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外科临床已较广泛地开展,而术前了解胆囊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病例选择、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共开展LC手术237例。本就术前B超检查情况总结汇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以及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心脏彩超检查筛选52例先心病患者,在心脏彩超配合X线监测下行介入封堵术,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1例;室间隔缺损(VSD)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结果 51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6个月复查无残余分流。1例ASD因术前评估测量有误,封堵失败。1例VSD术后出现三尖瓣中至大量反流。结论心脏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监测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胆囊切除术与剖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2例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8例剖腹胆囊切除术(OC)全部成功。结论充分利用B超及彩超、心电图、胃镜等术前检查,重视术中胆道造影,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弄清"三管一壶腹",正确选择LC及OC的指征。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技术及腹腔镜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飞速的发展,目前在基层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因此其术式的适应证范围也得到飞速发展及扩大,但因通过内镜操作,空间有限,有部分手术仍然受到限制,通常因手术前对患者评估不充分、术前相关检查不明确等因素。致使LC未能顺利进行,从而手术中需改为开腹手术。本院从2007年8月~2013年12月共进行Lc1600例,其中26例中转开腹。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比较药物干预与心理疏导对术前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药物干预组(36例)与心理疏导组(37例),两组患者均规范降压治疗、术前常规准备,采用焦...  相似文献   

6.
张义  张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89-48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行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手术成功患者90例作为LC组,选择同期急性胆囊炎中转开腹患者30例作为中转开腹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症状持续时间长、上腹部手术史、胆囊壁增厚、胆囊管结石嵌顿、总胆红素、ALT和WBC升高是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 LC术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LC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32例行LC手术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131例成功完成LC手术,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胆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前检查与准备充分,综合评估病情,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正确应对各种状况,必要时中转开腹可使急性胆囊炎在LC术下得到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迅速的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汪宏  沈阳  王成宏  席庆元 《安徽医药》2009,13(10):1211-12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1685例LC病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42例中转开腹病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同期Lc术成功组200例成作为比较对象,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高龄(≥60岁)、胆囊萎缩(≤4.5cm×1.5cm)、胆囊壁增厚(≥0.4cm)、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糖尿病、上腹部手术史以及总胆红素升高(〉17.1μmol·L^-1)是转开腹的因素。结论术前仔细评估、筛选病例对提高LC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探讨LC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及手术过程。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3月2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患者中,253例实施LC,中转开腹3例,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只要做好患者术前身体状况的评估和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价,以宽适应证严围手术期管理的相继处理,术中精细操作,LC是安全可行的,县级基层医院训练一支精干合作的团队,腹腔镜手术能够在基层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毛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21-222
我科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完成腹腔镜且胆囊手术(LC)420例,为了对术前常规放置胃管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回顾性将这期间术前常规放置胃管的174例和术前朱放置胃管的256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腹部B超对手术难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23例胆囊疾病的腹部B超诊断与LC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腹部B超检查评估相对无困难的3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平均手术时间为34min。而术前腹部B超检查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萎缩等多种困难因素的78例患者中,有3例(占3.85%)进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51min。结论:术前腹部B超诊断对判断LC的难易程度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预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的可能性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33例,术前应用超声检测胆囊三角的清晰度及胆囊与周围脏器的滑动情况评估胆囊周围有无粘连,并经LC或开腹术中判断证实。结果 33例患者术前超声评估胆囊三角清晰,胆囊周围无明显粘连17例,经LC术中证实胆囊三角清晰17例,胆囊周围粘连4例,准确率分别为100%、76.47%。胆囊三角显示不清晰,胆囊周围粘连16例,经LC及开腹术中证实胆囊三角粘连13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16例,准确率分别为81.3%、100%。16例预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患者中包括6例充满型胆囊结石致使胆囊三角显示不清及胆囊后壁结构被声影遮盖影响观察滑动情况为疑似粘连,其中,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率25%。结论超声预测胆囊与周围脏器是否粘连对LC术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6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LC术已基本取代了开腹手术,成为胆囊切除的常规择期手术,因而其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悉心护理、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现就LC护理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简称LC)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8例经LC患者采取术前常规访视工作,了解患者情况,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到每个患者,并将术前医疗设备准备工作和术中配合方法运用到每个LC治疗当中去。结果208例患者全部顺利地实施了LC术,术后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手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落实,可以加深护患之间的关系,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由于术前各种医疗器械设备的充分准备,以及手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放置胃管与否与LC术后恶心呕吐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0例术前放置胃管的LC患者与50例术前未放置胃管的患者,分别进行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 LC术前放置胃管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LC术前未放置胃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放置胃管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一过性黄疸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5年945例LC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术后出现一过性黄疸,术前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术后12~24h出现梗阻性黄疸,B超未见肝内外胆管结石,未经特殊治疗,黄疸2~4天逐渐消退。结论LC术后一过性黄疸考虑是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17.
亚急性期胆囊炎曾是开腹胆囊切除术(OC)禁忌症,由于组织水肿、局部粘连重、以及解剖不清,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绝对禁忌证,近年来随着手术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亚急性期胆囊炎已不再是LC术绝对禁区[1]。但如何做到良好的术前评估、术中配合,以期减少术中出血、误伤胆管及术后并发症[2],则需要探讨。笔者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0年1月-2014年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置.方法 回顾分析行LC 1 400例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非损伤性黄疸12例,经积极诊治均获治愈.结论 做好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能,避免使用损害肝细胞药物,对非损伤性黄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外科临床已较广泛地开 LC 时,能够对胆囊的大小、壁厚、形态,胆汁的透声情况,胆囊壁展,而术前了解胆囊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病例选择、手 的光滑度,结石的大小、数目、活动度、位置及肝脏和肝内外术难易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于1999年4月 胆管等情况详尽描述,是诊断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犤犦 2~2003年6月共开展LC 手术237例。本文就术前B 超检查 本组病例均通过B 超检查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15—2017年179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彩超评估血管条件,筛选不适合手术血管;术后采用高频彩超监测血管成熟情况及内瘘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内径≥1.2 mm,动脉内径≥1.5 mm的血管适合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血流量在500~600 ml/min,既能满足透析要求,又能降低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12例静脉内径在1.0~1.2 mm,但静脉充盈良好,在握拳加压1 min后内径能达2.0 mm者,手术亦成功,术后内瘘流量达标。1例术后2+个月使用内瘘时无法满足透析要求,改行中心静脉cuff管透析。1例术后2年出现造瘘侧上肢肿胀,检查提示中心静脉狭窄。8例出现内瘘血栓,6例内瘘狭窄。在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高频彩超对于术前血管的评估,术后血管的成熟情况及并发症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