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SLE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补体C3水平、浆膜炎情况、白蛋白水平、贫血程度、白细胞减少率、肾功能、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病情中重度活动患者64例中感染34例占53.13%,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33例中感染21例占63.64%,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C3血症患者70例中感染44例占62.86%,浆膜炎患者52例中感染34例占65.38%,低白蛋白血症患者95例中感染54例占56.84%,中度以上贫血患者47例中感染30例占63.83%,血白细胞减少患者42例中感染27例占64.29%,肾功能不全患者26例中感染20例占76.92%,使用激素治疗患者53例中感染41例占77.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C3血症、浆膜炎、低白蛋白血症、中度以上贫血、血白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使用激素为SLE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情活动、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者在白蛋白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白细胞减少率、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使用、受累脏器数方面的差异。结果非感染组白蛋白水平、SLEDAI评分、受累脏器数分别为(39.9±11.4)g/L、(7.4±4.2)分、(2.1±0.9)个,感染组患者为(13.8±1.2)g/L、(18.2±6.3)分、(2.9±1.7)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的病情变化、血白细胞降低、低白蛋白、激素冲击使用是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真菌感染达54.5%与甲泼尼龙的冲击量有关。结论 SLE合并感染主要与SLE的病情轻重、活动性、激素量有关,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5月医院收治的9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96例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为3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6.4%,其次为尿路、血液及肠道感染,分别占27.3%、18.2%及12.1%;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55.6%、革兰阳性菌17株占37.8%、真菌3株占6.6%;住院时间、狼疮活动性、器官损伤程度、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应用、白细胞含量、补体C3含量、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是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免疫力,以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女性SLE患者临床资料,分为OP组与非OP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6例(32%)SLE患者合并OP。OP组患者病程、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及狼疮肾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P组(4.6yrs,75.0%,68.8%vs2.4vrS,35.3%,23.5%,P〈0.05),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或发生狼疮肾炎时合并OP的相对危险度为5.5和7.2(P〈0.05),OP组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非OP组(12.0VS22.2ng/ml,P〈0.05)。结论SLE患者OP的发生率较高,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狼疮肾炎是发生OP的高危因素,应及时监测其血清25-OH维生素D3及骨密度水平并给予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5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40例,非感染组380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及年龄≥65岁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COPD及意识障碍的影响最大,其OR值为16.25、8.36.结论 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COPD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对该类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597例SLE患者根据其细菌学检查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呼吸道与肺部感染占36.0%,尿路感染29.0%,血液感染19.9%,其他感染15.1%;75.8%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缓慢或隐匿,感染多系条件致病菌引起,其中G-杆菌占45.6%,G+球菌40.9%,其他病原菌13.9%;SLE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肺部病变>3个系统器官受损,血浆白蛋白<30 g/L,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GC),应用超大剂量GC冲击疗法,GC联合应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入院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3周.结论 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机会性G-杆菌和G+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病原菌感染,原发病情控制后应尽可能减少GC的用量,谨慎应用超大剂量GC和GC联合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可能减少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9月对收治的3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预后,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者36例,肺部感染率10.91%;年龄≥65岁、有意识障碍、有吞咽困难、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有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14%、23.40%、21.49%、13.86%、31.25%、32.00%、15.58%、16.39%,年龄<65岁、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低蛋白血症、无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6%、5.93%、4.78%、6.25%、8.73%、9.18%、6.82%、4.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发生肺部感染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诊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观察其医院感染率,分析临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9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0.8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35.00%;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年龄、狼疮涉及脏器、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体温、住院时间、白细胞均具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上应给予相应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在降低感染率、提高预后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20-03-01-2022-03-3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肾损伤发生情况、临床相关资料,并根据肾损伤情况分为SLE组(n=54)、SLE肾损伤组(n=74),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SLE患者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74例出现肾损伤,发生率为5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SLE组相比,SLE肾损伤组贫血率、白细胞尿率、血尿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疾病活动指数水平较高,血白细胞减少率、血白蛋白、血球蛋白较低,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球蛋白>平均值(OR=3.327,95%CI为1.237~8.947,P<0.001)、血白蛋白>平均值(OR=3.045,95%CI为1.468~6.315,P<0.001)、总胆固醇>平均值(OR=5.244,95%CI为1.793~15.336,P<0.001)、疾病活动指数>平均值(OR=4.000,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LE的病因学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121例SLE患者及妇科122例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潮湿(OR=3.60,95%CI:1.39~9.36)、其他结缔组织病(OR=14.88,95%CI:3.43~64.52)、药物过敏(OR=9.52,95%CI:3.58~25.31)、日光过敏(OR=9.78,95%CI:4.61~84.92)、扁桃腺炎(OR=4.06,95%CI:2.14~7.72)、不明原因发热(OR=33.06,95%CI:9.95~109.79)、流产手术(OR=7.53,95%CI:3.09~18.36)、绝育手术(OR=30.04,95%CI:3.88~232.92)、经量(OR=2.00,95%CI:1.08~3.69)、出生时母亲的年龄(OR=1.08,95%CI:1.02~1.15)、减肥(OR=3.57,95%CI:1.26~10.07)、工作应激事件(OR=25.41,95%CI:0.36~192.22)、接受家庭批评(OR=0.41,95%CI:0.27~0.62)与SLE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他结缔组织病(OR=12.12,95%CI:1.79~82.04)、药物过敏(OR=5.95,95%CI:1.73~20.52)、日光过敏(OR=21.91,95%CI:4.08~117.54)、不明原因发热(OR=27.53,95%CI:7.11~106.59)、流产手术(OR=4.87,95%CI:1.69~14.04)、工作应激事件(OR=18.72,95%CI:1.76~198.74)、居住环境潮湿(OR=6.42,95%CI:1.79~23.05)是SLE的影响因素。