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美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96-5697,569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增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住院患者中纳入85例NSE水平>13μg/ml的IS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NSE水平不高的IS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NSE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TG升高、TC升高、LDL-C升高与伴NSE增高的IS患者发生呈正相关(P< 0.05);HDL-C升高与伴NSE增高的IS患者发生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是伴NSE增高的IS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升高是伴NSE增高的IS患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可以显著促进IS患者NSE水平的增高,增加了IS发生的风险,而HDLC升高可以抑制NSE水平的升高,对IS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对该类人群的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208例行颈部彩色超声检查有颈动脉颅外段斑块形成的ICVD患者,根据超声表现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5例)及稳定斑块组(133例).所有患者均记录相关疾病病史及ICVD的传统危险因素.先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非条件Logi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与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呈正相关(P<0.01或<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呈负相关(P<0.01);两组在冠心病病史、生活规律、家族高血压病史、饮酒、家族卒中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吸烟是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7.16、6.15、2.28,P<0.01);而HDL-C是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OR值为0.84,P<0.01).结论 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吸烟.而HDL-C是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检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67例冠心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的hs-CRP水平,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水平为4.11±3.29mg/L,对照组为1.81±1.76mg/L,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z=3.838,P=0.0001).应用稳健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发现只有合并糖尿病(P=0.047)和冠心病严重程度(P=0.003)与hs-CRP相关.高hs-CRP(≥1.5mg/L)者有冠心病的危险是hs-CRP<1.5mg/L者的2.58倍(P=0.018).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血清hs-CRP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14).若把hs-CRP分为五等分,hs-CRP每升高一个等分,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0.926倍.结论 hs-CRP不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田学增 《中国保健》2010,(6):150-151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对照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两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旱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120例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冠心病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的为病例组,选取有病毒感染未发生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病毒感染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12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100例冠心病患者发生病毒感染,占83.3%;病毒感染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BG)分别为(1.4±0.5)mmol/L、(3.5±2.3)mmol/L、(2.3±0.3)mmol/L、(5.6±0.7)mmol/L、(9.4±3.2)mmol/L,未发生组分别为(0.9±0.3) mmol/L、(5.3±3.0)mmol/L、(1.7±0.4) mmol/L、(4.7±0.6)mmol/L、(6.4±4.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是病毒感染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病毒感染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血清LDL-C及HDL-C水平的异常可以进一步促进病毒感染患者冠心病的发生,临床工作中,对于该类患者要严格控制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铁与高血压是否存在关联,为高血压病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黑龙江报社人群为调查对象,于2005年7月对该人群进行高血压横断面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进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调查.现场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血清铁等指标.统计分析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计算相应指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年龄、性别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空腹血糖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低水平血清铁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P<0.05),可能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铁增加不会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饮酒、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BMI混杂因素后,血清铁与高血压的关联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铁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血酶法测定 60例冠心病患者及 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冠心病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 (r =0 .862 ,P <0 .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0 .0 62 5,P <0 .0 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0 .855,P <0 .0 1)有很强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 :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P <0 .0 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 ,P <0 .0 5;高危组 (合并危险因素 3个以上 )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 (合并危险因素低于 2个以下 ) ,P <0 .0 1;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无合并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RBP4、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入院后血压水平,对急性脑梗死血清RBP4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RBP4水平明显增高[(41.68±5.12) mg/L比(23.84±3.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清RBP4与急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FBG、FINS、LDL-C、BMI、收缩压呈正相关(r=0.245、0.513、0.213、0.208、0.121,P< 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BMI、LDL-C、年龄与血清RBP4独立相关(OR值分别为1.103、2.326、1.092; 95% CI分别为1.062~ 1.154、1.432~3.821、1.043 ~ 1.141).结论 RBP4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高血清RBP4水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以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34例冠心病患者以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分成中青年组、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三个年龄层比较早发和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异同。单因素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家族史,其优势比(OR)分别为3.45、2.58、2.14、2.07和2.08,早发冠心病组每日吸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是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和冠心病家族史、每日吸烟量、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感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85例入住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男性、体重指数≥25、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流感分别为63.5%、61.2%、33.0%、31.8%、34.1%、(0.9±0.3)mmol/L、(5.2±3.0)mmol/L、(1.6±0.4)mmol/L、(4.6±0.6)mmol/L、6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28.9%、11.1%、11.1%、18.9%、(1.3±0.5)mmol/L、(3.4±2.3) mmol/L、(2.2±0.3)mmol/L、(5.5±0.7)mmol/L、4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LDL-C、TG及流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季节冠心病的发生分析结果显示,2-4月、8-11月作为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最高,且冠心病发病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相关性分析示:相关性系数0.77(P<0.01).结论 流感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与流感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流感季节对患者行早期的预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93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75例,常规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UA,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清UA水平的关系.