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7年以来,我们对2例下咽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55岁)行全咽喉 上段食管切除 胸大肌皮瓣修复 根治性颈廓清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1年以来,笔者对5例已累及颌面皮肤或腭颊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切除肿瘤后,同期行带蒂胸大肌皮瓣或胸大肌岛状肌皮瓣整复术腔缺损,全部获愈。1.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为42~56岁。病理诊断为鳞癌4例,囊样腺癌1例。切除一侧上颌骨及面部皮肤10cm×  相似文献   

3.
帽状腱膜在喉癌及下咽癌术后粘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喉癌及下咽癌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但切除肿瘤后形成的粘膜缺损及器官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 3 0年来 ,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带蒂或游离胃肠段等材料重建喉、下咽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开展。但以上修复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 1 998- 2 0 0 1年 ,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应用头皮帽状腱膜修复喉癌及下咽癌术后粘膜及组织缺损 1 1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5 1~ 78岁。喉癌 5例 ,其中 T2 N1 M0 2例 ,T3 N1 M02例 ,T3 N2 M0 1例 ;2例行患侧颈…  相似文献   

4.
程志强  孔靖 《山东医药》1998,38(10):1-2
对15例下咽癌患者行下咽癌切除术,并对几种术后整复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认为T1,T2期下咽癌可以完全保留喉功能,施行梨状窝垂直幸喉切除术或earson手术的T3期患者可保留发声功能:不适合保留喉功能的T3,T4期患者,可考虑使用喉气管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下咽,以喉气管瓣更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颊癌术后的组织缺损以往多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以及游离皮片等修复,但由于皮瓣肌肉组织量大,修复后易造成患者口内臃肿,感觉不适,甚至影响咀嚼及吞咽.而游离皮片移植,由于术后皮片挛缩,易造成患者开口受限.故我科于近年采用以颞浅动脉为血管蒂的岛状额瓣同期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周琦  余蓉 《山东医药》2012,52(4):115-116
用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是近20年广泛开展、日趋成熟的头颈部组织缺损整复技术,熟练运用此技术不但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而且有利于头颈部外形和功能的重建。我科从2001~2008年共完成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等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165例,组织瓣成活率较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76~1990年,我们采用手术及手术加放疗方法治疗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病人53例,现报告如下,并对其术后创面修复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年龄9个月至82岁;病程2个月至20年。病理类型为基底细胞癌25例,鳞癌24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腺样囊性癌1例(鼻背部)。肿瘤部位在鼻部41例,耳部11例,面部1例。同时性重复癌2例,其中鼻背部基底细胞癌同时并发喉鳞癌、耳垂部鳞癌同时并发胸前壁原位癌各1例。治疗方法:单纯手术切除41例,手术加放疗12例。切除后对拉缝合5例,移植皮片修复38例,滑行皮瓣修复3例,带蒂皮瓣修复4例,切除加植皮术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颊黏膜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9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鳞癌扩大切除术,对颊黏膜缺损采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制备岛状肌皮瓣最小为4 cm × 6 cm,最大为5cm×10cm.结果 9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麻痹,3个月后恢复,2例发生颌下区积液,经拆除切口缝线2针、引流后痊愈.随访时间6 ~ 12个月,9例颊部两侧基本对称,吞咽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开口度达2.5指2例,达3指7例.供区瘢痕隐蔽,仰头无明显受限,未发现肿瘤局部及颈部复发.结论 采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黏膜缺损具有血供可靠、邻近受区、制备方便、皮瓣成活率高的特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2~1983年对11例颌面部肿瘤患者施行颌面部微血管手术,其中左颈部肉瘤扩大切除术及左髂骨游离带旋髂深动静脉游离移植术各1例,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术5例,舌颌颈根治术4例。除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胸骨移植修复胸骨肿瘤切除后胸壁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1例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部分或全部切除,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胸骨重建骨性胸壁,用胸大肌肌瓣、胃网膜右或左动脉为蒂的大网膜重建胸壁软组织。分别于术前4 d及术后14、28 d空腹抽取外周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及血清补体(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观察宿主的免疫反应;分别于术后1、4、6、9、12、24、48个月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异体胸骨愈合情况;术后3、6、9、12、24、48个月行99mTe SPECT骨扫描,观察宿主的免疫反应及与异体骨的成活替代或吸收情况。结果本组重建后胸廓外形良好,无感染,无排异反应,呼吸动度良好;仅1例皮肤愈合延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3、C4、CIC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异体胸骨愈合率为94.7%(18/19)。术后3~6个月SPECT骨扫描显示,移植的异体胸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而异体胸骨两端所对应的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高于正常;此现象于移植后9个月开始逐渐减弱。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胸骨移植修复胸骨肿瘤切除后胸壁缺损,不仅确保了胸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且排异反应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2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4年在原活检处肝细胞癌复发。例1 70岁男性,于1984年2月发现酒精性肝硬化伴全身不适。腹部超声波检查发现肝脏右叶肿块,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在超声引导下作肝穿刺活检诊为肝细胞癌。遂作肿瘤切除,切缘未发现有肿瘤组织。术后11个月作 CT 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1个月后于上腹部皮下发现一小块物,活检显示为转移性肝细胞癌。切除5cm 大小位于前腹壁的肿块1个,同时发现了3个直径为3~5mm 的球形肿块,位于  相似文献   

