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模式的发展,使疾病流行面貌及防治策略都发生变化,当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死因和常见病、多发病。西方国家50年代起已重视与心脑血管疾病作斗争,在付出了沉重的经济和生命代价后,意识到预防策略在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美国实施1980~1990年的预防保健规划以来,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0%和40%[‘门。上海自60年代初起,心脑血管疾病持续保持在死因的首位,且已达30余年之久:[2],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是当今的突出问题,重要课题。国内于1991年制订了“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开展高血压分级管理,社区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病预防效果。方法2002年至2006年,在上海斜土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委为干预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另随机抽取部分居委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结果干预终点,干预组的高血压管理率达89.2%,控制率达91.4%;脑卒中发病率105.7/10万,死亡率26.4/10万。对照组脑卒中发病率为462.5/10万,死亡率72.5/10万。两组标化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实施高血压分级管理的干预模式,对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伤残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慢性病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998年以来在哈尔滨市慢病防治示范社区内开展了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斌  张金玲  陈希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9-2520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各类监测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对预防控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监测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收集浦江镇监测病种的发病率、死亡率资料,与上海市同期数据做出比较,对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浦江镇监测病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7/10万、9.2/10万、38.5/10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数量随之增加,80岁以上居民占30%以上,其中卒中未分型(脑中风)、冠心病死亡人群中80岁以上患者占60%以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或死亡的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占40%以上,其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80%以上,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覆盖、分片负责的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张涛  崔军  高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9):443-444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已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解宁波城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对宁波市6558名35~74周岁居民进行了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既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危害极大。多年来慢性病防治的实践证明,依托社区开展防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社区管理已多年,管理高血压患者已达12653人。  相似文献   

7.
预防高血压、脑卒中是当今国内外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自60年代初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持续保持在首位,且已达30余年之久:[2].上海市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中有关预防非传染性疾病提出脑卒中死亡率由1975~1990年的104~13V10万控制为2000年的100/10万[1]。为实施这一目标,本市卫生局于1992年立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措施可行性研究”.由市卫生防疫站预防保健研究室承接,市卫生局有关管理科室,虹口、静安、黄浦、徐汇区,上医大等共同协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虹口区自1981年起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区居民1991-2003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干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91-2003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监测数据。结果:我市城区居民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发病数以高血压发病人数居多(占总发病总数的45.74%);3种病的发病率均处在较高发病水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01);3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结论:南宁市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市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采取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活动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风的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CVD)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91-199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平均有1200万人死于CVD,约占全球总死亡的1/2。我国是脑卒中(也称中风)的高发国家,在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脑卒中病人超过150万,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更是难以估计。因此,脑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治疗和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许寒冰  张婷  秦威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49-2050
目的了解昆山市慢性病发病现状,为4种慢性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糖尿病和冠心病)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昆山市2007年慢性病年报统计资料,对慢性病发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07年昆山市4种慢性病发病率为702.04/10万,男性4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为773.47/10万,女性发病率为631.24/10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老年人发病最高,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90年代上海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在人群中建立疾病监测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方案,监测1991-1999年35-74岁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于1992年1998年在监测人群中整群随机抽取35-39岁男女各类,约1000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监测社区1991-1999年间35-74岁年龄组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为168.2/10万,其中男性为194.5/10万,明显高于女性(144。9/10万)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男性的每年增长速度也高于妇性。脑卒中年平均死亡率为79.2/10万,其中男性87.2/10万 ,明显高于妇性(71.4/10万)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无论男女,脑卒中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女发病年龄差异不大,但1996-199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66.1岁,比1991-1995年提前了3.5岁(69.6岁)。无论男女、血中总胆固醇均值,血压均,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腰臂比值,高胆固醇现患率、低高0密度脂蛋白现患率等因素皆有升高趋势,另外男性甘油三酯也有升高趋势仅吸烟率和饮酒率有下降趋势,尤其在男性中,结论:90年代上海社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大部分脑卒中危险因素也呈上升趋势,而脑卒中死亡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1~2002年梅州市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02年乙肝平均总发病率为26.94/10万,年平均总发病率从1991年的20.98/10万上升到2002年的30.59/,10万,上升了45.81%。乙肝年平均总病死率为0.01/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16~4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数的40.49%;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干部职工发病为主。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做好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其他年龄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探讨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居住西安市22个军队干休所的1268名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1987年基线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吸烟、饮酒、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终点指标为新发脑卒中、脑卒中死亡和总死亡。结果:随访至2001年6月,观察人年为15 546。新发脑卒中113例,调整发病率为727/10万人年;脑卒中死亡45例,调整死亡率为289/10万人年。调整了年龄、血脂、吸烟、饮酒、既往心脑血管病病史及家族史等主要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水平、BMI和既往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病史是影响该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军队男性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一般同龄人群,中老年人体重和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预防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 1991- 1999年四川省 4 0岁及以上人群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率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74 11例随访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用SPSSV12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及描述性分析 ,在SASV8 2软件中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因素的筛选。 结果 1991- 1999年冠心病死亡 2 5人 ,脑卒中死亡 10 0人 ,冠心病累积死亡率 3 4‰ ,脑卒中累积死亡率13 5‰。冠心病按世界标准[1] 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13 4 / 10万 ,女性为 11 5 / 10万 ,脑卒中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6 1 0 / 10万 ,女性为 33 4 / 10万。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 :地区、年龄 (按 10岁分组 )、就业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和血压水平 (5级 ) ,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按 10岁分组 )、饮酒史、脑卒中既往史和血压水平 (5级 )。结论 四川省 4 0岁及其以上人群冠心病死亡率低于北京地区 ,脑卒中死亡率与国际相比属于较低水平。为减少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 ,应重点加强老年人群的血压监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等多种慢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高血压及由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的严重威胁,我国的应对策略是实施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经济有效的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目前这项工作正由示范点逐步向全国推进。作为慢病干预活动的切人点,示范点的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已经十分普及并收效显著;并且随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与发展,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任务也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其工作内涵之中。为了进一步将示范点成功的经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血管病,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达1亿多人,同时每年都有300多万的新发病例。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同时又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截止目前,美国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已发布了第七次报告(JNC7),足见其对高血压病预防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普遍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情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国情,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  相似文献   