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血清UA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狭窄各组血清U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UA增高明显(P<0.01);各组间血清UA比较,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UA增高明显(P<0.01);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72,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68,P<0.05);UA升高组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UA正常组(P<0.05). 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其早期干预有可能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不同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测定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或因胸痛、胸闷,疑诊心脏神经官能症人院检查的患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受累靶器官的多少及不同受累靶器官之间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变量与血清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9±0.34)mg/L比(1.10±0.26)mg/L](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39±0.24)、(2.10±0.18)mg/L]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者[(1.85±0.30)mg/L],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r=0.747,P<0.01).高血压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者血清hs-CRP水平有差异,其中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肾损害及眼底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清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左室质量指数(LVMI)、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时炎性反应程度不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靶器官损害不同,炎性反应程度不同.影响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LVMI、年龄和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498-3499,350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组的患者及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组血清睾酮水平,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调查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是否吸烟。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判断狭窄程度并累积积分。结果冠心病组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1.45)vs(4.58±1.12)μg/L,t=5.071,P=0.000)];CHD组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睾酮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也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预防老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同时也应关注血清睾酮降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72例和再发组54例,对两组的年龄、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血压分级进行比较,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数量、部位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发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再发组高血压分级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发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IMT 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初发组斑块检出例数为31例,占43.1%(31/72),总数为87个,平均(1.21±0.76)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46例,占85.2%(46/54),总数为96个,平均(1.78±0.92)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平均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 0.01).再发组斑块中以软斑为多(占61.5%,59/96),初发组以硬斑为多(占60.9%,5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5、2.435、1.072、2.131、3.024、5.162,P<0.01或<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导致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在监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的同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斑块的性质可以对脑梗死的再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是否存在关联,为高血压病因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健康检查中心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及非高血压者各78人为调查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对吸烟、饮酒的调查.现场采集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血清铁蛋白等指标.统计分析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分析上述指标在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率和饮酒率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均有关(P<0.05),OR值分别为3.41,2.40,2.57.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影响后,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78,2.60.血清铁蛋白与收缩期高血压无关联.结论 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相关联,但与收缩期高血压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26例老年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初发组74例,复发组52例)作为病例组,选择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病史、体格检查、血液指标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脑卒中病史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P<0.01);复发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及颈动脉IMT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通过监测患者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脑卒中病史及颈动脉IMT,可对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及复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凝血酶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r=0.86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62 5,P<0.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855,P<0.01)有很强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高危组(合并危险因素3个以上)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合并危险因素低于2个以下),P<0.01;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无合并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海岛居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并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血压值随着HS-CR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以第一分位HS-CRP为参比,第四分位血清HS-CRP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03~4.37).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血清HS-CRP与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海岛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增高,但校正混杂因素后关联消失,提示血清HS-CRP可能不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5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40例,非感染组380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及年龄≥65岁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COPD及意识障碍的影响最大,其OR值为16.25、8.36.结论 COPD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史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COPD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对该类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职业人群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钢铁企业160名炼钢、轧钢工人为高温组,同厂的114名库工为对照组.调查2组工人基本情况;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收集企业日常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作业环境温度、辐射热、噪声等环境因素.结果 高温组高血压患病率(2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暴露、肥胖、吸烟是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是对照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19.330,P<0.05);而吸烟、胆固醇异常则是影响高温暴露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DR分别为16.288,2.989,P<0.05).高温组<35岁,35~45岁,>45岁组工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9.03%,21.33%和26.08%,均高于对照相应年龄组15.38%,6.34%,22.22%,其中35-4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温作业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并使发病年龄提前.吸烟、胆固醇异常对高温诱发高血压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