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82例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1例.均于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A组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B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普通饮食.比较化疗后两组营养及免疫指标,观察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106.9±12.0)g/L]、血清白蛋白[(26.2±1.4)g/L]、前白蛋白[(202.9±32.2)mg/L]及IL-2[(11.9±2.1)μg/L]、NK细胞活性[(21.3±5.2)%]、CD:[(62.9±3.3)%]、CD4+[(26.1±4.7)%]、CD4/CD8(1.1±0.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4.9%,2/41)显著低于B组(26.8%,11/41),平均每日摄入量[(1312±114)ml]显著多于B组[(765±186)ml](P<0.05).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未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低位食管癌患者经左胸空肠造口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2例年龄≥70岁的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经左胸完成食管癌根治术后,再经左胸完成空肠造口术,在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空肠管饲肠内营养.结果 在肠内营养期间,患者无肠梗阻、肠内营养液腹腔内渗漏、局部或腹壁内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指数为(20.89±2.26) kg/m2,血清白蛋白为(32.69±2.87)g/L,血清前白蛋白为(0.106±0.067) g/L.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5例,痰细菌培养鲍曼不动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葡萄球菌3例(2例并发葡萄球菌脓胸),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全部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经左胸空肠造口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可选择的肠内营养置管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营养管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影响。 方法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同组手术医师收治食管癌患者,根据病情接受经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Ivor-Lewis)或经左/右颈、右胸及上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选择性使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经鼻空肠营养组,n=48)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经皮空肠穿刺组,n=38)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1) 本研究8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NRS 2002量表进行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58%,两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2)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以三切口手术为主,手术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明显延长(P=0.000),两组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间(P=0.114)和术后住院时间(P=0.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给予时间相当(P=0.561),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给予足量肠内营养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晚(P=0.032),可能与手术医师顾虑穿刺管腹腔瘘,导致肠内营养给予加量较为谨慎有关;(4)两组患者对营养管舒适度评价方面,经鼻空肠营养组患者自身耐受能力不同,评分为6.00(3.00)分,而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评分仅为1.00(3.00)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感觉营养管的舒适程度显著好于经鼻空肠营养组(P=0.000)。结论两种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均安全可靠,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良好;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置入患者感觉更为舒适,耐受力好,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需肠内营养(EN)治疗病人的营养治疗途径问题. 方法:在既往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九字诀”法行X线透视下超滑导丝辅助放置鼻空肠营养管. 结果:本组共置管162例次,成功159例次,成功率为98.15%.鼻空肠营养管放置位置符合EN治疗要求.置管时间为5~30(10.8 ±4.9)min. 结论:运用“九字诀”法行X线透视下超滑导丝辅助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无创、简单、快捷,是临床EN治疗途径首选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方法:鼻空肠管组病人采用美国CORPAK公司CORFLO导管置入行鼻空肠营养29例.鼻胃管组采用普通胃管置入行EN支持30例.观察鼻空肠管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置管费用和ICU总费用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床旁经鼻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成功率为93.1%,置管时间为(19.3-6.8) min,无不良反应.鼻空肠管组病人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明显,且入住ICU时间、ICU总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EN支持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利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胃癌患者14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应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例)与B2组(对照组7例)。 B2组:胃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B1组:胃癌术后实施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对比B1组与B2组胃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B1组患者中,术后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1例。在B2组患者中,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4例,出现吻合口瘘症状患者3例。在术后并发症方面,B1组优于B2组胃癌患者明显(P〈0.05);B1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2)d,B2组患者为(13.9±1.9)d,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B1组短于B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选择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有效凸显鼻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此外,选择同期行鼻胃管肠内营养病人43例作为鼻胃管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鼻胃管组采取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置管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鼻胃管组病人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鼻胃管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管术能有效缩短置管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置管手术的痛苦。置管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比较胃肠道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二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便性、优越性以及并发症。 方法 :选择胃肠道手术病人共 5 5例 ,按序随机分成A、B、C三组 ,A组为鼻肠管组 ,B组为空肠造口管组 ,C组为对照组。A、B二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在手术后 6h开始均匀输注能全力 ,分别记录术中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放置时间、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 ,并分别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A组术中放置鼻肠管时间为 (2 9.2± 5 .6 )min ,B组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Flocare可裂式空肠造口管时间为 (7.2± 2 .3)min ,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B二组均比对照组快 (P <0 .0 1)。A组应用能全力后有 1例胃癌行根治术病人因腹痛、腹胀 ,不能耐受 ,中途停止使用 ;2例出现恶心、呕吐 ,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 ;有 8例出现鼻咽部不适及 2例出现肺炎 ,经超声雾化、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B组 1例结肠癌行根治术病人因护理不当导致空肠造口管滑脱而中途停止使用 ;3例出现腹痛 ,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病人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和B组应用能全力后 ,前白蛋白比对照组升高 (  相似文献   

9.
