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药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药乳酸亚铁治疗ID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上市药琥珀酸亚铁进行比较,前者每天2片tid,后者1片tid,疗程6周.结果乳酸亚铁治疗IDA6周总有效率96.77%,而对照组琥珀酸亚铁总有效率100%,两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对照组1例因恶心、食欲下降不能坚持继续治疗外,3组未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IDA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用乳酸亚铁片治疗,而对照组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及100.00%,两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好,胃肠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3.
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15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确诊中、重度IDA患者共150例,排除消化道肿瘤后即给予乳酸亚铁片口服,同时给予病因治疗,整个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治疗2周后有效率30.67%(46/150)。4周后有效率为17.33%(26/150),显效率为74.67%(112/150),总有效率达92%。6周后有效率达2.67%(4/150),显效率为94.67%(142/150),总有效率达97.34%。胃肠道反应率3.33%(5/150)。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中、重度IDA疗效高、起效快、副作用少,应用方便,可作为IDA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确诊IDA患者51例,排除消化道肿瘤后即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同时给予病因治疗,整个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治疗2周后有效率29.41%;4周后有效率19.61%,显效率70.59%,总有效率90.2%;6周后有效率3.92%,显效率94.12%,总有效率98.04%。胃肠道反应率3.92%。结论:琥珀酸亚铁片治疗IDA.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夏忠贞  黄陈俊 《吉林医学》2010,(33):6010-6011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方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70例ID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琥珀酸亚铁0.6g/d;治疗组34例采用琥珀酸亚铁0.4g/d联合生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76.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RBC、Hct、MCV、Ret%及SF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生血方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IDA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乳酸亚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ID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乳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血宁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CV、MCH和MCH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SI和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Tf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乳酸亚铁治疗妊娠期IDA患者可提高外周血红细胞指标水平,改善铁代谢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乳酸亚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期间对照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研究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硫酸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5例不诊于血液科门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按照入选标准,以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入3个治疗组,分别予以硫酸业铁控释片(福乃得,500mg,每日1次)、琥珀酸业铁(速力菲,,0.1g,每日3次)、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0.15g,每日2次)治疗8周,每1-2周随访1次,随访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有关铁参数。结果与结论 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作为完全缓解的标准,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3种药治疗8周,缺铁性贫血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76%、40%(P=0.004),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1%、89%、76%(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3种药中以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最少,其次为琥珀酸亚铁,硫酸铁控释片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但大多数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9.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26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确诊中、重度IDA患者共260例,排除消化道肿瘤后即给予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口服,同时给予病因治疗,整个观察时间为12周,结果2周显效率为41%(106/260);4周显效率62%(161/260),临床治愈率32%(83/260);8周临床治愈率84%(218/260),总有效率99%;12周临床治愈率96%(250/260)。胃肠道反应率8%(21/260)。结论:琥珀酸亚铁薄膜衣治疗中、重度IDA疗效高、起效快、副作用少,应用方便,可作为IDA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安森亮 《医学综述》2015,(3):550-552
目的比较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曹县县立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琥珀酸亚铁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和硫酸亚铁组(给予硫酸亚铁治疗),每组36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硫酸亚铁组相比,琥珀酸亚铁组的效果更好,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升高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缺血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贫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红细胞压积、血色素、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贫血指标,比较2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片单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春芳  蒋凤英 《吉林医学》2013,34(22):4446-444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于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孕妇共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两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常规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有临床治疗效果。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数据,常规剂量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数据与小剂量组患者相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3.2%,两组数据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能有效治疗妊娠期的缺铁性贫血,其中常规剂量的患者其临床血常规恢复较快,而小剂量患者则适用于轻度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纠正宫颈癌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问题。方法 筛选放疗科100例宫颈癌伴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范使用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分为两组,实验组(n=50)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50)未规范行抗贫血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水平,规定Hb升高≥20 g/L或至正常值为治疗有效;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总有效率达48%,其中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56%,行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为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用于治疗宫颈癌患者贫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临床上应在此类患者中常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3次/d,每次2~3ml;对照组服硫酸亚铁片,5mg/kg·d,2次/d,两餐之间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贫血症状改善及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回升均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理想,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铁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Fe2+与邻二氮菲生成有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10 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结果Fe2+的线性范围为0.042 44~2.546 4 mg.L-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并可同时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Fe2+和Fe3+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 以62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DA)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给予抗HP加铁剂治疗,B组(31例)给予单纯铁剂治疗,动态观察两组的血液学和铁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A组外周血的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恢复明显比B组快,尤其以储存铁SF在治疗后期(60d)的恢复更为明显(P<0.01).结论 在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引起的IDA过程中,抗HP治疗能明显提高铁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缺铁性贫血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用2008~2011年在我院由于慢性病反复住院且贫血诊断明确的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人参归脾丸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食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进而了解贫血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Hb平均每周增长1~2 g.dL-1。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传统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8.
铁缺乏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高危人群缺乏症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评价铁参数诊断缺铁的价值;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费用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试验评价及费用效果分析。结果 月经期妇女、妊娠妇女和青海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1.39%,19.28%及9.48%。缺铁的患病率分别为43.43%,66.27%及13.71%;主要的危险因素月经期妇女为月经过多,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改善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铁代谢及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血宁组和琥珀酸亚铁组,每组30例.生血宁组口服生血宁片,琥珀酸亚铁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两组患者均按照肾性贫血治疗指南中建议剂量个体化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详细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变化,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血宁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高于琥珀酸亚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琥珀酸亚铁组比较,生血宁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与琥珀酸亚铁组比较,生血宁能更有效补充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所需的铁剂,且生血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