12.
非经胸食管切除并非新创,乃由Denk和von Ach首先提出。当前,非经胸食管切除、胃上移重建食管的手术,主要用于下咽部及颈部食管肿瘤的切除。本文报道16例病人,年龄45~81岁,于1980~1982年间施行此手术。按TNM分期,4例下咽部肿瘤属Ⅲ期和Ⅳ期,3例颈段食管癌Ⅲ期,2例为喉癌复发累及咽和颈段食管,2例高位和5例低位胸段食管癌Ⅲ期。11名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8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下咽部ESD治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41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手术完成率、手术用时、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用时49.1 min(10~110 min)。54处病变实施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8.2%(54/55),其中41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阴性,R0切除率为74.5%(41/55)。55处病变切除过程中均存在创面少量渗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有2例(4.3%)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于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复查内镜,1例(2.2%)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经多次水囊扩张后解除梗阻。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例发现下咽部同部位黏膜病变再次行ESD治疗。随访至2020年10月,未再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于维欣  王绪洲 《山东医药》2000,40(18):44-4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较少见 ,且易误诊。本文对19例 DFSP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旨在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因素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6例 ;年龄 1.5~ 71岁 ;病程 1~ 40年。 DFSP发生于腹壁 8例 ,胸壁 2例 ,背部 2例 ,上肢 2例 ,大腿 4例 ,膝下 1例。其中 ,初次手术局部肿瘤切除 16例 ,局部扩大切除 3例。19例中有 11例复发 ,复发 4次、3次、2次各 2例 ,复发 1次 5例。复发间隔时间最短 1年 ,最长 8年 ,多数在术后 1~ 2年复发。未发现有肿瘤转移者。病理检查 :用组织化学和特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1大…  相似文献   

15.
胸外科     
胸壁、胸膜腔 510430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胸壁放射性坏死一例报告/徐行化//上海医学.-1985,8(1).-35 510437 胸壁大块缺损修补术六例体会/胡永校等//实用外科杂志.-1985,5(4).-220 6倒均为肿瘤或转移性肿瘤,切除范围包括胸骨体,胸骨柄、肋骨、肋软骨及部分锁骨。缺损面积:8×10~14×21cm,其中一例2年中两次手术。修补材料均为0.4cm厚的有机玻璃板多处钻孔。孔径0.8cm,孔间距约1 cm。用前煮沸灭菌30分钟,并使柔软可用,裁剪与缺损适合的大小,用不锈钢丝间断固定。作者以为较大的胸壁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于治疗下咽部浅表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9例下咽部浅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1.2岁(48~80岁)。切除病灶平均大小为16.3 mm(5~27 mm),平均手术时间为52.2 min(30~90 min)。9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气肿、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4.6 d(3~7 d)。术后病理包括上皮内高级别瘤变1例,鳞状细胞癌8例;在8例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肿瘤组织浸润深度均未突破固有膜。1例水平切缘阳性,患者术后接受了区域放疗。平均随访时间10.2个月(3~2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或转移,未见食管入口狭窄。结论 ESD是治疗下咽部浅表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埋植式动脉化疗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及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胃癌术后动脉区域化疗45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9岁~76岁.术中见胃癌肝转移3例,胃癌淋巴结转移15例,无明显转移27例.病变部位在贲门胃体20例,胃窦部18例,全胃7例.病理检查均为腺癌45例胃癌均行胃癌切除置动脉化疗泵,在胃左动脉插管7例为贲门癌经胸近端胃大部切除并插管埋入腹腔干.胃网膜右动脉插管35例为胃窦癌行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进入肝总动脉腹腔干处.胃右动脉插管3例进入肝固有动脉治疗肝转移癌.化疗药物均用5-Fu1g、顺铂40mg用药时间为治疗肝癌15d给药一次.预防癌复发及转移每月一次,1a后2mo一次.结果45例均接受治疗,其中有40例按时治疗,2a无复发及转移,5例中有1例1a后无发展,未来治疗.4例8mo后出现黄疸腹水等.结论皮下埋植式药泵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84年起采用四环素、塞替派联合用药治疗癌性胸膜腔积液15例,获得较满意效果。临床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40岁以下1例,50岁以上14例,腺癌10例,未分化细胞癌1例,未分化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无法鉴定癌细胞类型2例。抽出胸水10000ml以上4例,6000~9000ml 5例,3000~4000ml 3例,1000~2000ml3例. 方法:每1~2天抽胸水1次,要求胸水基本抽尽而患者无不适为度。前2次抽胸水后每次注入塞替派60mg,以后每次抽水后注入四环素1~1.25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防止疼痛,可在术前注入利多卡因,术后3小时内每15分钟变换体位1次,使药物与壁层、脏层胸膜均匀接触. 结果注入四环素后2~4次胸水消失10例,5~6次消失者3例,治愈率86.7%,胸水明显减  相似文献   

19.
1993年~2001年,我们应用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16~47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造成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行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取自前臂、髂腹部、肩胛、足背部、小腿内侧、胸大肌等处,全部成活。 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详细解释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悲观失望和畏惧  相似文献   

20.
自体倒置喉气管瓣整复下咽癌切除后舌根及下咽部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安太  栾信庸 《山东医药》1996,36(10):11-12
对26例晚期下咽上区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用自体倒置喉气管瓣整复下咽及舌根部缺损。结果19例术后刀口一期愈合,7例刀口感染者经换药及修补术后愈合。并报告了该手术方法,讨论了该手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