腹部大手术后经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部大手术患者经空肠造瘘管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78例接受腹部大手术的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8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40例,EEN组于术中施行空肠置管造瘘,手术后实施经空肠造瘘管EEN支持,TPN组行TPN支持.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综合指标和营养指标.结果 EEN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PN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52.6±12.2)h]短于TPN组[(77.9±14.9)h](P<0.01),且住院时间[(21.4±5.7)d]和住院费用[(24 725.6±1012.2)元]均少于TPN组[(26.8±6.2)d、(38 169.4±2911.5)元](P<0.01).EEN组术后9 d体重、白蛋白均高于TPN组(P<0.01).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实施经空肠造瘘管EEN能显著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穿刺式空肠造口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穿刺空肠造口在肝移植受体中的应用 ,以便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方法 :对 5例有适应证的肝移植病人 ,选用Flocare可裂式空肠穿刺造口管 ,于手术结束前 ,在距Treitz韧带约 2 0cm处作穿刺 ,使导管在肠壁内潜行 4~ 5cm后进入肠腔 ,再固定于腹膜壁层上 ,并于术后第 1天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 结果 :术中经空肠穿刺 ,放置造口管时间为 (9.2± 2 .3)min ,造口管应用良好 ,分别于术后 1 4~ 4 6天拔除。 5例病人中有 1例发生导管堵塞 ,在介入引导下用导丝予以疏通后重新应用。本组中未发生其他与空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 :经穿刺式空肠造口置管可作为某些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通过对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病人25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12例,术后接受外周静脉营养;Ⅱ组(试验组)13例,术后24h开始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治疗(连续7天),两组基本等热量,并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体重及营养状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0.01)。而且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不仅安全、可靠、简便、经济,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食管癌两切口术后病人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途径行EN支持的方便性、优越性和并发症.方法:选择食管癌两切口手术病人共52 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鼻肠管组;B组为空肠造口管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术中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放置时间、观察EN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和术后并发症,并测定EN支持前后病人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等.结果:在研究期间 所有病人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A组术中放置鼻肠管时间为(22.1±5.9) min;B组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Flocare可裂式空肠造口管时间为(8.1±3.7) min,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肛门排气恢复的时间A、B 组均比对照组快(P<0.01).PA、TF和外周血TLC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食管癌两切口术后病人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途径行EN支持安全、有效.而经空肠造口管行EN支持,并发症少,是病人术后EEN支持的一条更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行食管癌手术173例,贲门癌手术102例,术后均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一根,与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给予流质饮食,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每日2000ml左右,至术后10-14天拔管.结果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无一例吻合口瘘.结论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肺部感染临床预防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食管癌手术切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每组各25例,分别术后给予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和鼻肠管滴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排气时间、体重下降等.结果 肠外营养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0%0,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分别为(35.5±6.1) g/L、(90.2±10.4) g/L、(63.7±8.8) U/L、(73.3±13.7)U/L,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的(39.7±7.5) g/L、(99.6±13.8) g/L、(37.1±6.2) U/L、(36.4±7.4) 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体重下降指标分别为(67.2±5.0)h、(1.9±0.5) kg,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的(90.8±7.5)h、(2.6±1.0) k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水平,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40例.