17.
陈璐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05-507
目的研究天津市东丽区主要死因死亡率的长期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规划。方法收集东丽区1976-2004年近30年的人口资料和死亡病例资料,采用标化死亡率和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6--2004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始终为东丽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排在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每年因这3项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5%~75%。心脑血管疾病位于死因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死亡率由1976年的71.79/10万上升到2004年的143.21/10万。糖尿病也由第九位死因上升到第六位,死亡率由2.56/10万升至8.63/10万。而传染病的死亡率下降最为明显,由第五位死因下降到第十位,死亡率由45.2/10万下降到2.56/10万。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死亡率。结论对东丽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死亡率的长期趋势进行分析表明,与慢病病因学有关的行为、环境和职业暴露等综合危险因素仍存在。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应是东丽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中期评估王的一,王柏兴,金慧芝,史济德,张勘,蔡继红,范瑛,姜廉益,陈洁,陈英1990年我国制订了"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上海市也相应制订了预防保健的目标、实施和评价方案。虹口区在预防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脑卒中)上,...  相似文献   

19.
乡镇高血压、脑卒中干预措施的可行性研究苏竹君,魏澄敏,缪杏芳,张金仙,冯培珍,金慧芝1990年国家制订了“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1],上海也相应制订了“预防保健战略目标、实施和评价方案”[2]。有关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3],脑卒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四川省慢性病监测方案,绵竹市在1989-1998年期间对6镇农村10万人群进行连续10年的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死亡监测。结果 总计发病1645例。死亡14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4.94/10万,死亡率124.34/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78.68/10万,死亡率70.13/10万;脑卒中发病率60.73/10万,死亡率51.19/10万;冠心病发病率5.55/10万。死亡率3.08/10万,3种病死亡占全死因的22.7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5岁之间,恶性肿瘤前5位依次是;胃癌,食道癌,肝癌,肠癌,肺癌,脑卒中发病在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急剧上升。结论 绵竹市农村肿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