸排泄分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痛风组BMI、平均动脉压、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排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排泄减少组、混合组、尿酸生成增多组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BMI、平均动脉压、三酰甘油、尿酸排泄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痛风组,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一3.900,一0.476,P〈0.05)。痛风组尿酸排泄分数与24h尿尿酸呈正相关(r=0.465,P=0.001),与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一0.304,P〈0.05)。痛风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酸排泄减少组(尿酸排泄分数〈7%)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呈负相关(r=一0.392,P〈0.05),非尿酸排泄减少组(尿酸排泄分数≥7%)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37,P〈0.05),而24h尿尿酸与血尿酸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徐舍镇5个村40岁以上农村居民2 4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等相关信息,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 (1)实际参与调查人数为1 899人,应答率为79.13%,收集有效问卷1 897份,有效率为99.89%;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未服用降压药者(均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但校正年龄、性别、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质指数后进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尿酸与SBP、DBP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之间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者与尿酸水平正常者之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降压药与尿酸升高有关,排除降压药物影响并校正混杂因素后,尿酸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