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严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3,(7):1314-1318
目的 探究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ST)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院外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自我接纳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团队SST模式干预。比较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自我接纳度、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中自信、坚韧、乐观及总分均提高(P<0.05),杨氏躁狂量表(YMRS)、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融合问卷(CFQ)评分均降低(P<0.05),自我接纳问卷(SAQ)评分中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SAQ总分均升高(P<0.05),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74)各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且干预后各量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SST模式护理可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不良情绪及认知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BPD)缓解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于上饶市第三人民医接受治疗的60例BPD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干预,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躁狂程度,自我和谐程度,病耻感,社会功能,认知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和谐量表(SCCS)、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BPD缓解期患者实施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抑郁、躁狂状态,提高自我和谐程度,降低病耻感,促进患者积极调节情绪与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水平的异同,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纳入单相抑郁障碍患者配偶(单相组)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配偶(双相组)各8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相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相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均高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抑郁障碍对患者配偶造成的心理应激高于单相抑郁障碍,有必要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配偶进行一定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72-175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模式在提升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年6 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肠造口患者120 例,根据对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水平[造口自我效能量表(SSES)]、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及生活质量(EORTCQLQC30)。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水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我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自我效能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模式可有效提升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亚兰 《大家健康》2017,(10):257-2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某医院急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GQOL1-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痛PCI术后患者实施提高自我效能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在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功能锻炼和出院宣教的基础上给予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如:灌输自我效能意识,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指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强化自我效能效果等。结果自我效能干预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测评结果也显示,各项功能、症状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地增强自我效能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通常以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1]。BD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遗传易感性、心理社会因素等,具有起病年龄早、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2]。近年有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显著增加自杀发生率~[3]。  相似文献   

8.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多数表现为抑郁,一部分表现为躁狂抑郁交替出现,少数只表现躁狂[1]。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在情感障碍中,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称为“双相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疼痛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60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WBPI评分较对照组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DLQI评分较低;干预后观察组PSQI、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结论 疼痛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PHN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述我国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研究现况及不足,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联,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研制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充分挖掘患者自身潜能,改善心境状况,提高其应激水平、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康复乐园学习班的学员,共计18名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象,随机选取2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6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状态分别使用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SUPPH)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结果:组内前后对比和两组患者的组间对比显示,实验组在综合心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中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等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失眠、疼痛、恶心呕吐等因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联合改良通窍活血汤加减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齐拉西酮治疗,给予观察组齐拉西酮+改良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BRM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49/53)]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RM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改良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躁狂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辅导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对抑郁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辅导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干预方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QOL-P)]、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与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QOL-P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AS-8与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辅导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后,病情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遵医行为得到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癫痫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双相情感障碍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表现为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早期无躁狂相关表现时易误诊为抑郁障碍。目前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心境稳定剂为一线治疗方案,如需使用抗抑郁类药物,应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进行。拉莫三嗪为苯基三嗪类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已有研究表明,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优越性,但由于其加量缓慢及易发生皮肤相关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就拉莫三嗪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肖雪春 《吉林医学》2013,(31):6641-6642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最常用的替代疗法之一。MHD患者无论是心理、身体还是经济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研究显示其抑郁的发生率为61.22%[1],患者负性心理尤其是抑郁障碍不仅影响透析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而且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探讨MHD患者抑郁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我院对95例MHD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有抑郁障碍的患者给予了有效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叶阳阳  李峰  魏芦梅  吴育红 《安徽医学》2012,33(12):1700-1702
<正>肿瘤治疗的进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从而使人们更加关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帮助肿瘤患者有效克服躯体和心理存在的障碍,已成为预测患者健康行为、疾病应对能力、康复训练和生活质量的强预测指标。1自我效能理论1.1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1977年率先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去完成某个行为的预期,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1]。自我效能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动机、健康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  相似文献   

19.
正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或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二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本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简单介绍对对双相障碍病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躁狂量表(Business rules management systems,BRM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护理期间,研究组治疗依从性(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BRM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抑郁、躁狂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且心理状态评价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