肠内营养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外营养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差值(△值)、2周内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2.65±0.51) g/L比(1.41 ±0.57) g/L,(4.82±1.82)g/L比(2.75±0.6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少于肠外营养组[(7.6±0.7)d比(10.8±0.9)d,(11.6±2.4)d比(16.8±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2周内撤机成功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的70.0%( 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30.0%(12/40)比0],而肠外营养组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及中心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肠内营养组[ 15.0%(6/40)比0,15.0%( 6/40)比0](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较肠外营养有更好的营养效果,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住ICU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需经鼻饲管行肠内营养的住院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空肠管组(n=36)与鼻胃管组(n=38),分别留置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启动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开始肠内营养后第7、14天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鼻空肠管组31例患者(86.11%)出现至少1项肝功能异常,鼻胃管组23例(60.53%)出现至少1项肝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6,P=0.013)。鼻胃管组与鼻空肠管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及白蛋白(ALB)在第7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8.6)U/L比(42.3±8.9)U/L,t=-1.475,P=0.145;(36.2±6.8)U/L比(38.0±7.1)U/L,t=-1.237,P=0.220;(61.8±11.5)U/L比(63.1±13.2)U/L,t=-0.696,P=0.489;(47.3±8.2)U/L比(50.5±7.5)U/L,t=-1.640,P=0.106;(35.2±6.7)g/L比(36.2±7.4)g/L,t=-0.610,P=0.543];第14天鼻空肠管组ALP、γ-GGT及ALB水平显著高于鼻胃管组[(201.2±15.2)U/L比(116.5±13.6)U/L,t=-25.380,P=0.000;(109.4±7.2)U/L比(49.2±6.5)U/L,t=-37.665,P=0.000;(37.2±7.1)g/L比(30.1±6.5)g/L,t=-4.490,P=0.000]。鼻胃管组与鼻空肠管组第7、14天的总胆红素[(4.6±0.9)μmol/L比(4.8±1.0)μmol/L,t=-0.905,P=0.368;(4.8±1.2)μmol/L比(5.2±1.1)μmol/L,t=-1.492,P=0.140]、间接胆红素[(6.1±0.8)μmol/L比(6.3±0.9)μmol/L,t=-1.012,P=0.315;(6.9±0.9)μmol/L比(7.3±1.0)μmol/L,t=-1.811,P=0.074]、直接胆红素[(4.0±0.6)μmol/L比(3.9±0.5)μmol/L,t=0.777,P=0.440;(5.1±0.8)μmol/L比(5.4±0.9)μmol/L,t=-1.517,P=0.1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鼻空肠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30.56%比55.26%,χ2=4.598,P=0.032)。结论 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比较,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可能更易导致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放置空肠营养管可为各类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及术后出现并发症不能进食者的持续肠内营养提供支持,但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本研究比较了经胃与经空肠造瘘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全胃切除术病人,28例术后行肠外营养(PN)治疗,32例术后实施了NCJ的EN治疗。结果:术后EN组血清清蛋白与PN组相同,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低于PN组。结论:NCJ的EN比PN更加适合胃癌全胃切除病人术后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螺旋型鼻空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5日至2018年4月2日6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观察组使用螺旋型鼻空肠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为(44.28±3.58)g/L、(280.12±3.95)mg/L、(11.40±0.39)g/L,相比对照组显然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过程中,螺旋型鼻空肠管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解决上消化道存在功能和(或)解剖连续性中断的病人实施非永久性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问题.方法:采用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7.96%,操作时间为5~11(平均7.4±2.8)min;导管位置全部符合临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要求,导管留置时间为28~92(平均84.4±7.2)天.置管、导管留置、经导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所有病人耐受良好,无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是解决上消化道存在功能和(或)解剖连续性中断的病人实施非永久性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问题的首选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