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细菌分类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细菌的分类与鉴定提供了新方法,进而可以从分子水平,遗传进化的角度去认识细菌,本文就其中几种重要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被公认的环境污染物,主要由产毒的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与寄生曲霉菌(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组自然发生的真菌代谢产物[1]。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在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中非常常见[2]。在非洲和东南亚等一些地区,饮食暴露于AFB1是人类  相似文献   

3.
氟化物遗传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氟化物具有遗传毒性,本文对氟化物与核酸、蛋白、基因、细胞周期、致瘤性等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氟化物的遗传毒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由传统的眼观、口尝、鼻闻、手摸、水试、火试等传统鉴别逐步发展到了分子鉴别或是基因水平的DNA标记鉴别.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为中药鉴定提供了更多科学有效的手段,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鉴别体系.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近年来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发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硒蛋白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蛋白是向量元素硒以共价呈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硒以硒代半胱酸的形式,以UGA编码翻译入蛋白质,原核细胞硒蛋白mRNA上UGA密友正下游的茎-环结构以及四种基因产物SELA、SELB、SELC、SELD参与了硒代半胱氨酸合成入硒旧白 过程。真核细胞硒蛋白mRNA3端非编码工存在有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作为UGA再编码事件的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6.
苯血液毒性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 (benzene)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溶剂、稀释剂和燃料。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造血系统 ,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myeloblasticleukemia ,AML)。自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将苯列为确定的人类致癌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应用于真菌研究,尤其是念珠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本文就其中常用的几种分型方法,如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脉冲场电泳核型分析、基因探针杂交分析及随机引物扩增PCR多态性分析与生物学分型方法相比,表明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高分辨率,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应用于真菌研究,尤其是念珠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本文就其中常用的几种分型方法,如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脉冲场电泳核型分析、基因探针杂交分析及随机引物扩增PCR多态性分析与生物学分型方法相比,表明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高分辨率,是一种具有发展前任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促使中药鉴定技术迎来新的进展。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有眼观、鼻闻、口尝和手触等方式,而这些往往都是由人们的经验所得,现如今,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例如,关系到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聚类分析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强了我国中药鉴定的标准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该文就通过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从而对新技术的应用特点及未来前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麻疹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疹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全球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在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中麻疹仍是死亡例数员多的疾病。随着对麻疹病毒认识的不断加深,发现其流行病学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就麻疹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鉴定在江城县采集的库蠓,明确其分类。方法 2015年用诱蚊灯在云南省江城县牛圈采集库蠓,提取蠓虫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测序,用Mega X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库蠓虫体进行压片,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 在江城采集的库蠓JC12-3两复眼相连,触角第3、11~15节分布有嗅觉器,触须第3节无明显感觉窝,大颚齿15枚;翅面共有淡斑5个,径5室端部翅缘有1条宽淡色带向下延伸到中1室,中1室和中2室各有1条窄的淡色条带;腹部有3个发达不等大受精囊等形态特征。COⅠ基因序列分析显示,JC12-3与嗜蚊库蠓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内,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96%,小于嗜蚊库蠓种内最大遗传距离3.88%,而与其他三囊亚属库蠓位于不同进化分支,它们之间遗传距离均高于17%。结论 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库蠓JC12-3为嗜蚊库蠓,这是云南省江城地区首次报道采集到该库蠓,丰富了该地区库蠓种类资源,为云南省蠓虫分类及蠓传疾病监测和研究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新型肠道病毒EV93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肠道病毒(HEV)分为5个组别:HEV-A、HEV-B、HEV-C、HEV-D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V)。HEV-A由柯萨奇A2(CV-A2)-CV-A8、CV-A10、CV-A12、CV-A14、CV-A16、EV71和4种新型病毒EV76、Ev89、Ev90、EV91组成^[1]。HEV-B由CV-A9、CV-B1-6、艾柯病毒(E)E1-7、E9、E11-21、E24-27、E29-33、EV69以及6个新发现的病毒EV73、  相似文献   

13.
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疾病,又是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发现80多个哮喘相关基因,涉及多条生物学通路。一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哮喘易感性的差异。深入认识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筛选高危人群,提供早期诊断方法,及早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量子点又称半导体纳米晶体,它可发出激发荧光,具有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和发射光谱可调等特性,是同时检测多种信号的理想材料。这些独特性质使其更广泛的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对量子点进行功能化修饰,如偶联抗体等活性生物后,将在细胞器定位、信号传导、原位杂交、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和体内示踪等方面的研究发挥巨大潜力。文中分别从细胞生物学、基因标记、病原体检测、活体示踪等方面探讨了功能化量子点在分子生物学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疾病,又是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发现80多个哮喘相关基因,涉及多条生物学通路。一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哮喘易感性的差异。深入认识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筛选高危人群,提供早期诊断方法,及早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空肠弯曲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空肠弯曲菌基因分型的进展状况。文章从作为分型对象的基因材料、分型方法、结果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指出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16S核糖体分型等方法已成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新生隐球菌的分类鉴定和诊断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如 染色体脉冲电泳分型、核酸探针技术、DNA指纹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分子鉴定和 诊断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具有特异、敏感和快速等优点。本文就这方面的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对生物体负面效应的科学,毒理学这门古老的科学面临着生命科学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分子水平揭示毒理学机制是当今毒理学的活跃领域,并分化出一门新的学科:分子毒理学。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人类基因组学建立的方法、技术平台以及公布的DNA序列,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分子克隆、基因导入是机制研究的常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分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在人和150多种动物中广泛传播,其病原体是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旋毛虫属分类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传统的旋毛虫分类主要依据成虫、囊包的形态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在旋毛虫分类应用时易受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旋毛虫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限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PCR技术和核酸序列分析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旋毛虫分类鉴定的有力工具,推动了旋毛虫分类发展。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及核酸探针技术、随机扩增性DNA、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多重PCR、DNA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本文就以上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在云南省江城县采集的库蠓进行鉴定,明确该库蠓的准确分类。方法2017年9月在云南省江城县采集蠓虫样本,采用不损伤库蠓形态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COⅠ基因和ITS-1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采用Clustal X、DNAStar和Mega 6.1等软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将库蠓虫体压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计算AR、HR、PR、CR和TR1、TR2、TR3等数值。结果在江城县采集15只库蠓,均具有两复眼相连接,小眼面间无柔毛,触角15节,第3、11~15节分布有嗅觉器,翅面翅基、径中、径端、径5室、中4室各有1个淡斑,中1室、中2室分别有2个和3个淡斑,其中基淡斑大,向后延伸至臀室基部翅缘;腹部有2个发达受精囊不等大,PR=3.10±0.48,与苏岛库蠓P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ITS-1基因进化树上江城县采集的15只库蠓与苏岛库蠓位于同一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在96.8%~99.3%之间,而与其他库蠓核苷酸同源性均低于94.2%;在COⅠ基因进化树上15只库蠓形成一个独立进化簇,这15只库蠓核苷酸同源性在99.4%以上。结论 15只江城采集的库蠓均为苏岛库蠓,其种内变异较小。本研究增添了苏岛库蠓种类鉴定所需要ITS-1基因和COⅠ基因序列,为库蠓快速鉴定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了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