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身心一体化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入院治疗14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身心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SAS和SDS以及QLQ-C30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有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QLQ-C30量表中总体身体状况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实行身心一体化护理效果良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焦虑和抑郁),并从各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宫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白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放疗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放疗和化疗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AS、SDS及QLQ-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胃癌放疗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生存质量,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嗓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并发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VHI总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PFS、QLQ-C30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为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1/51)]低于常规组[15.69%(8/51)](P<0.05)。结论 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嗓音障碍、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还可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情绪与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案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及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幸福感得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幸福感得分、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自我效能感、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刘金凤  张亚辉  贺家俊 《黑龙江医学》2022,46(12):1511-15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状态,并与国内常模得分比较,同时将发生焦虑的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基于人文关怀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幸福感、睡眠质量等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06例患者轻中度焦虑发生率为77.67%,SAS平均评分(55.89±9.87)与国内常模得分(58.12±1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0,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指标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6、8.510、6.979;χ2=15.38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轻中度焦虑情绪,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化疗患者,用随机数表法纳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4CR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SA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统计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QLQ-C30评分较干预前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 4CR模式护理能显著提高DLBCL化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进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心衰(HF)患者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6—2014-10间HF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HF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实验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辛璐  郭婧  孙镜博  李桂杰 《吉林医学》2024,(4):1006-100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内镜术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鼻内镜手术的178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和术后发生眼眶淤血、手术部位感染、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7 d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眼眶淤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术后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7 d时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RS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负性心理状态,提升其术后睡眠质量,缓解术后疼痛,能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对心理门诊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医师与来访者进行交流,依据自愿原则,选择80例来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实验组研究对象开展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抑郁量表(SDS)评分、焦虑量表(S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月后SD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基线值,而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因子评分高于基线值,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T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可有效改善来访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前,两组HAMA与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HAMA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SAS、SDS评分。结果(1)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QLQ-C30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食管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其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理分级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对于择期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8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分级联合愉悦因子输入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手术疼痛、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分级及愉悦因子输入方法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93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睡眠质量、睡眠改善疗效、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4个维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AS与SDS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更好地帮助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及抑郁程度,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8±5.3)分、(46.3±6.2)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卵巢癌患者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病房-门诊-家庭医护一体化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KD住院患者3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1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慢性肾脏病护理,干预组予以病房-门诊-家庭医护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PSQI及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SAS、SDS、PSQI评分降低水平和ESCA评分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10、10.770、3.510、7.170,P均<0.05).结论 病房-门诊-家庭医护一体化管理可减轻CKD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8例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睡眠干预,实施肌肉松弛法和呼吸松弛法,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然后对患者进行自我睡眠和意象调整,同时营造温馨、舒适利于睡眠的周围环境。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作息习惯和睡眠行为,从而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程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3066-306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下肢骨折患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和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D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