结论 SL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因此,尽早明确其致病相关影响因素,对今后制定该病的相关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SLE患者存在抑郁情绪.抑郁与患者的疾病活动、累积损害、激素用量以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ies,anti-P)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各不相同;抑郁与患者的睡眠质量、疲乏症状、纤维肌痛和偏头痛、认知功能、焦虑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探讨激素及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为SLE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广州市SLE患者进 行研究,经实验室确诊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者为感染组,没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运用Epi Data 3.02双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2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34.23%.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SLEDAI评分、受累系统数量等方面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有关(均有P<0.05).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与SLE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无关(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贫血(OR(95% CI):4.17(1.33~13.16))、病程长(OR(95% CI):2.35(1.07~5.18))、SLEDAI评分(≥10) (OR(95% CI):15.88(5.83 ~43.22))等.激素治疗(>40 mg/d)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1.07(0.49 ~2.35),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0.96(0.50~ 1.85)(均有P>0.05).结论 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无关.积极控制感染和贫血,减少受累器官的数量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次SLE患者妊娠的孕产史、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60例SLE患者妊娠64例次,妊娠时年龄21~39岁,平均(28.4±4.1)岁,SLE病程2~12年,平均(5.5±3.1)年。共有26例次(40.6%)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恶化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妊娠足月产15例次(23.4%),早产23例次(35.9%)。治疗性流产21例次(32.8%),自然流产3例次(4.7%),死产2例次(3.1%)。总活产率59.4%。引起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有24 h尿蛋白定量(OR=15.76,95%CI:2.07~120.31)、妊娠前泼尼松剂量(OR=1.18,95%CI:1.01~1.38)。引起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有补体C3水平(OR=0.002,95%CI:0.000~0.410)、妊娠前疾病活动(OR=8.297,95%CI:1.464~47.029)。结论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妊娠前病情,并在妊娠期间严密随访,以减少...  相似文献   

14.
CD13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主要表现为T、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近年来发现,T细胞及其亚群和共刺激分子可能是SLE的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就共刺激分子CD137的结构、配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 ligand,ICO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5年3月1日~2015年8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风湿科和肾脏科住院治疗的34例活动性SLE、15例非活动性SLE患者和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可溶性ICOSL(sICOSL)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活动组血清sICOSL水平降低(P1=0.004;P2=0.008;P3=0.003);但血清sICOSL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anti-dsD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血沉、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无相关性(均有P>0.05),并且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sICOSL的血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未对血清sICOSL水平产生影响(t=-0.69,P=0.495)。结论 SLE患者血清ICOSL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高,预后较差.感染部位主要为血液、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致病菌多为新型隐球菌、白念珠菌、烟曲霉菌等.SLE患者发生IFI的危险因素十分复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SLE活动性评分高是较明确的危险因素.SLE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生物学检测指标新进展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血清水平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90例SLE病人与90例对照血清IRF4表达水平,并结合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与对照组,狼疮肾炎组与非肾炎组,疾病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之间血清IRF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SLE患者中,血清IRF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之间也均无相关性,但血清IRF4水平在低补体(C3降低)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其他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IRF4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从血清水平方面未发现IRF4与SLE发病存在相关性,以后研究中可以从其他方面来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也为研究SLE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转录因子Fli-1蛋白在外周血T细胞与B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来 自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28例SEE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细胞和B细胞中Fl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Fli-1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8,P=0.003),而SLE病例与对照组间,Fli-1在外周血B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P=0.383).SLE病人外周血T/B细胞上Fli-1的表达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的平均用量间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但并未发现Fli-1在T细胞和B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间的关联.对多项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与Fli-1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低补体的SEE患者,其Fli-1在外周血T细胞与B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低补体表现的SLE患者(均有P<0.05).结论 SLE病人外周血T细胞上Fli-1表达水平增加,提示Fli-1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水平变化;25 (OH) D3与体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数量、pDCs的表面分子及SE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相关性.方法 门诊收取符合条件的SLE患者46例和1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LE患者按治疗分为未治疗组、单用激素组、激素加羟基氯喹组,放射免疫法测定25(OH)D3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pDCs水平和pDCs表面CD32、CD40、CD86、CD62L、CXCR4表达和改变,比较SE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EE不同治疗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别.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06,P=0.003);SLE患者不同治疗组间25 (OH)1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 =4.62,P=0.015),未用药组低于激素组;25(OH)D3水平与SEE患者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8,P=0.050);在不同的25 (OH) D3浓度范围下,pDCs的水平、SLED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25 (OH) D3水平与3组SLE患者pDCs水平及表面分子均无明显相关性(均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低下,25(OH)D3水平对pDCs水平及疾病活动度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